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稽查与财务审计信息共享问题研究

2016-03-18 15:46赖秋萍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稽查税务财务

赖秋萍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陕西 汉中 723202)

税务稽查与财务审计信息共享问题研究

赖秋萍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陕西 汉中 723202)

税务稽查与财务审计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共性是双方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在税务稽查界和财务审计界,关于税务稽查信息和财务审计信息的内涵和分类以及如何实现信息共享的研究成果极少。在对税务稽查信息与财务审计信息的内涵进行准确界定并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双方实现信息共享需要建立和完善的价值观念、工作机制、信息系统、保障机制等问题,是税务稽查与财务审计理论研究的创新。

税务;审计;信息共享;途径

税务稽查是由各级税务机关依法设立的税务稽查局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涉税当事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及其他涉税事项进行的检查处理活动,它是国家税收征收管理活动的延伸,从属性看,依然属于国家部门经济监督范畴;财务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主要指注册会计师会计事务所)以及部门和单位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被审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公允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活动,从属性看,属于专门的经济监督。税务稽查与财务审计分属于国家治理体系的不同领域,虽然各自的目标任务不同,但二者在工作对象、对象载体、工作方法、思维模式、搜集证据和职业道德要求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共同点可以成为双方共享信息的源泉。笔者认为,如果税务机关与三类审计机构搭建起相互交换信息、共同分享信息的工作平台,将促进各自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也符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一、税务稽查信息的含义和分类

(一)税务稽查信息的含义

税务稽查信息是指各级税务稽查机关在履行稽查工作职责过程中取得的各类涉税信息的总称。它是税务稽查人员筛选稽查对象、搜寻稽查线索、获得稽查证据,形成稽查结论的基础。

(二)税务稽查信息的类型

在税务稽查实践工作中,税务稽查信息内容众多,形式多样,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可以将税务稽查信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1.按照税务稽查的信息生成机制分类

(1)原始信息。原始信息是税务稽查人员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其他涉税违法行为的当事人处获得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处理的信息。如纳税人的营业执照所载明的经营范围信息、税务登记信息、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信息、纳税人的财务报表信息等。

(2)加工信息。加工信息是税务稽查人员对实施税务稽查过程中获得的原始信息进行再加工处理以后形成的信息。如稽查工作底稿记载的涉税违法行为信息、涉税违法行为的证据材料所反映的信息以及税务稽查报告、税务稽查审理意见、税务处理处罚决定所反映的信息等。

2.按照税务稽查信息来源分类

(1)外部信息。外部信息是指税务稽查人员从被稽查对象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处获得的信息。如银行、工商、海关、审计、物价、外汇管理、行业协会等方面交流的涉税信息、群众举报的涉税信息、与外国税务机关互换税收情报和相互协助监控的涉税信息等。

(2)内部信息。内部信息是指是税务稽查人员在实施稽查活动过程中直接从被稽查对象内部获得的涉税信息。如稽查中发现的被稽查对象存在的问题及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记录的内容、金额等信息、税务稽查人员对被稽查对象进行访谈获得的口头说明或书面材料所记载的信息等。

3.按照税务稽查信息的作用分类

(1)基础信息。基础信息主要是指税务稽查人员在稽查准备阶段收集的关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其他涉税案件当事人的基本资料中反映的涉税信息。如在选案环节,通过计算机分析系统筛选出来的具有稽查价值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相关信息、纳税人经营商品或劳务的独立市场价格、行业利润率、资本报酬率、关联企业间的交易价格等信息、纳税人的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信息、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或委托代理纳税申报信息、纳税人在以前期间接受各类审计的情况等。

(2)核心信息。核心信息主要指税务稽查人员在稽查实施阶段和稽查报告处理阶段获得的各类涉税信息。如证明严重税收违法行为存在的关键证据信息、对税务稽查工作底稿的整理复核信息等,这类信息是税务稽查人员做出稽查判断结论、提出稽查意见和处理处罚决定的直接判断依据,处于税务稽查信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3)拓展信息。拓展信息是指税务稽查人员在实施稽查活动中取得的,对于做出稽查判断意见和稽查结论及处理处罚决定没有实质性影响的涉税信息的总称。如纳税人董事会关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方向变化的决定,纳税人的人力资源和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的内容等。这类信息可能与税务人员正在稽查的涉税案件办理结果没有直接关联性,但它可能关系到纳税人在未来的纳税年度税源、税种、税率及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这类信息可以为税务机关未来的征收管理活动和稽查活动提供广泛的参考。

二、财务审计信息的含义和分类

(一)财务审计信息的含义

财务审计信息是指在中国现行审计监督框架下运行的三种类型审计机构在开展财务审计活动中获得的各类信息的总称。它是审计人员确定审计方法、实施审计程序、做出审计结论和提出审计报告的基础。

(二)财务审计信息的类型

按照中国现行审计体制模式,财务审计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国家审计机关,也可能是接受委托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事务所,也可能是需要对组织内部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的内部审计机构。由于财务审计与税务稽查之间具有诸多共性,为方便研究,笔者对财务审计信息的分类依然沿用对税务稽查信息的分类依据进行。

1.按照财务审计的信息生成机制分类

(1)原始信息。原始信息是指审计人员获得的关于被审项目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处理的信息。如被审单位的性质、股权结构及隶属关系、内部组织结构及主要管理人员信息、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近年来主要财务指标及变化趋势等。

(2)加工信息。加工信息主要指审计人员在财务审计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报告或终结阶段取得的经过处理加工的信息。如国家审计机关制定的财务审计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审计重点和内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中反映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领域的评估结果、财务报表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及修正情况以及针对重大错报风险领域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信息等。

2.按照财务审计信息来源分类

(1)外部信息。外部信息是指审计人员从被审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处取得的有关被审计事项的各类信息。如群众举报线索、从被审计单位的关联方获知的被审计项目的相关信息、从被审单位的服务单位或合作单位获得的关于被审计事项的信息等。

(2)内部信息。内部信息是指财务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内部直接获得的各类信息。如从被审单位管理文件中获取的内部控制信息,通过观察获得的关于被审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从财务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及相关资料中获取的存在问题的线索和证据信息等。

3.按照信息在财务审计中的功能分类

(1)基础信息。基础信息是指财务审计人员获得的有利于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或审计计划的基本信息的总称。如反映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环境、法律环境及监管环境、被审单位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被审单位的目标战略及经营风险、近年来财务指标等信息。

(2)核心信息。核心信息是指财务审计人员获取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判断有直接关系的信息的总称。如财务审计工作底稿所载明的已经实施过的具体审计程序和做出的审计结论及所附证据链信息、审计机构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信息等。

(3)拓展信息。拓展信息是指审计人员取得的对于审计意见、审计结论及处理处罚决定的做出没有实质性影响的信息的总称。如被审单位的盈利预测信息、被审单位未来的投资战略和投资规划信息等。这类信息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再度审计时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或者审计计划的重要参考。

三、税务稽查信息和财务审计信息共享的使用价值

信息的使用价值取决于它对于信息使用人做出工作决策和实现工作目标的关联度,这种关联度越高,信息的使用价值就越大。搜集税务稽查信息与财务审计信息是双方履行各自职责,实现各自工作目标过程中最基本的工作。笔者认为,鉴于税务稽查与财务审计之间诸多共性的客观存在,如果税务稽查工作与财务审计工作共享信息,将使得各自获得信息的使用价值不仅仅在自身的工作领域内发挥作用,还会对对方的工作目标实现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得信息的使用价值因扩大了利用范围而获得更大的增值,促进国家行政治理效能的提升。

1.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在被稽查对象与被审计单位重合的情况下,如果税务稽查机关与财务审计机构之间能够共享基础信息,税务稽查机关可能减少“选案”分析过程中的重复劳动,提高税务稽查程序实施的效率,财务审计机构也可以减少对被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过程中的重复劳动,有利于在财务审计的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的重要性水平,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如果双方能够共享核心信息,搜集税务稽查证据的成本将大大下降,审计证据的取证来源也将更加丰富,有利于控制税务稽查风险和审计风险;如果双方能够共享拓展信息,必将极大丰富税务稽查的案源信息库,也将使得审计机构的再度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更高。

2.借鉴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

在某一个纳税年度和审计年度,税务稽查对象所指向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涉税当事人可能就是审计项目计划中确定的被审单位,双方的工作对象载体都离不开会计资料及相关经济资料,在工作方法和思路上完全可以相互借鉴。如税务稽查工作中可以借鉴财务审计工作中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和思路确定稽查对象可能存在税收违法行为的重点领域,降低税务稽查风险;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的财务审计工作中,可以借鉴税务稽查“选案”工作的方法和思路,广泛调查政府及社会各方面对国家审计监督的需求,谨慎开展审计项目可行性研究,降低选择审计项目的随意性,提高财务审计监督的针对性,扩大审计监督的覆盖面。

3.完善国家治理体系,降低国家治理成本

国家治理体系就是规范国家机构的权力运行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的综合系统。税务监督与审计监督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稽查与财务审计都在各自内部建立的监督体系下运行,双方在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制度严肃性方面具有同等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双方共享各自获得的基础信息、核心信息和拓展信息,将会减少各自由于重复劳动所导致的人财物力资源的浪费,会极大降低国家行政治理成本。

4.共享监督成果,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运行效能的体现。国家治理机构相关联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分享信息并彼此利用对方的信息,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运行的效率,最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目前,中国税务稽查与财务审计信息基本不互通,成果基本不分享,这种状况说明国家经济治理体系的衔接和运行还有诸多完善改进的空间。税务稽查与财务审计工作共享各自获得的基础信息、核心信息和拓展信息,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治理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有利于使国家治理体系更加顺畅通达,国家治理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四、税务稽查与财务审计实现信息共享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笔者认为,税务稽查与财务审计在工作对象、对象载体、工作方法、思维模式、搜集证据和职业道德要求等方面存在的共性使得双方具备了共享信息的使用价值基础,但双方实现信息共享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至少应先解决以下四个的问题,为信息共享铺平道路。

1.树立信息共享的价值观念

在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体系框架下,国家税务机关所设立的税务稽查局的职能与三种性质的审计机构的职能不相同,税务稽查与财务审计工作自然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完成,似乎双方在各自的界别内“各干各的工作“,互不交换工作信息,互不分享工作成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多年来,双方都没有主动突破传统思维实现信息共享的意愿,主要是因为没有认识到信息共享可以相互给对方的工作带来使用价值的缘故。因此,要推动信息共享的前提是双方必须认同信息共享会产生使用价值,同时,该使用价值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远高于创造使用价值需要消耗的成本。所以,双方树立共同的信息共享价值观是推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的驱动力。

2.建立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

工作机制是指组织为保证工作程序的有效实施和工作规则严格遵守而建立的有机联系的运行系统。在实践中,税务稽查的执行主体是单一的,而财务审计的执行主体相对多元,主体的性质各异,税务稽查与财务审计之间要实现信息共享,核心的问题是双方应当共同建立一套高效、协调、顺畅的工作机制,这需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笔者认为该工作机制至少应当包括信息共享组织体系的构成、信息共享组织体系的运行方式、共享信息的范围界定与解释系统、信息共享的协调机制等。解决了工作机制问题,将会为信息共享使用价值的彰显提供可能性。

3.建立共享信息的处理系统

税务稽查部门与财务审计机构信息共享工作机制运行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各自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获取的纷繁复杂的税务稽查信息和财务审计信息进行处理,需要双方共建一个专门的信息处理系统,由这个信息系统对税务稽查信息和财务审计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分析和整理,最终使得双方都致力于将对方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输给对方。这个共享信息处理系统就是双方都能够体验到信息共享使用价值的媒介。

4.建立信息共享的保障机制

由于税务稽查与财务审计分属于不同领域,二者在执行主体、工作目标、工作依据、成果形式、权限空间等方面存在着天然的差异,双方难以避免在信息共享机制运行过程产生诸多矛盾或认识分歧。为巩固双方信息共享的成果,就需要事先建立起一套信息共享的保障机制。如确定特定信息共享的授权程序、明确信息共享的义务承诺、制定信息共享的保密规则、共享信息的使用责任和风险承担等等。保障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得双方在共享信息的过程中减少无谓的摩擦与人财物消耗,降低信息共享成本。

总之,探讨税务稽查与财务审计之间信息共享问题,必然要进行二者的差异与共性研究,鉴于笔者笔者的同题材文章中已经对二者的差异与共性做了初步梳理,本文只侧重于在对税务稽查信息与财务审计信息的含义、分类以及使用价值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双方实现信息共享需要解决的四个基本问题,以推动税务稽查与财务审计信息共享问题理论研究的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突破。

[1] 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前线,2014(1):5-8,13.

[2] 周德铭.国家审计信息化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J].电子政务,2013(7):25-37.

[3] 王袅,龚梦雪.税务稽查选案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48-149.

Information Sharing Between Tax Inspection and Financial Audit

LAI Qiu-p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anzh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anzhong 723202,China)

s:Tax inspection and financial audit are very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state-governance system.The commonness between the two components lays foundation for 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However,few studies have been focusing on the conno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of tax inspection and financial audit. And few research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finding out how to share information between tax inspection and financial audit.Based on the clear definition and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the paper clarifies the values,working mechanism,information and safeguard system for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between tax inspection and financial audit,aiming to shed a new light on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the two systems.

tax;audit;information sharing;ways

F239.41

A

1673-5609(2016)01-0067-05

[责任编辑:蒋椆媛] [英文编辑:蔡林岐] [责任校对:叶 华]

2015-12-04

赖秋萍(1967—),女,陕西汉中人,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经济学学士,中国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研究方向:注册会计师审计、国家审计。

猜你喜欢
稽查税务财务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税务稽查执法风险分析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的高速公路收费稽查系统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高速公路绿通稽查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