从彭丽媛服饰之美看中国道家文化

2016-03-16 23:26
文化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彭丽媛道家服饰

陈 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89)



【传统文化】

从彭丽媛服饰之美看中国道家文化

陈 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89)

道家美学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美学观念,创始人是老子,庄子为重要的继承和发展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美学主张人随自然。除了对中国的文学、绘画、音乐等有很大的影响,道家美学对中国服饰的发展也具有很大意义。本文将从色彩、材质和样式三方面分析彭丽媛的服饰,品味深厚的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道家美学对中国服饰的影响。

道家美学;服饰;色彩;材质;花纹

服饰不仅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形象、具体地表现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可以展现人们的思想意识。英国评论家弗里克吉尔在他的《衣服论》中说:“其他动物虽然大多数也穿着美丽的‘衣服’,但从来都不是自己装饰自己,虽然有为适应不同的气候、风土而更换‘衣服’的动物,但是为满足自己去更换衣服的,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都不能做到这一点。”[1]他肯定了人和衣服之间不只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而是人能使服装更加充分地展现它的美。

道家主张人随自然,它除了对中国的文学、绘画、音乐等有很大的影响,道家美学对中国服饰的发展也有很大意义。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陈明明表示,彭丽媛通过服饰进行“软性外交”,展示中国形象,是一张“中国的名片”。她的服饰也将体现深厚的中国文化。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道家美学对中国服饰的影响。本文将从色彩、材质和样式三方面分析彭丽媛的出访服饰,品味深厚的中国道家文化。

一、色彩中体现的道家文化

中国约五千年前就建立了以宇宙时空变化为基础的色彩象征体系,将赤、黄、青、白、黑作为“五行”“五方”的色彩象征,因此“五色”成为中国传统色彩的基础和正统。[2]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体验过缤纷的色彩、纷繁的音乐、丰盛的美味佳肴、骑马打猎的乐趣和稀有之物的奇特之后,就难以归于平静。道家美学崇尚“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之道。体现在服饰上则表现为追求回归自然的无色之美,偏爱黑、白、青等平淡素净之色。受道家文化的影响,彭丽媛所穿服装的颜色多以黑、白和中性色为主,常用同类色搭配穿着,很少使用大面积强对比的色彩组合。

彭丽媛在2013年首次出访俄罗斯。她在莫斯科机场亮相时,身穿深蓝色双排扣风衣,用丝巾做点缀,造型从整体来看是深色的。她访俄的第二套装扮则是深蓝色的长及小腿的大衣,虽然之后第三套服装一改之前两套低调偏黑的造型,换上藏蓝色刺绣花纹收腰外套,搭配及膝黑短裙,但呈现出一种柔和、稳重的灰度,而这种色感正合道家“见素抱朴”的思想。[3]之后的藏青色长款大衣和驼色及膝裙套装都体现了道家追求的色彩和谐之美。对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大胆而有个性、色彩艳丽的穿着,绚丽夺目,但中国道家的素淡宁静之美会让人不骄不躁,可以长久永恒地欣赏。

道家追求“少则多”的思想,把复杂的东西用最直接、最简洁的手法表现出来,避免矫揉造作。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越高,他身上出现的色彩也就越少。彭丽媛的形象必须能抓住人的眼球,又不能展现出刻意的痕迹。彭丽媛首次亮相时搭配的丝巾,第二套点亮造型的芥末黄色的围巾以及第四套搭配同色系的围巾,虽然配饰的颜色与整体不同,但仅以一种靓丽的色彩吸引眼球,适当地撞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习近平主席的领带颜色选择与夫人彭丽媛着装相搭配,也体现了道家美学中的“大象无形”,自然朴素地表现出夫妻间的恩爱。

“顺人而不失己”(《庄子·外物》),与人相处时不以自我为中心,得饶人处且饶人,不丧失自己的个性、本我。道家认为,与人相处时,“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老子·四十九章》,对待他人应该“以德报怨”(《老子·六十三章》)。2015年10月,彭丽媛内穿中式旗袍,外披蓝色的外套出现在伦敦,习近平主席也搭配上一条相同颜色的领带,这种蓝色在英国被称为“皇家蓝”,是英国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颜色,它来源于18世纪英国王室全国公选的皇室颜色。[4]根据出访国的特殊而选择衣着颜色,表达了中国对出访国家的尊重,同时配之以展现中国特色的旗袍,充分展现了道家思想中“顺人而不知己”的博大胸怀和深邃智慧。

二、材质体现的道家文化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被普遍认可的特色,《庄子·山木》中首次表达了这种观点:“人与天一也”。意思是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应贴近自然、顺应自然。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就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思想中的“美”有多种含义,具有不同层次的意义,道之“美”和世俗之“美”,道之“美”是最高层次的美。庄子反对非道之世俗“美”,认为符合天道的“美”是至美。“众美从之”(《天运》)[5]就是说,顺其自然不加其他人为修饰才是最好的状态,是“大美”。在材质上体现为尽量采用天然的面料、里料及配件。“道法自然”,返朴归真,清纯淡雅。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携夫人访美,当习主席马不停蹄地走访各种活动时,彭丽媛则投身于儿童、教育和慈善方面。她前往福瑞德·哈金森癌症治疗中心时,换上了千鸟格图案的西装外套以及深色的及膝长裙,内搭的白色衬衣是白纱质地,而千鸟格西装外套则含真丝材质点缀,光泽感倍增。彭丽媛在美国首次亮相时穿的白色青花瓷套装的绸缎,出席晚宴时的“孔雀蓝”晚礼服,华盛顿欢迎式上的粉色套装,大多采用传统的缎面和纱质材料。加上第一次外出访问时搭配的天然珍珠耳环,彭丽媛的外访服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体现了道家思想提倡的自然之美。

丝绸是古代中国特有的,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之一。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方和西方之间大规模的商业贸易交流是由于汉族的劳动人民发明了丝绸制品,并将其投入大规模生产。中国生产制造的丝绸持续不断出口起源于西汉,随之丝绸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因此被称为“丝国”。彭丽媛的服饰多以丝绸这一天然材质为主要面料,充分体现了道家思想,同时也将中国文化传播至世界。

三、样式之美

庄子以“道”之美统帅万物之美(众美),“道”为本体,道的本性是“无”,自然之道是自然无为,朴素淡然。“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天道》)[6],道家的“道”“大美”在服装的样式上体现为简约而不简单。彭丽媛2015年9月在美国第一次亮相时穿的白色套装上的青花瓷图案以其独特的色彩、纹饰和造型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魅力和风采。清丽雅致的青花瓷外表简约朴实,内在意蕴深刻。2013年,彭丽媛在俄罗斯穿的藏蓝色外套就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不管是靓丽的颜色还是独特的花纹,都显得非常优雅大气,展现了民族元素无与伦比的魅力。彭丽媛访问坦桑尼亚时在机场穿的印花暗纹素白套装给人一种沉稳干练的感觉,但又不乏女性的柔美清爽,加之浅蓝色的丝巾,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显得皮肤白皙柔和。别出心裁的是,其与习近平主席的蓝色系领带相偕益彰。纯白色同色系手提包,整体洁白简约,纯净高雅。

道家“不拘成法”“随天道而变化”的思想在服饰上体现为中西结合,可以将任何图案进行复制和结合,还可以把中国特色花纹与西式图案结合,使之变得现代、时尚。彭丽媛在俄罗斯的第五套驼色及膝裙套装,双排扣西服外套,收腰,底部外扩,内搭中式立领民族印花上衣,将民族与现代风格完美融合在一起。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主任谢平表示,彭丽媛的服装在设计上含有西式古典军服元素,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沉稳含蓄中透露出一股英姿飒爽的气质。“立领、脖头翻开”的风衣造型巧妙地结合了现代时装与西式古典军服元素,经过修身裁剪以后,一改之前军装所特有的硬朗印象,展现出端庄大气之派。”[7]

彭丽媛在美国时穿的千鸟格外套、中式小立领展现了东方女子的温婉,而黑白搭配又展现出独立女性的干练时尚。经典的千鸟格布纹格子,仔细看是由许多小鸟的形状构成的,可以看作是仙鹤的变体,是道家长生不老思想在服饰的展现。

四、结语

“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根源于道家”。[8]彭丽媛的服饰体现着中国文化,也体现着道家美学思想。将两千多年前的道家审美思想与现今社会美学相结合,更能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独特的风采。

[1]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67.

[2]程枫琳.道家美学与现代服饰的关系[J].艺术时尚(理论版),2013,(8):52.

[3]张雷.浅析道家思想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4,(3):22-25.

[4]管华,周莉英.老庄道家思想中的服装美学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5,(3):45-48.

[5][6]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15.129.

[7]傅佩荣.《庄子》心得[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49.

[8]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73.

【责任编辑:王 崇】

J523.5

A

1673-7725(2016)04-0101-03

2016-02-25

陈烁(1995-),女,浙江温州人,主要从事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彭丽媛道家服饰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青年彭丽媛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马可:衣以载道——彭丽媛的御用服装设计师
丽媛style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