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2016-11-05 03:04王兆丰刘敬超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众创空间创新型人才

王兆丰++刘敬超

摘 要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民族发展的力量源泉,当前我国高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不断提升,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高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发明创造,希望用更多的投入来增强他们创新能力,并强调以知识为中心,事实上却忽略了创新的本质价值,也违背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当以学生为本这一宗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众创空间”以其便捷快速、开放一体的独特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成长环境。本文就是对“众创空间”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希望为高校艺术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众创空间;高校艺术专业;创新型人才

“钱学森之问”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大难题,我国为此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教育改革与创新:提高高校发展内涵;加强生产与实践;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等。但总体来看,我国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钱学森之问”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教学模式传统落后,教师授课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使得许多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心理上反抗着高校落后的教学水平。而对于支持培养人才的各大企业来说,也面临着高投入,却不见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企业需求的问题。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为创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众创空间”的不断涌现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者以及部分投资商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充足的机会。“众创空间”以其便捷、开放化的服务特点,为创业者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平台,接受来自各个领域、身份背景的人才,他们之间互相交流,分享创意,共享信息资源,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总体来看,“众创空间”的成功对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具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1 “以学生为本”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众创空间”就是为了服务“创客”们的平台,提供充足的创业信息以及部分先进科学技术,以满足“创客”的需求。它以“创客”为中心,通过不同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众创空间”不会束缚“创客”的思想与创新,在这里,“创客”可以在自己的动手实践下亲手实现所想所愿,无限发挥。在众创空间中,“创客”的需要做的就是尽情的享受这里提供给他们的无限可能的服务,足以见得,众创空间对于服务创客的宗旨,在这样的培养环境下,恐怕才有可能真正的解答“钱学森之问”。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当深入汲取众创空间的先进理念,重新认识“学生为中心,为发展之本”的目标,并据此制定符合当今时代发展与教育规律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从内容到方法,再到教育环境都进行全方面系统的改革创新,对于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更要做到全面系统,包括后勤管理、日常学习生活等等方面。总之,高校“生态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极大的改善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种种弊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 教学内容应聚焦科技发展最前沿

“众创空间”之所以能在短短时间内得到众多“创客”的青睐并且得到切实的益处,就是因为“众创空间”不仅提供给创客们广阔的交流平台,更提供给他们最为前沿的科技成果与技术,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世界各个所需领域的最新动态,这是从传统书籍中难以得到的。创客们每天都会以最为积极、主动的心态了解、探寻“新的世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由此可见,“众创空间”对创客们的吸引绝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而最先打动他们的大概就是这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与先进理念。而高校大学生有着与创客同样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唯一不同的就是高校的教育环境与模式不能够像“众创空间”一般自由开放,也正因此,使得高校大学生不断抱怨是学校的陈旧教育理念“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意识。在这里,我们应当反问一下我们的大学课堂,在毫无交流与活力的环境下又如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因此,高校应当及时改变陈旧的教育模式与内容,更新教材教具,添加时代新元素,以满足学生对最新科技或思想理论学习的需要,除此之外,应当增加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并将新思想、新技术融入其中,不断启发他们的头脑,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敢的投入到创新学习与实践中,与此同时,教师更要积极参与到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完善中,以便于给予学生最准确直接的解答。

3 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方法

“众创空间”产生的任何被认为“不可能”的“产品”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序就能生产出来的,它是多个方面的“集合体”,它在成为真正的“产品”之前其实就是“创客们”的无数个问题的集合。这些“问题”包括想法上的,包括技术上的,总之是通过“创客们”对问题层层的解决与突破才得以完成的。这些“问题”就是“创客”研究的方向与目标,以此产生的研究方法正是创客们探索的宝贵经验。以前苏联发明家 G.S.Altshuller 等人为例,他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总结后提出 TRIZ 理论,这个理论提出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创新的过程。这实际就是将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进而总结出它有规律性的理论,以备后用。要知道“问题”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也不是阻碍创新进步的绊脚石,相反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一个的问题,才不断激励着探索者突破现有,寻找最佳的“答案”。由此可以看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对于创新事业的重要意义。高校更应当把握好人才培养方向,改变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教育,多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他们专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另外,还要将各个学科紧密联系起来,打破一贯的学科界限,以学生为主体,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4 营造积极的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氛围

“众创空间”给予创客们的不只有最新的科技与理念,还有宝贵的创业经验。在这里,大家共享最新信息,交流创新经验与创业经历,有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也有刚刚踏入创业阶段的初学者。总之,大家共同分享着一些成功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创客空间”提供给“创客”与投资者平等的地位与机会,他们互相之间是利益双方也是伙伴关系,共同努力。由此可见,“众创空间”提供给参与者的不止是一个服务平台,更是一个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努力、奋斗的契机,这里民主、自由、前卫,这里充满了分享与包容的精神。创客们在这样一个充满斗志的环境中,自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的创造提供更多的“可能”。同样,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的中,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与学生们共同营造一种公平民主、平等自由的教育与学习环境,注重沟通与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携手合作,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和谐氛围。

5 将实践纳入检验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体系中

“众创空间”产品的最终结果不是由某个评价机构来进行评判的,而是通过市场效果与实际检验来践行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看“创客们”的产品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就要看市场需求如何,如果市场中对产品需求不足,则该产品只能以失败告终。而现今高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却与此有着极大的差距,仅仅通过标准化的考试结果来衡量学生的表现,标准化的考试答案统一,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不重视,学生之间常常“以分论英雄”,埋头于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中,给自己造成过重的学习压力,失去创新的积极性与兴趣。可见,这种评价方式过于标准统一化,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其作为检验的一项重要标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总而言之,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支持与保障。高校艺术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当积极从“众创空间”这一刺激创业,提高就业率的生态系统中汲取有益因素,探究其发展模式带来的诸多好处,积极营造良好的民主育人环境,激活学生们的创新活力,提高他们参与创新与实践的积极性,以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系统评判,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德金,包则庆.福建省众创空间与创新生态建设策略分析[J].广东科技. 2016(06).

[2]王华鑫.“众创空间”发展情况及监管问题研究[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5(10).

[3]尹煜. 从全球视野看众创空间[J].互联网经济,2015(08).

[4]范海霞.各地众创空间发展政策比较及启示[J].杭州科技,2015(03).

[5]徐晓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 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常态[J].中国科技产业,2015(O6).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创新型人才
地方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与运营探究
基于众创空间视角下的传统孵化器发展思考
沈阳地区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