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视角下如何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2016-03-16 08:58李丽萍
商业经济 2015年12期
关键词:风险预警会计信息质量内部审计

李丽萍

[摘 要]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诸多方面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要求的协调性有待强化;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健全;内部控制人员综合素质亟需提升;内控监督机制存在缺陷。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使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总体有待提升。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法规体系,全面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内部控制风险识别与应对预警机制,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控制,以持续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 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内部审计;风险预警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前言

经营管理者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既而做出相应经营决策和投筹资决策均需建立在一定质量的会计信息基础之上,同时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也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陆续出台,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系日臻完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从制度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然而从目前实施情况看,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如近年来发生的闽福发财务造假、一汽大众事件、长虹财务门等,会计信息质量堪忧也可从近几年证监会处罚记录以及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布的谴责记录中略见一斑。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会计信息造假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失效,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方面存在的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内控制度是否健全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情况。因而,为了持续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及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自2001年出台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基本规范开始历经数次修改后日臻完善,2008年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发布配套指引,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和评价标准为主题的内控规范体系得以基本建成。尽管如此,相比国外成熟企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诸多方面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

1.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要求的协调性有待强化。企业文化在内部控制的建立与执行过程中起着巨大的思想引导作用。然而,部分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稍显不足,部分国有企业、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往往趋于形式化,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不甚到位,仅认为是满足有关方面检查或为遵守法规而建立起来的门面,其内部控制并未发挥实效。尤其是我国中小型企业管理层管理思想落后,决策者的个人主观判断往往主导企业经营走向,管理中存在短视行为,思想上对内控认识不全面亦使得其在推广与实施过程中障碍重重。另外,作为企业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诚信和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但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在此方面存在不少的不良记录,部分企业存在经营短视行为,在员工素质教育方面不予投入或投入极少。

2.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健全,主要表现为董事会人员设置欠合理,导致权责不清、管理混乱等情况,董事会不能切实履行职责。部分企业董事会人员存在兼任高级经理的情况,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经理间权责不清,削弱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和运作效率,易造成财务造假与欺诈现象的发生。

3.内部控制人员综合素质亟需提升。有的企业内部控制人员会计知识结构欠合理,业务素质不高,甚至不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和内部控制资格,学习新准则新规范的能力低下,专业技术和控制方法落后,职业道德缺失,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缺乏全面了解,不能深入把握内控规范及其指引等有关规定,直接影响了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效率效果。

4.内控监督机制存在缺陷。有的企业尚未建立起独立的审计部门,而部分企业所设立起的内部审计部门最终对总经理或党委负责,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内控监督机制存在缺陷还表现在监事会客观性和独立性较差,专业审计人员占比较低,由内审人员兼任现象普遍,不能很好地行使监督职能,从而无法为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转提供合理保障。

(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现状

会计信息综合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决策者及信息使用者的有关决策。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总体有所提升,但相比国际先进水平,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从财政部近几年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来看,被检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整体有待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多数企业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体系,会计信息质量整体有所提升,基本建立起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规范了财务管理体制,建立了相应的效益指标,同时大部分事业单位能够规范地进行会计核算,并能较好地遵守法律法规。

2.部分企业账簿设置不甚规范,会计基础较为薄弱,财务人员业务素养有待提升,资产管理不善,不能切实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有的企业没有严格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存在人为调节利润、私设小金库、设账外账、编造虚假会计信息以偷逃税款等重大违法乱纪行为,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部分事业单位未统一核算收支,存在白条抵库,存在挪用专项资金情况,职工薪酬管理欠规范,内部控制执行较为随意。

3.部分企业存在偷逃税款、披露虚假会计信息、违反会计准则规定粉饰财务报表等内部控制失效行为。如有的企业编造并披露财务报告以骗取银行贷款,多计收入少计成本,利用非公允的评估方式虚增资产价值,误导投资者决策。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持续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一)进一步完善我国内部控制法规体系

一方面,企业应认真落实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要求,运用内控法规来指导内部控制实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针对内控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相应修缮其内控体系,最终形成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健全内控法规体系,结合国内外优秀内控实践与理论经验以及我国国情,加快立法进程从而推动我国内部控制的全面发展,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endprint

(二)全面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优良的内部控制环境有助于形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改善内控环境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方面,积极培育有利于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向员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励和约束着全体员工的行为和思想,同时根据经营过程中市场的变化情况进行文化创新,使企业文化切实成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指引,减少企业的沟通成本。另一方面,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从外部引进独立董事,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使其切实做到维护股东利益,行使其对经理层的监督职能,聘请合格的高层管理人员组成公司治理结构核心。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并辅以有效的奖惩措施及薪酬管理办法,使独立董事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在企业内部形成透明高效的权责互相制衡机制。

(三)完善内部控制风险识别与应对预警机制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势必面临诸多风险,有必要从企业内外两方面着手分析各环节可能面临的风险,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防控机制,具体包含以下方面:

1.培养企业全员的风险意识,管理层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尤其要注意应对突发应急事件,将风险因素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可通过研讨会、培育与教育、聘请外部专家讲座等方式提升企业内部人员的风险意识,利用薪酬激励和绩效考评等措施充分调动员工应对风险的积极性。

2.管理层应确保风险控制整体目标得以有效传达至各个层级。各部门人员获悉相应的风险控制目标后,需要将其目标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给管理层以便后者进行统筹规划,根据目标重要和紧急程度拨付预算,并对各部门及员工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持续监督。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事前风险预警和事中风险监控机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前多数企业应对风险偏向于事后处理,事前的预防措施和事中的控制活动则有所欠缺,应当将风险控制重心适当地转移至事前和事中,健全内部控制事前风险预警及事中监督控制机制,尽早防范风险、发现风险和应对风险。

(四)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控制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和执行效率进行个别监督与持续监督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内部审计监控,应当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审计控制职能。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应本着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原则,全面专业地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和风险管理情况,与外部审计不同,内部审计致力于提升企业各部门运行效率效果,尤其是针对财务会计信息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监控应做到:一是合理配备由非经理人员构成的内部审计人员,严格制定审计程序,对于审计部门的归属应保证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以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内审人员独立进行调查与评价活动,弥补内控漏洞,促进经管情况的改善;二是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内控漏洞,应群策群力加以研讨,及时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三是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聘用一定审计工作经验的人员以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合理保证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五)全面加强企业人员的内控意识并提升其综合素养

强化企业全员内控意识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是完善内部控制的基石。一是积极培育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使其切实深入了解自身在内部控制实施中承担的责任,做好本职工作遵守法律法规;二是从外部引进先进人才,为企业人才建设引进优秀力量;三是加强员工专业教育与培训,全面提升员工内控意识及内控实施效果效率;四是通过长短期激励相结合方式,调动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积极性,鼓励其自我培育自我学习谋求自身与企业的共赢发展。

[责任编辑:王凤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预警会计信息质量内部审计
以运营动态为载体,推动地市运监工作实用开展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创新驱动发展下信息管税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XBRL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应用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信息化手段实现检验检疫工作风险管理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