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要在“变”中做“实”

2016-03-17 07:33刘成凤
学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指导作用合作学习

刘成凤

摘 要:合作学习应注重实质,提高实效。文章从现象入手,对在合作学习中如何在“变”中做“实”进行了研究,提出需提高教师的指导作用,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

关键词:合作学习;指导作用;活而有序;合作常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2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0.067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方式。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落实着,但有的课堂上,这种方式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泛用、滥用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活动没有合作的必要,追求形式,画蛇添足;有的使用规则不明,活而无序;有的时间仓促,走马观花;有的学生对合作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出来的结果往往也是个别学生的体会和看法,这样还是出现过去那种“少数尖子生撑台子,多数学生当陪客”的局面。笔者认为,“合作、探究”要在“变”中做“实”。

一、变合作学习走过场为实实在在的探讨

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有小组内合作讨论、一起朗读,甚至有画画、小品表演,但学生不是即兴表演,而是教师提前演练安排好的,课堂上学生只是茫然地跟着教师走。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但是,学生的参与带有很大程度上的盲目性。我们不妨反思一下,这样的课究竟教给了学生什么?学生收获了多少?

我曾听一名老师主讲《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在教学接近尾声时,该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于勒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复杂性,该怎么认识呢?请同学们分组合作探讨一下。”教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便沸腾起来,有读书的声音,有争辩的声音,有互相答问的声音,学生都很兴奋,几乎没有闲着的。此时,教师不时点头微笑。

面对此情此景,我心里陡生疑问:教师一提出问题立即让学生讨论,即使教师提的问题较有份量,但教室里这样热烈讨论的场面也不会很快就呈现吧,这样的场面其实是一种“假热闹”的场面,还是流于形式。我们还是要摆正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要想让学生有所获,必须让他们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合作交流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学生没有独立思考,他们的见解从何而来?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他们的思想碰撞往往会是“无病呻吟”。再说,这种即时交流,如果不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的话,结果还会是个别思维敏捷的学生的“一家之言”,其他同学还是听众而已,那就会失去合作学习的本来意义。鉴于此,我们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首先要给学生默读静思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地默读,在默读中思考,该动笔的还是要动笔,让学生带着思考去读书,做到不思考不读书,思考成熟了并形成答案了再去和同伴探究、交流、讨论,从而达成共识。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有效。

要力戒走过场的合作学习,教师就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如果有些问题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就不要再去组织合作解决,凡是学生没有内需的要求时,也不要硬性要求学生去合作。要叫停课堂上的一哄而起,你说你的他说他的现象,对小组内唱独角戏的优生,也要叫停。力戒种种与独立思考关系处理不好的所谓合作学习。换种说法就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产生“合作需要”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当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处于“愤”“悱”状态之时,才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有利之时。

二、变忽视教师的作用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突出了,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到底在哪里呢?

野马脱缰式的讨论,学生自然快乐无比。试想,如此教学怎么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则显得至关重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同时教师也应是一位倾听者和学习者,应该与学生一同思考讨论、一同分析解疑,一起克服、战胜困难,一起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不断进步、共同成长。鉴于此,教师要负责组织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为什么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呢?

因为合作学习时,教室就成了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会情绪高涨,发言积极。但往往在“热闹”的同时,不可避免成绩较好的学生“独我”意识的潜流在课堂中流淌,所以,这个时候也不可避免发生这样的情景:某一个学生发言时,有的学生不会认真听,会打断发言人的思路,更有甚者,就是有的学生会趁机捣乱,玩恶作剧。如果教师只习惯于“热闹”的场景,而对“热闹”背后的学生“独裁”意识的潜流疏忽,没有很好地组织其他学生去倾听发言人的意见,那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往往就会落空,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就会打折扣,无形中会助长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合作学习的课堂要高效,教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吐露真情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怎样教学生去倾听,去尊重别人,去学习别人的长处,去吸收他人好的观点。

怎样建立“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的规则呢?

首先,合理安排时间。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布置了讨论任务并立即宣布“合作学习正式开始”,可是在学生合作学习还没有头绪时,教师又拍手叫学生“停止”,让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合作学习结果。如果只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讨论,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学习主题,合作学习必将流于形式。因此,合理安排时间是保证讨论质量的关键。

其次,科学分配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小组的构建,应坚持的原则是“合理性”。一是合作小组的人数分配要合理,如果人数过多,那就使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不利,如果人数太少,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交流和互助方面也会不利;二是在分组时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等因素;三是小组成员可以互换或流动,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结合,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创造有利条件。

再次,适时指导调控合作学习的过程,以便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有三点很重要:积极参与并遵守纪律、文明交流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倾听、相机补充的习惯。

第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给予及时的小结和评价也是“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不可缺的规则。评价的过程中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教学中我们不妨将这种境界真正做到让评价具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总之,教师在落实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及时获取各种信息,相机引导、调控,合理、科学地处理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效激发思维,交流思想,从而达到提高合作学习效率之目的。

Implement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ractice

LIU Cheng-feng

(Yangzi Middle School, Yangzi Town, Zhongxiang Hubei, 431901, China)

Abstract: Cooperative learning should avoid superficial form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essen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tual effe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enomenon, studies cooperative learning implementation and puts forward cooperation guidance to realize regular living and orderly cooperation.

Key words: cooperative learning; guidance; flexible and orderly; cooperation routine

[ 责任编辑 张敬亚 ]

猜你喜欢
指导作用合作学习
探讨CTCS-3级列控系统对STP系统的指导作用
血清降钙素原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指导作用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应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