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对应对策略分析

2016-03-17 02:54崔正梅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场馆羽毛球体育教师

□崔正梅(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对应对策略分析

□崔正梅(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本文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就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羽毛球场馆设施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部分教师羽毛球专业技能水平有限、教师对羽毛球运动本身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足、高校之间显少组织开展相关竞赛与交流、教学模式陈旧缺乏新意等),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强的应对策略(加强场地场馆建设、提高现有设施的利用率、加大体育教师再教育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正确认识羽毛球运动深入挖掘其潜在意义、定期组织开展校际联赛交流学习心得与成果、丰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希望可以就高校羽毛球教学问题对基层体育教师有所助益。

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羽毛球运动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最为普遍的运动项目之一。因其对活动场馆及设施要求较低、开展灵活动性强、趣味性强等特点,使其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开展相对较有优势,同时,也使其成为最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但目前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则很容易对整个羽毛球教学活动造成不利影响,下面我们就围绕高校羽毛球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展开较为详细的论述。

1、调查对象与论证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选择本校及周边地区多所高校的多名大学生以及高校体育教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新课程标准》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参考依据,且本人保证研究成果均来自对此次调查资料的合理分析,在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教学参考价值。

1.2、本次研究中所用到的主要论证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为确保本次研究的权威性,本人翻阅并参考了2002年至2014年发表在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以及万方数据网上的多篇优秀论文及研究成果,并就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问题与本校多名体育教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从而确保了研究成果的权威性与科学性。

(2)走访调查法。

本人主要通过电话访谈、网上交流以及赴单位调查的方法,对周边几所高校的多名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并就当前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从而确保了研究结果的权威性。

1.3、逻辑分析法

在文献检索梳理和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利用逻辑分析法针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提炼、判断和推理,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发展策略。

2、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分析

2.1、羽毛球场馆设施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近年来,得益于羽毛球运动灵活的开展形式与较强的趣味性,使之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对本校及周边地区几所高校的多名大学生的走访调查可以发现,有近七成的学生明确表示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羽毛球。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喜爱固然是好事,但羽毛球场馆设施不足这一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当前学校的羽毛球场馆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正常锻炼需求。不仅如此,部分高校不仅场馆有限,且场馆仅在进行正常体育教学活动时才对学生开放,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羽毛球场馆的利用率。受现行经济体制影响,部分高校甚至将校园内本该用于教学活动与学生休闲健身的羽毛球场馆改建成以盈利为目的,对社会开放的公共场馆。这也就意味着,学生本就少的可怜可以使用羽毛球场馆的机会更少了,长此以往,不仅严重阻碍了羽毛球运动在大学校园的发展,也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

2.2、部分教师羽毛球专业技能水平有限

通过与周边几所高校体育教师的交流可以发现,羽毛球课程中的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仅占到总人数的五成左右,在羽毛球运动不断发展的当今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会直接影响到羽毛球教学的收效,同时这也是目前羽毛球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2.3、教师对羽毛球运动本身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足

体育教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不得不说的是,当前不仅只是一部分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的羽毛球技能,甚至有一部分体育教师对这项运动本身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只将单将其归类于体育运动的一种,却对其在高校中的开展优势及对参与者的影响没有过多认识。下面咱们就分析一下羽毛球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开展优势及对参与者的影响。首先,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全身性运动项目,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羽毛球比赛还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都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上往返对击,从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放松肩部,对颈部好。羽毛球运动也是一种减压的方式,可以放松一下,调整心态。其次,在进行羽毛球运动时,运动强度可根据参与者的个人年龄、体质水平、运动水平以及场地环境等多个因素进行调整和控制。最后,羽毛球运动对场地要求不高,属于室内外兼顾的运动。刚好可以弥补部分高校室内场馆不足的尴尬。

2.4、高校之间显少组织开展相关竞赛与交流

羽毛球运动不仅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固定项目之一,也是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内的首选运动项目,但由于学校室内场馆有限,有的学生会选择在室外场所进行羽毛球锻炼,当然也有的同学根本不会在课外活动时间参与任何体育锻炼。羽毛球比赛的组织与开展不仅仅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同时也是对教学成果以及学生自主锻炼成果的检验,另外,校际比赛结果也能够较为直观的反映出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情况、学校相关社团的建设情况等方面与其他学校的差距,虽然校际比赛的开展有着诸多好处,但不得不说目前校际比赛的开展频率还是相对较低的。

2.5、教学模式陈旧缺乏新意

教学模式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羽毛球教学活动的收效。通过与多名高校体育教师的交流可以发现,教学模式还是比较单调的,首先,现代信息技术在羽毛球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率不高。近年来,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应用率越来越高,但在高校羽毛球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只占到所有被调查教师的三成左右,大部分教师没有考虑过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羽毛球教学活动中去。另外,有近五成教师不愿意使用新型教学手段,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仍旧不合时宜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殊不知,在当下这个电子产品高速更新换代的当下,这群习惯了玩各种趣味电子游戏的青少年学生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这种示范、讲解、练习的单调学习过程。可以毫不夸张的讲以上两个存在于羽毛球教学模式中的两大问题会严重影响整个羽毛球教学活动收效。

3、高校羽毛球教学发展策略

3.1、加强场地场馆建设、提高现有设施的利用率

第二节中我们提到过,大部分高校存在羽毛球场馆严重不足且利用率较低的情况,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严重影响羽毛球教学,而且会逐渐打消学生参与体育课外活动的积极性,长些以往,很可能会影响到当前高校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因此,学校及教师应重视这一问题,加强体育场馆建设,从资金投入方面考虑,可从建室外场地入手。另外,学校可考虑将室内羽毛球场馆全天向学生开放,提高现有设施的利用率,从而有效改善高校羽毛球场馆不足的尴尬现状。

3.2、加大体育教师再教育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

前面提到过,我国高校当前的体育教师队伍专业性还略显不足,相信大家也都清楚专业师资力量对教学活动的深远影响,而对这一问题,我建议地区及学校加大对现有教师的持续教育力度,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专项运动或教学知识的培训,为其今后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3.3、正确认识羽毛球运动深入挖掘其潜在意义

通过对多名高校体育教师的调查可以发现,截至目前,仍旧有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师对羽毛球运动本身缺乏正确的认识。本人就这一问题翻阅了相关资料,总结出羽毛球运动的几个积极意义:(1)通过参与羽毛球运动可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水平,羽毛球是一项全身性运动,在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时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上往返对击,从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放松肩部,对颈部好;(2)羽毛球运动可有效缓解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羽毛球作为一项趣味性相对较强的体育运动,其运动量可根据参与者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这种恰到好处的锻炼方式在缓解压力方面还是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3)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理念可更为自然的进行渗透,如通过单人羽毛球比赛,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专注力与正确竞争意识。在进行双人羽毛球比赛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等。另外,羽毛球运动还有许多有待我们发掘的潜在意义,还需要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注意观察与总结,争取挖掘出羽毛球教学的更多潜在意义,为羽毛球运动在高等院校中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4、定期组织开展校际联赛交流学习心得与成果

第二节中我们对羽毛球校际联赛的积极意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校际联赛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非常有利于我们发现学校硬件设施、社团现状与实际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目前校际联赛的开展频率却明显较低,今后,高校体育教师可与周边地区高校体育教师加强合作,争取可以定期组织开展校际羽毛球比赛,多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发现自已在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不足,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3.5、丰富教学模式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陈旧问题在高校羽毛球教学过程中也很突出。若一味使用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学习与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因此,基层教师需要明确本校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并找准学生兴趣点,由此入手丰富教学内容与方法,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并间接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能力施以一定的作用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现阶段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中仍如存在羽毛球场馆设施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部分教师羽毛球专业技能水平有限、教师对羽毛球运动本身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足、高校之间显少组织开展相关竞赛与交流、教学模式陈旧缺乏新意等一系列的问题,并因此影响到了高校羽毛球教学的成效。因此,为了促进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在开展后续高校羽毛球教学的过程中,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加强场地场馆建设、提高现有设施的利用率、加大体育教师再教育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正确认识羽毛球运动深入挖掘其潜在意义、定期组织开展校际联赛交流学习心得与成果、丰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弥补现阶段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的不足,尽可能的促进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科学、高效开展。

[1]赵欢.分层次教学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张红梅.隐性课程在辽宁省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效果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张亚廷.湖北省高校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评价指标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

[4]陈燕玲.“快乐体育”视域下南昌市普通高校羽毛球选修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5]唐邦全.探究式教学在高校羽毛球选项课应用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场馆羽毛球体育教师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羽毛球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场馆风采
羽毛球PK赛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