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17 12:21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情怀大学生教育

胡 娜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0)



浅析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胡娜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0)

近些年来,感恩教育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当代大学生在感恩方面的思想认识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通过家庭、学校、社会、自我价值四个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其相应的对策。

大学生感恩教育素质教育

感恩就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它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认知层次,即在内心认识、了解、认可自身所得到的恩惠;其次是情感层次,即在认知的基础上内化为回报恩惠的情感;最后即实践层次,是在萌发感恩情感的基础上外化为报恩及施恩行动,拥有甘于奉献的精神状态等。感恩教育即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感恩品质的教育实践活动。同感恩的三个层次一样,感恩教育也经过认知、情感、实践这三个层次。这三者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促进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的施展。

1 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父母养育之恩教育的缺失

现如今的不少大学生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在KTV深情唱着《父亲》。这样的现象着实讽刺。现在的好些大学生平时都不怎么和父母联系,只要联系,那么就是伸手要钱,从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艰辛,反倒是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良好的经济条件,处在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无知状况。更有甚者,会有辱骂、殴打、残杀父母这样让人痛心疾首的骇人事件。

1.2教师教诲之恩教育的缺失

因为迟到并遭到教师的几句批评,某大四考研女学生强烈不满,假意给该教师倒水之际,将开水泼在那位教师的脸上,以此泄恨。结果造成该教师面部、颈部等处严重烫伤,直接影响了其正常的教学活动。警方介入调查此事。该学生得到了依法依规的处理。该事件中女大学生自毁前途的做法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和咋舌。近些年来,类似这样的事件事实上屡见不鲜,师道尊严面临着危机。林语堂先生曾说“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首先应该是通情达理的。”当下的大学生上课迟到逃课无视教师等不尊重教师的现象颇多,而且对于自身的不良行为并没有认识到有失偏颇,不能反省自己的错误,依旧我行我素,偏激者则可能就会丧失理智,盲目对抗,做出自毁前程的事情来。

1.3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缺失

一个人身处社会必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个人的成长发展一方面需要从社会中索取,另一方面体现在对社会的回报。但现在的大学生有不少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他们强调的是个人意识,只注重自我价值自我利益的实现和维护,忽视对他人、社会的关心和帮助,自私自利,处于狭隘的人生境地。

1.4自我价值的迷失

近日,笔者听闻一个骇人的消息。笔者的初中同桌于两年前自杀。在上初中时,该男生正常不过。在进入高中学习之际,性格忽然变得怪异,不爱与人说话,上课回答问题时会说些答非所问莫名其妙的话语。针对这样的情况,他的父母在其念大学之际还曾将他带往医院进行心理治疗,结果不甚理想。最后,该生竟跳楼身亡。

想来,甚觉可惜,尤其是对于含辛茹苦将他养大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免悲从中来。当下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不少大学生不堪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极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自我价值认识不清。有些人存在完美主义的倾向,觉得自己就应该受到所有人的喜欢与肯定,无法忍受别人些许的质疑与不满,内心与外界严重失衡,做出不可理喻的行为来。这是自我价值意识过高的表现。而另一些人则刚好相反,没有树立正确的自信、自尊、自爱的意识观念,过于贬低自己,害怕失败,没有勇气付诸实践,不从自身内部找原因,而是一味地推卸责任怨天尤人抱怨外界。这是自我价值意识过低的表现。以上的无论哪种情况都反映着自我意识与现实的失衡,都是自我价值的迷失。

2 感恩教育的对策

2.1家庭方面

2.1.1转变教育观念在有些家庭看来,教育孩子,打骂是必须的手段。其实,不妨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发展,给予其更大的信心,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学会感恩生活。近期新出的一档综艺节目《变形记》很有看点,无论父母还是孩子,相信在观看的过程中会有不少的感触和收获。

2.1.2培养感恩情怀在有的家庭生活中,听说过这样的一幕:一家三口在饭桌上吃着饭,却让年过古稀的老人拿着破碗独自在角落里吃饭。天天都是如此。有一天,家里的小孙子向父母说道:“爸爸,妈妈,你们要把爷爷的碗给我留着。”父母听了,心里觉得很是奇怪,孩子要一个破碗干什么。这时候,孩子说道:“我以后也要拿那个碗让你们像爷爷一样在墙角里吃饭。”这句话让其父母大为震惊和悔悟,赶忙将自己的父亲请到饭桌上吃饭。所以,在家庭生活的感恩教育中,当父母的必须以身作则。首先,父母自己是要有感恩心态的,尤其是对自己父母养育之恩的表达。就像那则小男孩摇摇晃晃给妈妈端来洗脚水洗脚的广告,父母的言行举止不管好与不好,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而且影响着他们为人处事的态度,影响着他们的感恩情怀。其次,父母要有意识地进行感恩情怀的培养,多与子女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的人际交往情况,发现他们的困惑,及时地引导。在乐观看待生活的心态里是含有一种感恩情怀在内的。因为在感恩的同时,也会感受到生活对于自己是美好的。

2.2学校方面

2.2.1重视课程教育高校在开设必要德育课程的同时也可根据学校课程的实际情况开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该课程的实施流于形式,重在学生在感恩方面的感同身受,心灵得到触动,培养感恩情怀并且身体力行。

2.2.2教师言传身教在学校中开展感恩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类似家庭教育起着深远的影响。学生在与教师的长时间接触中耳濡目染,多多少少自身的品性可能会受到影响,有所改变。所以,教师为人师表,一方面,要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善于发现,善于鼓励,善于引导,把握时机,更好地将感恩教育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

2.2.3开展专题活动高等学校在今后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时候可以通过学院、班级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专题活动,可以采用“一帮一”、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形式,大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普及感恩的理论与意义,营造感恩的氛围。

2.3社会方面

2.3.1营造感恩的社会风尚一是利用公共媒体的影响力量。像CCTV3综艺频道的《向幸福出发》这个节目,在这里,大多都是平民老百姓,他们怀着美好的心愿将心中最质朴的情感用歌声来表达。他们用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向社会真情传递着每一点感动和感恩。再例如电影《飞越老人院》,相信会引起很多老人情感上的共鸣,引发年轻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思考和实际行动上的回报。二是利用公益广告的宣传。有一则小男孩给母亲洗脚的广告播了很多年。其广告意义应该是深入人心的。通过以感恩为主题的广告,广而告之感恩的意义。

2.3.2开拓感恩行动的渠道仅仅在口头上大力进行感恩宣传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注重开拓感恩行动付诸实际的渠道。比如组织进行感恩道德模范的评比与宣传,掀起学习这些道德榜样的热潮。笔者身边就有获得“兰州好人”称号的两位孝老爱亲的榜样,一位是自己的高中教师,另一位是自己的家人。对于他们的优秀事迹,自己是亲眼所见,深有感触的。对于自己,他们就是身边活生生的榜样,为自己树立了生动形象的典范。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到社区做义工等形式来回报社会。

2.4自我感恩教育方面

2.4.1正确的认识自我“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其存在价值和道理的。当下的社会处于转型期,加上处于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代,令不少人尤其是不少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偏差。因此,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歌德曾言:“一个人能达到的最高境地是意识到他自己的情绪和思想,是认识自己”。要明确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认清自己的责任和归属,坚守自己的底线,一身正气,为人处事无愧于心。

2.4.2积极地充实自我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不要轻看一粒小小的种子的力量,那是可以超越一切的。人的成长就犹如一粒种子生命的轨迹,应当是充满力量并收获丰硕果实的过程。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前提下,要努力充实自我。具体说来,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制订适宜的阶段计划,最重要的还是要付诸实际,多多练习,多多实践,勇于付出,在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怕困难与失败。还要注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改进自身各方面需要提升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练就强大的内心,感恩所遇到的苦难,做更好的自己。

2.4.3养成感恩的自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古语揭示出作为人应有的良知,懂得回报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情。就像《感恩的心》这首歌曲中所抒发的感恩情怀。“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世事无常,一个人要想安然地存活在世上,关键在于心态。当一个人愿意用感恩、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时,就会少了一份抱怨与悲痛,多了一份珍惜和感动。这不仅是一种正确积极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为人处事的人生智慧。所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待人处事,不仅提升着人生境界,而且会收获珍贵的人生感悟,更重要的是践行人生的真谛。

[1]常凯文.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令人忧[J].教育教学论坛,2016,(6):44-45.

[2]唐黎.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6):210-213.

[3]王素萍.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情怀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五老”情怀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