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6-03-16 18:11洪培培王红利陈洪伟王树涛刘克锋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改革

洪培培 王红利 陈洪伟 王树涛 刘克锋

摘要: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但是,当前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从现代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实验教学进行重新定位,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更新实验内容。

关键词:实验教学;人才培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41-02

《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当今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广泛的社会需求。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实验教学正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与协作精神的重要一环,因此改进实验教学模式,加强实验室建设成为我们急需推进的进程。

一、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它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培养创新能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1]。在高等教育中,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具体体现在:

1.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与实验结果观察分析,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培养多种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独立进行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数据测定、数据分析与故障排除,在这一系列实验操作与问题处理的过程中,学生实践技能、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大多数实验是需要分组进行的,学生之间需要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目标,这就培养了学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增强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克服困难的毅力。要想获得理想正确的实验结果,学生就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操作过程须细心谨慎,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在以后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也保持同样严谨科学的态度;同时实验教学中的失败与挫折还可以锻炼学生探索进取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

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传统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与补充,其存在只是为了通过实验验证或演示科学理论体系中的某一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实验教学在各个方面均存在着不足与问题。

1.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实验教学不受重视。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始终存在着重理论知识传授而轻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实验教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从而得到深化的一个过程。因此,学校方面对实验教学的建设并不重视,实验学时与理论学时相比相差悬殊,同时对实验教学效果要求不高。而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实验教学是理论课程的一部分,学时少,考核方式也仅仅是将成绩计算在理论课程的成绩中,没有单独的实验操作考核,因此学生对实验课程同样持轻视态度,认为实验课程可上可不上。在实验课上,经常出现学生不做预习,不自己动手操作,直接抄袭其他学生结果的现象。

2.实验教学体系不合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传统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的手段存在的,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补充,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因此,目前实验教学主要是跟着理论教学的内容进行安排,而且教学内容仍主要为验证性实验,各实验之间没有联系。虽然验证性实验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对理论知识更快更全面的吸收,但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却不能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有一大批新技术、新方法涌现出来,但是高校实验教学使用的书籍、操作使用的方法仍然滞后在多年以前,实验教材编写后会采用十多年现象,在实验教学中不乏其例[2],使得学生不能与现代科技接轨,掌握目前先进的技术方法。

3.实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传统实验教学的过程是教师讲授实验原理、使用的仪器与药品、操作步骤,布置实验任务,然后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得出结果,撰写提交实验报告。这种传统实验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则有诸多不足之处[3]。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是实验的主导者,而学生往往处在被动的接收地位。在这个教学程序中,学生既不需要查找资料,也不需要思考操作步骤与应得的结果,学生的好奇心逐渐消失,同时也逐渐失去了培养自己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兴趣。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转化实验观念,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1.转换教育观念,对实验教学重新定位。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理论型知识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实际需要。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即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充分认清理论知识只是为学生奠定培养能力的基础,而实验实践教学才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实验教学在教学体系中应重新定位,改变其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地位,构建与理论教学相互协调、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互匹配的实验教学体系[4]。

2.优化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由于传统教学中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因此实验教学的课程仅与理论教学相联系,各实验之间缺乏联系,不成系统。而实验内容也只是验证性与演示性实验,枯燥乏味。为了适应目前人才培养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突破学科与课程界限,将实验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进行讲授的实验教学体系,改变只教授基础实验的教学模式,而实行先进行基础实验奠定实验基础,后进行专业实验掌握专业技能,最后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而在实验教学内容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新发展和各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必须反映到实验教学中去,以此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法[5]。因此,应该对目前教学中的传统经典的实验进行精选淘汰,引进现代先进的实验技术与实验方法,开拓学生眼界,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方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3.丰富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解决分析问题能力,传统的验证性、演示性实验模式没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将研究性与综合性实验引入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各项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传统实验模式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实验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从旁指导的过程,使学生可以通过自身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4.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的考核办法。实验考核是督促学生做好实验和检查实验效果的必要手段,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6]。多年来,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多为日常实验报告的撰写,同时实验成绩会折算成理论教学课程成绩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对实验教学不重视,上课做实验糊弄,下课实验报告直接抄袭。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验教学课程的重视,可以将目前单一的实验考核方式转变为多种不同方式,如增设实验操作考核,促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要求学生设计实验项目,提高学生查找资料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5.开放实验室。目前,高校实验室的运行模式是根据教师的授课计划中实验学时数安排实验课程,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教学内容,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学。但是,实验操作技能是一个需要通过不断重复强化才能熟练掌握的技能,不是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一蹴而就的。为此,实验室除了正常的实验教学外,应实施实验室开放制。这样可以为学生训练动手能力,开放自己思维开设一个良好的空间。通过开放实验室吸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以培养兴趣、学习技能、发展才干[7]。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发散思维,开设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锻炼自身能力。同时,实验室的开放还有利于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资源得到充分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四、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我们应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多个方面探索研究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措施方法。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各种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益,黄文.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88(2):4~6.

[2]朱素娟,宋晓森,吴剑等,加强实验室管理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6):124~126.

[3]安海涛,黄远鸣.改革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创新能力[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7(2):74~76.

[4]吴骏.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的基本现状与对策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8,23(3):140~141.

[5]张金生.面向21世纪的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8,(4):5~8.

[6]甄文斌,杨文武.高校实验室管理改革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4):163~164,178.

[7]张树永,张剑荣,陈六平.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和措施初探[J].大学化学,2009,24(4):24~28.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改革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