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创新研究

2016-03-18 23:22胡安定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现行学生党员设置

胡安定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 541001)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创新研究

胡安定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 541001)

文章分析高职高专院校现行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研究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创新。认为现行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潜在不足在新形势下日益显现。创新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创新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应当遵循合法性、继承性、量化性、效能性第四项原则,达到条件、覆盖面、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目标、构建地、“两学一做”六个要求,把握构建地这个关键点,形成以专业为平台的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这个创新点。运行新的构建模式,按院(系)构建,把学生党支部建在专业上,把党小组、党的知识学习小组建在班级上,形成科学的内部组织体系,有利于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学生党支部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创新

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目标,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学生党建工作。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应有之义,是提高学生党支部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也是落实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形成新的学生党支部“院(系)—专业—班级”构建模式,对于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学生党支部建设科学化水平,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行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分析

(一)现行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学生党支部可以按年级或院(系)设置,学生中正式党员达到3人以上的班级应当及时成立学生党支部。”[1]这一规定明确了学生党支部的设置与建立。在学生党支部的设置上,可以按年级设置,也可以按院(系)设置。在学生党支部的建立上,可以建在年级,可以建在院(系),也可以建在班级,“学生中正式党员达到3人以上的班级应当及时成立学生党支部”。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高职高专院校现行学生党支部的设置与建立,主要有按院(系)设置,把学生党支部建在院(系);按院(系)设置,把学生党支部建在班级;按年级设置,把学生党支部建在年级等三种情形。与此相适应,现行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主要有“院(系)构建模式”“年级构建模式”“班级构建模式”等三种比较普遍的模式。

(二)现行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的作用

高职高专院校现行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下的学生党支部,是在学制比较短、办学规模比较小、学生党员数量比较少、学生党员在校时间比较短的情形下,根据党内法规的规定、原则和要求设置和建立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办学过程中,发挥了自身的战斗堡垒作用、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教学活动的保障作用、校园安全稳定的维护作用等应有的作用,为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目标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目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现行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的不足

在高职高专院校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党员比例逐步增大的新形势下,现行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下的学生党支部及其设置与建立,自身潜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日益显现:一是影响和制约着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固化着定势思维,禁锢着创新思维,弱化着创新动力,不利于学生党支部的“五位一体”建设;二是影响和制约着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教师党员、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三是影响和制约着学生党支部的覆盖面;四是影响和制约着学生党支部设置与建立的科学性;五是影响和制约着人才培养工作目标的实现。因此,革新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及其设置与建立,创新形成新的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势在必行。

二、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的创新

(一)创新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的意义

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进行理论创新,研究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扬弃现行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创新形成新的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对于提高学生党支部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对于保障学生党支部设置与建立的科学性;对于确保学生党支部的覆盖面;对于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其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运用学生党建工作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学生党建工作实践,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创新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的原则

创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应当遵循四项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要符合党内法规,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没有遵循党内法规,就没有遵循准绳和依据,就没有合法性。这是创新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及其设置与建立的质的规定性。二是继承性原则。要“按院(系)或年级设置”,院(系)、年级是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载体,没有载体,就没有构建地。这是创新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及其设置与建立的载体的规定性。三是量化性原则。没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党员,就没有学生党支部设置与建立的前提。“学生中正式党员达到3人以上”,这是创新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及其设置与建立的量的规定性。四是效能性原则。要便于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和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不利于开展工作和发挥作用,就没有意义。这是创新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及其设置与建立的功能的规定性。[2]

(三)创新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的要求

创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应当遵循六个要求:一是条件要求。条件要求就是构建学生党支部,要具备设置与建立学生党支部的必要条件。二是覆盖面要求。覆盖面要求就是构建学生党支部,要确保设置与建立的学生党支部全覆盖,哪里有学生党员哪里就有学生党组织。三是学科专业要求。学科专业要求就是构建学生党支部,要与学科专业对接,与学生党员所学专业对接,与建在学科专业教研室上的教师党支部对接,有利于教师党支部指导学生党支部在专业平台上开展工作。四是人才培养工作目标要求。人才培养工作目标要求就是构建学生党支部,要与人才培养工作目标对接,有利于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目标。五是构建地要求。构建学生党支部,要找到准确的最佳的构建地,要找准学生党支部设置点,解决好学生党支部构建在哪里、设置在哪里、建立在哪里的问题。[3]六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构建学生党支部,要落实取得实际成效的关键性要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因此,创新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落实“突出问题导向”“关键在做”“做要针对问题改”的举措。

(四)创新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的关键

创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关键在于找准学生党支部构建地(设置点)。所谓构建地(设置点),就是指构建(建立)学生党支部的载体。院(系)、年级、专业、班级、宿舍、社团、实习实训基地等平台和载体,都是可供选择的学生党支部设置点。可见,学生党支部的设置点是具体的多元的。在具体的多元的设置点中,专业设置点符合学生党支部构建(建立)的原则和要求,能够从纵横两个向度覆盖院(系)各年级各专业各班级,确保学生党支部的覆盖面;能够拓宽学生党支部及其活动的辐射面;能够克服院(系)设置点、年级设置点、班级设置点等设置点的过高过宽、过低过窄等缺陷;能够使学生党支部与教师党支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目标相对接,更好地发挥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此,相对其他设置点来说,专业设置点是最科学最合理的最佳的学生党支部构建地。[4]

(五)创新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的创新点

创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创新点在于形成以专业为平台的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院(系)——专业——班级”构建模式。按照这一构建模式,构建而成的学生党支部及其内部组织体系更具科学性:其一,符合规定、原则和要求。学生党支部构建在专业上,抽象的规定、原则和要求落到学科专业实处,与学科专业符合度高,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有了专业平台,就有了专业依托和鲜活的载体,便于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有利于学生党员结合学科专业履行权利义务,有利于使学生党支部成为“引领大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的班级核心”[5],拓展成为院(系)各年级各专业各班级的核心。其二,有助于实现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对接。学生党支部构建在专业上,与构建在专业教研室上的教师党支部相适应,具有了“专业”同一性。教师党支部指导学生党支部,形成对应关系和联动机制,也就实现了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对接。其三,有助于实现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学生党支部构建在专业上,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可以在专业平台上实现结对共建,促进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工作,促进院(系)的党建和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发展。其四,有助于保持学生党支部相对稳定。学生党支部构建在专业上,只要专业在进退机制运行中没有退出,学生党支部就保持存在,保持连续性,传承、巩固和发展好传统好作风,避免因学生党员毕业离校而导致非连续性。其五,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学生党支部构建在专业上,有利于党员、干部教师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目标。

三、新的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的形成

(一)“院(系)——专业——班级”构建模式的形成

“按专业方向设置学生支部是目前比较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选择。”[6]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的创新中,比照构建学生党支部及其设置与建立的条件,扬弃现行的“院(系)构建模式”“年级构建模式”“班级构建模式”等三种比较普遍的模式,以专业为构建平台,按照专业设置点构建学生党支部,把学生党支部建在专业上。每一个专业建一个学生党支部;有多少个专业就建多少个学生党支部。每一个专业学生党支部涵盖该专业一、二、三年级的班级。同时,在二、三年级各班级设立党小组,在一年级各班级成立党的知识学习小组,就形成了新的学生党支部“院(系)——专业——班级”构建模式。

(二)学生党支部内部组织体系的形成

在“院(系)——专业——班级”构建模式下,构建学生党支部,按院(系)构建,把学生党支部构建在专业上,把党小组和党的知识学习小组建在班级上,建立专业学生党支部、专业班级党小组、专业班级党的知识学习小组;在院(系)建立清晰的“某院(系)某专业学生党支部”“某专业某班党小组”“某专业某班党的知识学习小组”,就形成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支部的“专业学生党支部——专业班党小组——专业班学习小组”的内部组织体系。

总之,创新高职高专院校新的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应当从实际出发,遵循学生党建工作规律,符合创新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的四项原则和六个要求;把握创新学生党支部构建模式的关键点、创新点。运行新的学生党支部“院(系)——专业——班级”构建模式,按院(系)构建学生党支部,把学生党支部建在专业上,把党小组、党的知识学习小组建在班级上,形成科学的学生党支部内部组织体系,有利于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学生党支部建设科学化水平,促进学生党建工作,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5]中共中央组织部二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

[2][3]胡安定,李阳茜.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支部设置现状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

[4]胡安定,唐俊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支部设置点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6).

[6]赵莉.学生党支部按专业方向设置的探索[J].管理科学文摘,2008(1).

Study of the Innovation of Construction Mode of Student Party Branch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u Anding
(Guilin Normal College,Guilin,Guangxi 541001,China)

Innovating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student Party branches is one of the contents of innovating Party building work at the grass roots level.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mode of student party branch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and researches the innov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mode.It thinks that the current mode plays a positive role but it has its potential shortcomings in the new situation.Innovating the consrtruction mode of student party branches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With the new construction mode carried out,student Party branches should be set up in the specialties and Party groups be set up in the classes.Thus,a scientific system of internal organization will be established and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among the students will be strengthened so as to improv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work and achiev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 Party branches;construction mode;innovation

D262

A

1001-7070(2016)06-0044-03

(责任编辑:盘桂生)

2016-09-20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广西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专项课题(编号:13DJ026);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党建工作研究课题(编号:GLSZDJ201301)。

胡安定(1964-),男,广西全州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现行学生党员设置
抓现行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浅谈我国现行的房产税
被抓了现行
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探讨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