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创意产业园创新网络的构建

2016-03-16 22:17喻汇
商业经济 2015年12期
关键词:众创空间优化路径网络技术

喻汇

[摘 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服装产业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众创空间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众创空间具有开放性、聚合性、初创性、盈利性的特点。众创空间的运营机制包括创客的创新精神,创业导师的引领,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互联网技术的支撑。江西服装学院“e魔方”众创空间是创新网络构建的代表,该项目在人才、体制、区位、项目方面具有优势,创业导师辅导、空间资源充沛、资金充裕都助推服装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此,应健全众创空间管理机制,提升创业辅导服务,加强对创客项目的金融支持,完善第三方咨询服务体系,加强园区的对外交流和信息沟通工作。

[关键词] 网络技术;众创空间;创新要素;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推广,服装产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信息网络化、商务协同化的发展趋势使服装企业的设计、生产、物流、营销等价值链活动开始跨越组织边界,并延伸至面料供应商、客户、第三方物流甚至媒体等外部组织。服装企业的价值链整合能力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种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各种服装创意园区应运而生。服装创意园区可以将企业、独立设计师、媒体、金融机构在特定的空间集聚,形成创新合力。[1]创意园区有政府主导型、企业联动性和创客集聚型等多种形式。[2]其中,创客集聚型创意园区因其自由的氛围、低廉的成本和完善的服务在近几年得以快速发展。而且,其对就业的吸纳作用也引起了政府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2015年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在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显示出政府对创业创新的重视,以及创新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至此,创客集聚型创意园区—即众创空间,成为助推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本文将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深入探究众创空间的特征、运营模式和发展路径。

一、众创空间的特征

众创空间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新世纪后,国外Hackspace、Tech Shop、Fab Lab、Makerspace等各种类似形式的众创空间就已经逐步形成,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此后,Maker的概念被引入中国,形成“创客”概念,国内也产生了类似空间,如北京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深圳柴火空间、杭州洋葱胶囊等,大小和背景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创客空间具有以下特征:

(一)众创空间具有开放性

众创空固定的地理空间,而是在互联网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既可以是实体空间,也可以是虚拟空间。创客入驻创客空间主要从事技术研发、创新交流和项目对接。创客空间的组织形式灵活、入驻条件宽松、信息交流便捷。

(二)众创空间的聚合性

众创空间由创客、创业导师、风投机构、法律财务咨询机构组成。是多种创新要素聚合而成的复合型创新空间。各种创新主体相互交流、学习,形成团队学习效应,创业导师对创业者进行定期的创业辅导,整个导师团队聚集的共性创业智慧、经验的整理、撰写,相关论坛、会议的讲演、传播。风投机构则为创客项目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和法律咨询服务。

(三)众创空间的初创性

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众创空间的创客项目通常处于项目孵化的初期阶段甚至萌芽阶段。[4]项目的投资门槛不高但是不确定性较强,此类项目非常需要经验丰富的创业指导老师进行悉心辅导,以使创客项目尽快成长。

(四)众创空间的盈利性

尽管众创空间具有明确的科研和技术创新功能,但它并非单纯的科研组织。众创空间的创客项目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标。项目的盈利性才能吸引风险投资的注入,并具备自我造血功能。这也是创客项目能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众创空间的运营机制

(一)创客为众创空间的核心驱动要素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个人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通过技术研发、营销策划等创新活动转变为现实成果的人。创客创客们作为热衷于创意、变革、设计、制造的创新群体,具有意愿、信念和能力在互联网时代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面向应用的包括从创意、设计到制造的创新环境。创客是众创空间的创新主体,是决定创客空间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二)创业导师是众创空间健康发展的引领者

创业辅导老师通常由富有成功创业经验或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设计师组成,他们以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方式对创业者进行定期的创业辅导,对创客及孵化器整体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辅导培训。整个导师团队聚集的共性创业智慧和经验将对创客项目的市场运作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创业导师将对众创空间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错,确保众创空间的发展路径处于良性轨道。

(三)中介机构是众创空间的服务平台

风投机构、法律和财务咨询机构将为众创空间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通过发展天使投资,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金融支持,能够助推创客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和成长。引进法律和财务咨询机构能够帮助创客提升知识产权、经营管理、财务知识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协助创客由单一的产品研发人才向具备经营管理、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转型。

(四)互联网技术为众创空间提供技术支撑

互联网技术使众创空间跨越了地理空间和企业边界,使众创空间的创新活动不仅局限于空间内部,而是可以与空间外部的创新组织通过互联网有效对接,形成一个网络化开放性、、智能化的学习组织。[6]众创空间的创新成果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快速的传播,从而加速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进程。

三、案例分析——江西服装学院石狮“e魔方”众创空间endprint

(一)项目简介

江西服装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面向时尚行业,以培养创意设计、工程技术、市场推广和经营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专业性院校。学院秉承“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服装教育为主体、艺术设计、纺织、经贸管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江西服装学院“e魔方”众创空间立足于整个服装产业链。力图将服装设计、板型设计、互联网+服装个性化定制、服装视觉传达设计深度融入传统服装产业链。为石狮及周边地区提供个性化和富有创意的产品设计增值服务。

(二)项目优势

1.人才优势:江西服装学院目前是国内招生规模最大的服装类院校,服装及相关专业在校生1万余人,目前已培养出5名“中国十佳设计师”。傅成老师获得“福建十佳设计师”。学校学生不仅生源规模大,而且颇具竞争力,这将为“e魔方”众创空间提供充裕的人才保障。

2.体制优势:学校是全国著名民办高校,具有体制灵活、反应迅速的特点。不仅能让众创空间集聚人气和创新动力,还能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培育众创空间内各个项目的盈利能力,使“e魔方”众创空间能可持续性发展。

3.区位优势:本众创空间位于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石狮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国休闲面料商贸名城,是海西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本项目选址星期YI服饰创意园是石狮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完善的创意园区。该园区于2015年8月获批福建省级众创空间。园区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平台将为本项目提供很好的服务保障。

4.项目优势:“e魔方”众创空间遴选项目均为创新性强、见效快、市场化程度高的创客项目。如衍生服饰设计工作室已经开发出样衣200件,并已和20余位经销商达成合作协议;乐尚科技3D打印+微商项目已经拥有300名分销商;海西服装人才网的设计人才初级数据库已经建成;维度微电影工作室的筹备工作已经完成。这些项目均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和软件、硬件保障,且能够马上投入运营。因此,这些创客项目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创业导师辅导

1.服务理念

致力于提高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愿意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提供公益性服务;志愿贡献时间、精力、智慧和经验,志愿提携和帮助创业者,追求创业企业成功运作所获得的精神上的回报和成就感;熟悉企业管理和市场运作,对科技、经济发展有准确的预判;经历创业过程并已经获得成功,或有辅导创业者成功的经历;有资金资源,对适合进行投资的项目和企业,愿意率先投入,并积极向创业投资机构推荐。

2.服务内容

以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方式对创业者进行定期的创业辅导,专门拟定辅导方式及协议等文件,每半年对服务企业的情况写出书面总结意见;对创客空间创业联络员或辅导员等实行培训;对创客空间整体经营管理人员,尤其是决策层进行辅导培训;整个导师团队聚集的共性创业智慧、经验的整理、撰写,相关论坛、会议的讲演、传播。

(四)空间资源

1.工作空间

本创客空间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良,作为新型创客孵化载体,可自主支配的办公区域面积为400平米,拥有样衣间、服装制版房、设计工作室、路演和会议室、创意咖啡馆等6大功能区。

2.本创客空间实现全网络覆盖,每个工作区域均有有线宽带和无线WIFI连接,网速快捷。同时,本创客空间还可以共享星期YI文创园POP(全球)时尚网络。POP(全球)时尚网络机构是国内最大的时尚设计资讯平台,拥有4300多万数据的资讯库。该网络平台将为本项目提供丰富而快捷的时尚信息服务。

3.社交空间

通过不定期在“e魔方”众创空间举办论坛、沙龙活动、江服校友会、创意推介会等,为入驻的创新科技项目提供各种主题文化活动、新品发布会、创意市集等专业展示的活动空间,为企业、个人及其作品、展品、产品,架接通往消费者内心的桥梁,汇集所有激励人心的新元素,掀起前卫设计、艺术、文化与时尚的浪潮,实现个人与艺术零距离。设计师之间交流零距离。

4.资源共享空间

搭建“海西服装人才网”信息发布平台,提供信息发布、资源共享、信息传播以及行业资讯等信息服务。通过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信息交流、成果展示、孵化培育、创意竞赛、人才发现、培训教育、宣传发布、会展节庆、行业指导、认证评价、人才招聘、高层论坛等活动,帮助企业引进人才,积极改善经营环境。

(五)“e魔方”众创空间拟入驻项目

1.海西服装人才网项目

依托各大服装院校人才资源,主要服务于闽三角服装产业集群。首创设计专业学生作品动态展示频道。本网站侧重于设计、制版、电商、视觉传达等高端人力资源。

2.衍生服饰设计工作室项目

重点开发靓仔装产品,为石狮及周边地区企业提供服装产品设计、制版、样衣开发服务。并承接中小服装企业系列产品设计、开发、发布、推广工作。工作室目前已开发产品200余件,已和1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3.乐尚科技3D打印+微商项目

针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3D打印T恤、卫衣产品的设计、制作与推广。产品均由在校大学生自主设计开发,并通过校园微信群、网络社区、论坛进行推广。此项目已运营6半年并已拥有300名校园分销商,销售势头良好。

4.维度微电影

运用学院现有的数码拍摄设备、后期剪辑室和创意团队打造时尚微电影项目,专门制作时尚设计、服装推广、艺术创意方面的微电影。本项目重点关注时尚产业的整合营销传播与推广。

5.传统苏绣服装个性化定制

以学院苏绣资深技师为指导老师,带领服装设计、制版专业学生从事中式服装的手工绣花和个性化定制服务,通过自创品牌并构建网络营销渠道开拓市场,力争成为闽南地区最具特色的个性化定制服饰品牌。endprint

(六)项目总结

江西服装学院“e魔方”众创空间正在借助高校集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服装创意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顺应新时期创业创新特点和需求,实施“互联网+创客”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拓展众创空间,打造开放性的创业生态系统,突出青年创新人才的主力军地位和“e魔方”众创空间项目主导地位,助推服装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

四、政策与建议

(一)健全众创空间管理机制

建立并落实众创空间企业文化,建立众创空间企业的愿景、使命感和核心价值观。完善众创空间组织架构,至少包括五大部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法务部门、服装设计与制版技术部、企划研发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创客的成长,指定一套实事求是的发展规划。编制岗位六定位,即创客发展定位、培育流程、奖励机制、培训目标、发展方向、考核标准。

(二)提升创业辅导服务

一对一品牌企业深度顾问服务。长期建立和维护国际、国内专家智囊库,专业的代理服务,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把握定位,推荐最合适的合作公司或团队。以明确的需求为前提,提升个案服务的水准和满意度。形成良性的企业与专家共赢的合作局面,推动产业的齐步发展。

(三)加强对创客项目的金融支持

积极对接风险投资机构,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支持,整合行业资源,创新对外合作模式。[7]探索采取合资、公私合营等投资运营方式,为有需求的初创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四)完善第三方咨询服务体系

通过需求调研、CRM筛选、专业流程服务,为创客提供技术服务平台,提供咨询、价格评估、策划、设计等服务,为创客项目产品研制、技术开发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转让等服务。通过载体试点建设,探索新型运行机制。

(五)加强园区的对外交流和信息沟通工作

针对入驻创客,开展创业指导、知识产权、经营管理、财务知识等方面的讲座、论坛等培训交流活动,组织企业参加海博会等区内外大型会展,推介企业产品。科学设置服装设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培训课程,提升创客综合素质。

[参 考 文 献]

[1]Hartley J.Creative Industries[M].Blackwell Publishing Ltd.U.S.,2005

[2]Florida R.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3]Hall P.Cities in Civilization[M].New York:Pantheon Books,1998

[4]褚劲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冯子标.焦斌龙.文化产业解构传统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郭利平.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演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7]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刘玉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优化路径网络技术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点滴谈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化的影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