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活引入课堂用个性点亮思维

2016-03-18 12:12江苏
高中数理化 2016年14期
关键词:酸雨性质生活化

◇ 江苏 刘 群



将生活引入课堂用个性点亮思维

◇江苏刘群

生活化化学课堂,即将生活中的元素通过整合引入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熟悉的课堂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使学生能够平等、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利用学生的个性思维进行思考、分析、探索与发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教学要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生活.那么,如何将生活植入课堂,调动学生的个性思维,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呢?本文结合多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生活素材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植入.

1 教材选择生活化,贴近生活,点亮思维

在课堂预设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引入课堂,结合生活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中发现与人类相关的化学问题,引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环保问题、绿色化学的关注与探索,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积极性与创造力.

比如在学习有关“酸雨的危害与防治”时,就可以选取学生身边的一些事物,如被酸雨破坏的建筑、锈迹斑斑的金属制品、酸雨对树木森林的破坏等图片,挑选学生周围一些熟悉的事物做典型案例,让学生惊叹于生活中的这些变化,惊叹于酸雨所造成的危害,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有关酸雨图片、视频的刺激下,学生会积极地提出自己心中的问题:什么是酸雨?酸雨的性质是怎么样的?如何针对酸雨的危害进行防护?我们能做什么?这些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便会认真细致地学习教材内容,课堂学习也便水到渠成.

生活化素材的选择,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拉近了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还打动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促使三维目标顺利完成,整个课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课堂教学生活化,融入情感,激活思维

2.1课堂问题生活化,调动思维,进入学习状态

问题的提出是课堂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问题情境的创建可以是一张图画、一段视频、一段故事或者一个实验,尽量选择贴近生活的素材,使课堂问题与生活问题相结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索中来,从而形成持续、稳定的学习状态.

比如,在学习有关“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可以利用学生对水的认识,给学生表演“滴水生火”的小魔术,学生纷纷地说:“老师,水是来灭火的,怎么会生火呢?”看到学生质疑的目光,笔者特意找了一个学生,让他使用自己水杯中的水,在提前包好过氧化钠固体脱脂棉上滴了几滴,片刻之后,学生便看到了脱脂棉慢慢地燃烧了起来.成功的实验,使学生十分好奇:脱脂棉中包的是什么物质?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学生的好奇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顺利引导到过氧化钠性质的学习之中.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见证了奇迹,引入了问题,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使学生最终在主动积极的探索中获取了新知,深入了解了物质的性质和化学的奥妙.

2.2课堂互动生活化,融入情感,导入深层探究

互动是新课堂理念的核心,学生在平等、自由的课堂上进行积极地交流、探索,才能形成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师生、生生活动的生活化,让学生知道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积极探索其中的深层原因.比如在学习有关“钠的化合物性质”时,为让学生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可以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1) 在蒸馒头的时候,会放入一些小苏打,为什么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松软多孔?

2) 在洗碗的时候,在水中放一些纯碱,这样去污能力会好一些,其原理是什么呢?

3) 当胃酸过多的时候,医生一般会给我们开一些小苏打片,这是为什么?

有了问题的引导,学生们会积极地对问题进行讨论,纷纷从自己懂得的常识出发,利用集体的智慧对物质进行探索,整个课堂学生讨论会非常激烈,顺利收获新知.

3 实验引探生活化,透过表象,揭示事物本质

实验是化学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手段之一.生活中的化学实验照样可以引入课堂,利用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不断地融入自己的化学知识,对生活素材进行剖析,在不断的实验、分析和探索中,尝试解释其中的原因,从而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揭露其中的化学本质.

比如在学习有关“氯水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观看液氯泄漏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看凡是液氯污染的地方“麦地枯黄、油菜变白”的情景,学生不由自主地会去思考:为什么会有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氯气的性质还是其他物质的性质?有的学生认为是氯气的性质,有的则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的性质,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中,共同建立了探究实验的具体过程:让一半干燥、一半湿润的有色布条,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布条的变化情况,发现湿润布条褪色,而干燥的那一部分没有褪色,学生们自然对氯水的性质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4 知识验收生活化,分析表象,领悟本质

知识验收不仅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综合利用,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在习题设置的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化学问题借鉴到考试中,促进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利用已有知识分析事物的表象,并逐步深入其中,体悟生活现象中真实存在的化学.

比如,在学习有关了“金属的腐蚀”之后,可以建立这样的生活化习题:

1) 在炒完菜后,如果炒菜锅里残留了一部分醋,铁锅生锈会比较快,这是因为铁锅发生了______腐蚀,其中负极反应为______,正极反应为______,总反应为________;

2) 如果炒菜锅中残留了一些食盐溶液,铁锅生锈的也会比较快,这是因为铁锅发生了______腐蚀,其中负极反应为______,正极反应为________,总反应为________.

这样的习题使学生感到亲切,能积极地利用已有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从而灵活地掌握了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再一次巩固了基础知识,揭示了一些生活现象中蕴含的化学知识.

生活化的知识验收,促进了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思考,真正理解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存在与应用,了解到了生活现象的本质,体验到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危害与用途,了解了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建立了利用化学改造生活的想法,并获取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生活就是一个大讲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好教材、最好来源.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时刻关注化学、关注科技、关注生活、关注环境,与学生同步、与时代接轨,让生本教育真实回归,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上勇于探索、不断前行.

江苏省海门中学)

猜你喜欢
酸雨性质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衢州市酸雨时间变化特征及降水对其影响分析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厉害了,我的性质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