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思想建党探析

2016-03-19 16:02刘付春廖家鹏
党政论坛 2016年21期
关键词:训练班井冈山建党

○刘付春 廖家鹏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思想建党探析

○刘付春廖家鹏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思想建党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是在列宁建党思想的指导与关怀下建立起来的。党的建设原则与要求完全遵循共产国际与布尔什维克的意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七会议”,依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确立了武装起义和实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八七会议”后的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前往湖南改组湖南省委,具体落实秋收起义计划。然而,初创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没有实践经验,完全效仿苏俄模式,走“城市中心道路”,命令弱小的部队进攻敌人重兵把守的长沙市,结果以失利告终。在起义部队面临全军覆灭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果断作出“退萍乡再说”。随后,历经苦战,部队辗转来到井冈山。这在共产国际与中央看来,是极端错误的军事行动,是对中国革命没有任何希望的“临阵脱逃”。然而,正是这种“临阵脱逃”才使得中国革命摆脱了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遥控指挥;才使得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首次在井冈山探索了党的思想建设。

从国情来看,中国是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政治不统一,经济不平衡,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特别是在大革命后期,由于陈独秀遵循共产国际的旨意,主动放弃革命的领导权,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遭受了自1921年建党以来最为严重的打击。在这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日子里,党在思索革命的方向在哪里,如何重建党的组织,推动革命向前发展等问题。深刻了解中国历史与现状的毛泽东,努力寻找新的革命突破点。1927年10月,他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开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根据地为依托,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三位一体的建设,极大地推动根据地党的思想建设。

井冈山时期开展党的思想建设,同样与井冈山的社会环境有必然的联系。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利后,果断率起义余部辗转来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实现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然而,井冈山地处偏僻农村山区,近代工业极少,“有些地方还停留在杵臼时代”。工农革命军初来乍到,完全处于农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加之部队中的党员多为农民出身以及恶劣的战争环境影响,部队与地方党内出现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如单纯军事观点、个人主义、封建的家族观念、地方主义、土客籍矛盾、雇佣思想、军阀作风、自由散漫、书记独裁、“农民党”倾向、“独立国”现象等,严重影响着队伍的行军作战、根据地的各项建设。面临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如何按照马列主义建党原则,建设好这个党,保持无产阶级先进性纯洁性,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从未遇到过的棘手问题。善于从实际出发,敢于大胆理论探索的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首次提出了对党员进行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并视加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为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针,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共产党自身特点的建设路子,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建党学说。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思想建党的主要举措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一个政党要发展和壮大,不断走向成熟,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领。坚持以先进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理论来武装,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和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作为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光辉旗帜;作为激励人心、凝聚人心的科学指南,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所在。

马克思曾经说过:“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在此,马克思所说的“知识”也就是指理论。恩格斯直接表白:“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

无产阶级政党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并自觉地以先进理论作为本党的行动指南。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过后,马克思恩格斯不懈努力,将其理论灌输到工人群众中去,成为推动工人政党开展斗争的有力武器。列宁在俄国革命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工人阶级内部不可能自发地产生马克思主义,他反复强调灌输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井冈山时期的思想建党完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指出:“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毛泽东在这里指出的“思想领导的问题”,也就是后来提到的思想建党原则问题。在实践中,毛泽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1.从理论上阐述了思想建党的重要性。1929年12月古田会议期间,毛泽东作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报告,系统而深刻地阐发了思想建党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科学地解决了在农村进行长期战争的条件下,在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加强思想建设,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古田会议决议开篇明旨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红四军党内各种不正确思想来自哪里?毛泽东指出,“是由农民和其它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所”带进来的;是由于“党的领导机关对于这些不正确的思想缺乏一致的坚决的斗争,缺乏对党员作正确路线的教育”,为此,毛泽东“号召同志们起来彻底地加以肃清”。

2.从实践上加强了无产阶级的教育。井冈山时期,思想建党的路径是开展无产阶级教育。通过教育使党员在不改变农民、小资产阶级成分的前提下,思想状况发生转变。1928年11月,毛泽东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指出:“在党内,加紧教育。”中共湘赣边界各县党的“二大”特别强调,在党内必须坚决与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作斗争。

首先是开办党团训练班,目的在于提高部队与地方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1928年6月4日《中央给前敌委员会的信》中,就“关于党的组织问题”,要求“对于乡村的要注意干部的训练,要使每一个支部都能训练出10至20个干部成为党及群众的中心”。“在你们占领的区域要经常的开办党的训练班训练干部。”6月19日湖南省委作出《给湘赣边特委及四军军委的工作决议案》,指出:“党的问题,在赤色政权下的各县,党的发展在农村中非常的快速(如永新、宁冈……),但须注意:1、中坚分子的训练;2、成份——雇农、佃农及贫农。”开办党团训练,成为这一时期边界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何开展训练?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对此进行了明确的界定:“1、过去各地党之所以没有力量,就是因为党员没有训练,甚至入党式都没有过。现在每个党员都须加以党的基本理论的训练。2、特委组织教宣委员会,制定训练教材,计划每周训练工作。3、特委要办经常训练班,各县亦应尽量多办短期训练班,造成干部人才。4、各级党部的会议及实际工作当中,应极力提拔工农分子,训练工农分子及干部人才。5、目前基本训练工作应竭力铲除一般同志的机会主义思想和封建小资产阶级思想,确定无产阶级革命的人生观。6、增高同志的文化程度政治教育,同时要做认字运动,以提高工农同志的‘写’‘看’能力。”边界第一期党团训练班于边界各县党“二大”后,在宁冈茅坪象山庵开班。然而,因根据地“环境的恶劣,客观的困难,以致有意无意而对于基本工作疏忽了。……仅仅只办了一期6个月的训练班”。参训的党团员均由各地党组织选派,学习时间的长短视情况而定。

为办好训练班,边界特委制订了训练大纲,并聘请老党员给予训练辅导。同时,要求地方县委也相应举办短期训练班。训练的内容涉及对党员进行政治教育、形势教育、阶级教育、党的性质和基本理论教育。对此,据当年担任遂川县县委书记,解放后为江西省第一任省委书记的陈正人回忆:“1928年春我们就举办过党员训练班,那时办党员训练班,完全适应战争的环境,办短期的一二天或者三五天一期,规模也不大,每期参加人员有二三十人,每期讲一二个问题。办党员训练班完全由县委自己派人来进行教育。”“在党员训练班里,当时是讲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共产党是什么样的党。”“还讲破除迷信。”“还讲党的纪律,要求党员必须做到对党、对人民、对革命绝对忠实。”“也讲当时的形势。在1928年5月以后,办了党员训练班,还讲‘红旗到底打得多久’。”以及“讲党的方针、政策”等。

为配合地方党委开办党团训练班,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军委在军队中开办了部队的党团员政治训练班,组织部队党团员进行系统学习。“湘赣边界特委党团训练班设在茨坪。训练班的负责人是一个老党员、知识分子。有100多名党员参加了训练,时间是三个月,训练内容:讲阶级斗争史、革命发展史,讲政治、群众工作,也讲军事,早晨还出操,军事训练搞些队列、队形变换。”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同志十分关心训练班的学员情况,经常抽空到训练班去看望学员们,并亲自给学员们讲课。党团训练班和政治训练班的开办,训练时间虽不长,却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党员的理论水平和革命的积极性,为加强根据地党的思想建设和提高党的战斗力、造就党的干部队伍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次是不定期开设党课与召开民主生活会等。通过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党员认识到:“共产党员不能分你姓什么,他姓什么,你是土籍,他是客籍,也不能分县界、区界、乡界,这些都是和共产党的思想不相合的。”“天下穷人是一家,工农是一家,要讲共产主义。”

再次是重视人生观的改造。井冈山时期,思想建党的核心是牢固树立党员的无产阶级人生观。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1928年10月,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明确规定:“竭力铲除一般同志的机会主义思想和封建小资产阶级思想,确立无产阶级革命的人生观。”“因为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归根结蒂,是人生观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造。”

最后是将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通过制度建设来巩固思想、作风与组织建设的成果;通过组织整顿来确保党在思想上纯洁、制度上严明和作风上清廉;通过作风建设夯实思想、制度与组织建设的基础。

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思想建党的客观评价

首先,对马列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重大发展。井冈山时期,对马列主义党的学说作出的重大发展,深刻体现在思想建党上。毛泽东说过,在一个农民众多的国家里,要建成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工人阶级的先进政党,使它能够担负起领导革命的责任,就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认真地整顿党。“而要从组织上整顿,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他主张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反对无原则的迁让。后来,他将这一思想又作了新的发展。

对这一时期的思想建党及其贡献,邓小平评价很高。“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即红军创建时期,毛泽东同志的建党思想就很明确。大家看看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就可以了解。”在此,邓小平所说的“建党思想就很明确”是指毛泽东科学化的思想建党。2004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古田考察期间,题写了“古田会议是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充分表达了古田会议的灵魂——“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其次,积累了宝贵的治党经验。井冈山时期,积累的治党经验就是既要保持“老祖宗”的精华,真正掌握和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又要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来学习、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

井冈山时期,党内有人提出“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也有人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对此,毛泽东从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给予了回答。实践上,毛泽东在井冈山重建了边界各级党组织,进行了我党历史上的第一次整党活动;理论上,毛泽东抓住战争间隙,写下了几篇光辉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通过艰辛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廓清,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路子。

再次,对当前党的思想建设具有启示作用。党的思想建设关系到党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未来和民族命运。今天,国际国内环境和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给党的思想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考验。如何克服一些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发生动摇;如何克服一些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牢固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井冈山时期的思想建党尽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雏形,但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不可低估。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责任编辑周巍)

猜你喜欢
训练班井冈山建党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比眼力
冠军的秘密
井冈山抒怀
减肥训练班
建党九秩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