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与党的先进性

2016-03-19 16:02杨斌华
党政论坛 2016年21期
关键词:升华先进性弘扬

○杨斌华

民族精神与党的先进性

○杨斌华

民族精神是鼓舞民族前进的号角,是激发民族活力的灵魂,是滋养民族品格的食粮。中华民族要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实现以强大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精神。

一、民族精神与党的先进性的本质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在生存发展、改造世界、形成自身人文传统的长期历程中,所表现出的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高远志向。它是民族文化的深层积淀,是民族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和精华所在。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精神,以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基本内容,以凝聚民族力量、推动民族进步为主要特征,具有强大的凝聚效应和影响力,成为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对社会文化的建设和进步产生着更大的作用。

判断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往往要看它是否能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能紧跟时代潮流的变动。任何一个民族,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就需要保持其民族精神的先进性。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和悠久的历史性的基本特征,昭示既往,激励当代,一直体现出变革创新、不懈进取的精神内涵。同时,它又始终贯穿着一种时代的先进性,一种发展的前瞻性。这是无可怀疑的基本事实。

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华民族精神根据历史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不断地加以丰富、发展和创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历经磨难而不衰,重新走上复兴之路,就是因为她始终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始终保持其进步性和先进性,成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基本价值取向,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她能够穿越历史时空,跟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在不同的年代和时期都发挥出引领与凝聚人心、勇往直前的现实效应。

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先后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既是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体现,又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不断地增添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内涵,产生了新的升华。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的政党,集中代表并聚合着一个民族的先进分子。首先,从成立伊始到现在,她始终能够正确把握时代的要求,主动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走在时代的前列,促进社会的发展,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其次,她始终能够超越前人和他人,具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真正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显然,鲜明的时代性和突出的本质性就是党的先进性的两个重要特征。

毫无疑问,从历史和现实发展的角度来看,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体现和升华党的先进性正是共同表达了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文化精神的深刻体现。这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辩证统一的。只有在时代进步中积极弘扬培育优秀民族精神,体现和升华党的先进性才有了更加现实而深厚的文化基础,才有了更加明确而鲜活的实践着力点。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了先进性的时代本质,始终注重变革创新、发展进取的精神内涵,就能够在壮阔的时代进程中凸现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体现、升华党的先进性的共同的时代要求,体现出实践探索的勇气和创造性。

二、把握特性,融会创新,拓展民族精神弘扬培育与体现升华党的先进性的实践方式

在当今的形势和条件下,特别是面对具体的工作环境,要进一步拓展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与体现升华党的先进性的有效实践途径,就需要建立新的工作思路,探索新的实践方式。如果我们单纯沿用传统的认识,加强教育,加大投入,就事论事地开展系列活动,就有可能会走入单打一乃至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的工作误区,难以取得真正的成效。

作为民族心理、传统文化、思想情感的综合体现,作为构建党的先进性教育载体的重要支柱,其实践方式应该具有自身的特点。正确认识和把握其特点,有效融合特殊性和创造性,才可能形成工作的着力点和亮点。

1.以典型示范为抓手,创建卓有成效的教育方式

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既是我们的一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也是能够将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与体现升华党的先进性相结合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形式。典型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传统美德,其所作所为所思,既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是民族精神的形象阐释,也是鲜明生动地体现、践行党的先进性的个体代表,是率先垂范、具有引领作用的榜样楷模。

要在创造与传播先进文化的实践中有所开拓,有所创新,就需要通过激发民族文化精神、激扬文学奉献精神将人们凝聚起来,动员起来。其中,宣传发扬党员群体中的典型示范个体的先进实绩、优秀品德、感人事迹,用以鼓舞和激励人们,就显得非常重要。运用先进典型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生动体现和升华党的先进性,需要进行思路创新。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就是要通过典型形象的感人事迹,反映其高尚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由此来体现民族精神和党的先进性本质的内在魅力。

要真正有力地在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中体现升华党的先进性,就要正视工作难点,抓住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模式,就要运用各种手段形式,大力推介典型示范的人物事迹,激励和褒扬奉献敬业精神,营造弘扬民族精神、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浓郁的氛围,在不断地感染和熏陶中逐步加以培育和升华。

2.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凝聚创新领先、追求卓越的品格追求

要将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与充分体现、升华党的先进性的目标相结合,既可以运用专项性的方法,也需要采用多元化、结合性的手段;既要提高教育的层次和效果,也应当深入到日常工作和平时积累中去。

要把群体性的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以营造创新氛围、创造一流业绩来集中体现和升华党的先进性。毫无疑问,以提高文明程度、提高职业素质、提升创新业绩为目标的创建活动,本身就包含着对民族传统和优良品质的传承和发扬。而所谓先进性的时代内涵,就是“领先”与“进步”,就是能够把握时代要求,彰显创新品格,促进和谐发展。只有把握住民族精神中变革创新、不懈进取的重要内涵,把握住党的先进性的时代性和本质性,将两者有机统一并扎实体现到具体工作中,求真务实,领先超越,才能够真正创造出民族精神培育和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有力的实践方式。

积极开展以文明创建为主体的活动,有利于在新的形势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及其文化传统,发挥好共产党员开拓进取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先进示范作用,也能够在组织群众参与投入的过程中进行引导,把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内涵渗透到各项具体活动中去,凝聚职业团队的创新领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合力,不断创造优异的工作业绩。

3.以事件激励为契机,凸现先进文化的时代特色

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来体现升华党的先进性,已为实践证明较为有效的途径是依靠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包括文学、戏剧、影视等多种文化形式。通过文化、文艺的手段和方式来弘扬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体现党的先进性本质,可以起到振奋激励、深刻熏陶、引领提升的突出效果,对人们的精神产生多层次、多样化的影响作用。

另一方面,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中遭遇的重大事件,也往往是激发全民族团结凝聚、奋发自强的良好时机,是弘扬民族精神、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有效契机。重大事件的发生需要用民族精神和党员群体先锋模范的力量去凝聚人心,带领人民迎难而上,也能在齐心合力、团结奋斗的过程中更好地培育和提升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境界。在1998年特大抗洪斗争中诞生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以及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形成的伟大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与时俱进和党的先进性时代升华的具体体现,都是因为抓住了重大事件动人事迹发生的契机,趁势而上,适时总结,因而有效地引领和提升了培育民族精神和党的先进性崭新内涵的实践水平。

三、凝聚共识,探索经验,寻求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与体现升华党的先进性的实践规律

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与践行发扬党的先进性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探索性,是一项长期的思想教育工程。认真研究总结其实践形态与方式,探讨实践过程中的成效与得失,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今后具体工作的深入开展。

1.坚持目的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在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中体现升华党的先进性,既要具有明确高远的目的性,也要讲究目标的现实性。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已被证明是一个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创造途径。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发扬,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深厚的现实基础和文化源泉。

要大力宣传富有民族精神、体现党的先进性,尤其是在人们身边涌现、甚至在关键时刻凸现的人物、事迹和业绩,宣传他们把个人的理想、抱负化作砺志图强、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实际行动,化作身先士卒、甘于奉献、领先超越所创造的优秀业绩,要把崇高目的和现实目标统一起来,激发党员群众对民族精神和党的先进性的切实的共鸣和感受,踏踏实实地解决好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具体的思想问题和情况。

2.坚持主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我们的一个集体和个人来说,既发挥着精神支柱的作用,更具有激励奋发的动力作用。党的先进性同样深刻体现为这样一种信念支持和信心支撑的主体性。这是人们实现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引领和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作为的取之不竭的“动力源”。

在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体现升华党的先进性的具体实践中,要真正构筑一种激励引领人们前进的主体推动力,传承发扬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凸现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品质,就不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形式,满足于一时一事的宣传教育。

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将弘扬民族精神和党的先进性的主体构建,与日常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与广泛开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相结合,与先进文化建设、城市精神塑造培育相结合,与激扬文学奉献精神、彰显文化创新品格的现实要求相结合,与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和创新超越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丰富生动的实践方式,使民族精神内涵的时代性、进步性、先进性得到发扬光大,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添更新、更为丰厚的内容与神韵。只有这样,才能将民族精神的深层蕴涵体现升华为党的先进性的时代本质,渗透于人们的心灵中,潜移默化于人们的行动中,凝聚为推进我们事业前进的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

(责任编辑矫海霞)

猜你喜欢
升华先进性弘扬
山东省 发挥少工委组织作用 彰显团属青少年宫为党育人先进性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贪吃蛇升华记
篆刻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教育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