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16-03-17 12:14张立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299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幸福

张立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张立华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摘 要:本文从渗透的理论基础、对象、原则、途径、方法等方面,通过课堂实施,对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高职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开发师生心理潜能,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而且能塑造师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师生幸福生活。

关键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数学教学;幸福

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力量和品质,代表着一种人性高峰和生活理想追求的价值观[1],最大特点是一切从“积极”出发[2]。数学教育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高度相关。数学崇尚独立思考、追求真理,不仅有着耀眼夺目的真理光泽,而且具有造福人类的善的功能和独特生动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意蕴[3]。本文从渗透的理论基础、对象、原则、途径、方法及课堂实施和成果等方面,对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

1 研究概述

1.1 理论基础

以党和政府的文件精神为指南,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国内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借鉴,以中国传统和现代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为根基,开展多方面的理论研究。

1.2 渗透对象

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2015级一年级新生和部分三年级学生和全体数学老师为渗透对象,形成以数学老师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辅导员为骨干、以数学课堂为载体的多元立体网络。

1.3 渗透原则

一是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二是扬长避短、发挥个性优势;三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四是积极乐观,传播幸福。

心理潜能是暂时没有表现出来或还没有被发觉、发现,通过努力可能表现出来的能力。因此开发心理潜能,就是激发师生的心理能量,提高学习效能,也是师生心理健康的内驱力。因此,我们特别关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这一原则。

1.4 渗透途径

通过课程模式多元化、课程设计个性化,优化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运用自己的优势享受学习或成功的乐趣,从而极大地减少他们遭受挫折和学业失败的经历,增强学生主观幸福感和身心健康。

1.5 渗透方法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要求,扬长补短,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佳发展。

1.6 建立积极关系

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提高学习能力。符号化体系的数学中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古希腊字母、拉丁字母,文字是中国方块字,处处显示包容、友爱、感恩、创新、和谐的美好积极关系,学生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体验美好、收获幸福。

2 课堂实施

2.1 学生现状

2.1.1学习现状

林国耀、连榕教授两位教授的研究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学习能力只是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待提高和发展,学习能力的年级差异不显著[4]。周炎根研究表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不高。林士俊副教授研究表明,高职生大多数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5]。我院的学生总体学习情况与研究结果大致相同。数学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成绩较差。

2.1.2心理现状

林士俊在研究中表明,在20项积极心理品质中,发展最好的五项品质为心灵灵动、团队精神、感受爱、真诚、爱与善良;最差的五项品质为创造力、勇敢坚持、热爱学习、自制、领导能力。我院的学生心理状况与上述结果大致相同。

2.2 开发师生心理潜能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开发学生心理潜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表明,大多数人的潜能只开发了2%~8%左右,爱因斯坦也只开发12%左右。激励、赞美学生是开发学生心理潜能最有效的方法。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激励、赞美学生,是一种肯定,是一种“刺激”,使学生得到一种精神或力量。在数学课堂上要适时、定量激励、赞美学生,而不是不合时宜地、定性地激励、赞美学生。不是所有的赞美都是好的。“你很棒,你很出色”这样的赞美之词奖励的是结果,但这种定性的赞美会导致心理学意义上的完美主义的基模。“你很认真、努力”这样的赞美之词奖励的是过程、是付出的努力,这是定量的赞美,这让学生更能坚持并且享受解题的过程,更加努力。这是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Dweck 博士的研究成果。学会激励任重道远。在高等数学的课堂上,数学老师要克服多年的习惯,减少定性表扬、抽象表达,适当进行定量表扬、具体表达。改变从老师开始,师生在改变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学质量。

其次要开发教师潜能。从国际发展来看,教师潜能开发,是以提高个体的专业地位和工作成就为目的的,通常通过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专业发展等实现。教师潜能开发要创设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各种环境和机制, 营造充满真实的人文关怀意蕴的氛围, 紧密潜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开发活动的实效性,让教师的主体性在参与各种活动中积极发挥出来[6]。尊重、相信产生巨大的学习效能,大大地激发教师的潜能。教师们饱含热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熏陶了学生,渗透进学生的骨子里,当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工匠,并为之自豪。

2.3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促进学业进步。高等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函数。函数的本质就是关系。因此不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类社会,关系始终在我们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人际关系更是如此。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最一般形式,是人们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性需要,通过交流或互动所形成的彼此间比较稳定的、情感上亲近的心理互动关系。青岛滨海学院教授于树元认为“和谐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和和睦睦、互相帮助。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人际关系和谐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形式活泼、实效突出的团体活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更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良好平台。教师在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等团体活动中,不仅备教材、备媒体、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备教学艺术、备突发事件的应对等,而且人际关系和谐发展,提高了幸福指数,生命更有质量。尤为重要的是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的探讨,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计学生为完成学习目标而进行的自学、讨论、研究、探索、实践、总结等活动,设计出教师在学生活动时组织、启发、辅助、评价、激励学习的技巧,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身心健康,把愉悦快乐幸福传递给学生,示范给学生,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愉快成长,和谐交流,幸福的生活。

2.4 对学生寄予积极希望

积极希望造就学生积极的人生。一个人的表现往往与教师的期待相一致,赏识、信任、赞美、鼓励的力量会促使人更加优秀,这是“罗森塔尔正效应”。相反,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消极、不良的期望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效应。特别是教师和家长的歧视、冷漠、嫌弃、体罚,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信,给学生造成精神和生理上的痛苦,严重的可能出现个性畸变,甚至抑郁自杀,这是“罗森塔尔负效应”。奥黛丽·赫本主演的伦敦街头粗俗的卖花女经过6个月的培养,成了一位举止高贵的女公爵的故事中,“罗森塔尔正效应”发挥了极大作用。

但积极希望的传达必要真心,要真正发自内心而不是违心,要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表情、眼神和动作里看到真诚、信任,并从中感受到希望,感受到教师的强大的支持体系,而袒护、迁就和姑息等一些溺爱的行为不属于积极期望的范围。

3 结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备的科学理论,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高职数学教学会极大地促进数学的教学,推动师生积极特质的发展,提高师生积极心理品质,完善师生人格,使师生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1.

[2]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

[3]黄秦安,邹慧超.数学的人文精神及其数学教育价值[J].数学教育学报,2006(4):6.

[4]林国耀,连榕.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10(1):45-46.

[5]林士俊,周梅华.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2):91.

[6]林高标, 林叶舒, 胡海建.从人本主义看教师潜能的开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9):44-46.

A Study on the Adoption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Mathematics Education

ZHANG Lihua
(Tangshan Polytechnic College, Tangshan 063299, China)

Abstract:With discussion of adoption theoretical basis, objects, rules, approaches, etc.the employment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illustrated referring to classroom practice.The adoption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can not only develop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otential, but also it is helpful in the formation of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o shape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 excelsior spirit and thus to guide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living happy lives.

Key words: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igher mathematics education; happiness

作者简介:张立华(1968-),女,河北唐山人,本科,副教授,主研方向为数学与积极心理学。

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全国教育科研规划子课题“职业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课题批准号:ZJ-V13-43),主持人张立华。

收稿日期:2016-02-0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43X(2016)01-0081-03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教学幸福
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数学建模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关于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兴趣驱动对策探讨
露潼的“幸福”
幸福、德行与至善——康德至善学说探析
数学建模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