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个问题学生的转化

2016-03-20 22:54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启智学校钱飞飞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转化反思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启智学校 钱飞飞



浅谈一个问题学生的转化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启智学校 钱飞飞

摘要:教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与对普通学生的教育存在许多不同,简单的批评教育对问题学生的作用很小。对待问题学生,教师需要找到学生犯错的根本原因,用心教育、感染学生才能成功将问题学生转化。本文以问题学生小诚为例,分析小诚反社会行为背后的原因,提出纠正其错误行为的策略,并对最终教育效果进行反思。

关键词:问题学生 转化 原因分析 纠正策略 反思

一、问题学生小诚的案例

小诚属于智力四级残疾,他的学习能力较强,能读懂简单的文章,有一定的购物能力。圣诞节小诚会送贺卡给老师,并写上简单的祝福语。他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强,能够自行上下学、简单做饭等。

有一段时间,每逢学校午饭吃蒸鸡或焖鸭,小诚总是早早吃完,急忙放下餐具。经过观察发现,原来他一直站在泔水桶旁边继续吃。被教师看见了,他就赶紧把剩下的饭菜都倒掉。为什么小诚不在饭桌上吃饭,却跑到泔水桶旁边吃?他的同学解开了笔者的疑问,原来小诚要来其他同学吃剩的准备倒掉的肉吃。笔者批评了小诚,要求他改正。小诚回到宿舍后,竟然向其他同学发脾气,大力拉扯宿舍的窗帘。

当批评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惯性时,学生会对这种教育方式渐趋麻木,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深思如何才能有效转化学生。

二、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

小诚的家庭比较贫穷。他的妈妈早出晚归,无暇照料小诚。他的爸爸是残疾人,没有参加工作,对社会有怨言,为人较懒惰,没有对小诚起到榜样的作用。小诚的姐姐已经工作,但对弟弟的关心不够。这些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具有负面影响。

2.社会原因

小诚属于轻度智力障碍,他明白周围的人对他充满蔑视、好奇。家庭的关爱有限,社会又不够重视,爱的缺失令他不断用谎言甚至故意制造麻烦引起人的注意。

3.学校教育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心的教育。学生犯错,学校教师一味的批评教育是不够的。教师要找出学生犯错的原因,善于发掘教育契机,因材施教,有耐心、有爱心、有信心转化问题学生。

4.自身原因

智力障碍让小诚的认知活动存在缺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受到局限,生活经验较少。智力障碍让小诚手部的精细活动受阻,走路比一般儿童艰难而且姿势难看,这些原因让小诚形成自卑甚至反社会的人格。

三、纠正策略

1.消退法

消退法是指教师对学生不适应的行为不予注意,不予强化,使之渐趋削弱以致消失。笔者对小诚的错误行为进行“冷”处理,让他感到这样做不受重视,可以让其激动的情绪冷静下来。在消退法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坚持和耐心。因为在开始时,学生情绪可能会更糟,只要坚持下去,一段时间后,这种冲动的不良行为就会消除。

2.间歇强化法

间歇强化法是教师对学生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矫正。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不良行为减少时,强化矫正行为,终至不良行为的消失。要立即消除不良行为是非常困难的,教师可采取逐次强化的方法逐步削弱不良行为。例如,小诚不讲究个人卫生,经常不替换衣服,过度喜欢吃肉,遇到喜欢吃的肉类甚至会吃同学吃剩的。矫正这些行为,教师要其产生的原因,制订相应的矫正计划。例如,小诚如果从两星期替换一次衣服改为一星期替换一次,从一周一次吃同学剩菜降到两周一次,教师就可以给予小诚奖励。一段时间后,笔者提高目标,若小诚达到要求,再给予奖励。如此坚持,最后可使小诚改掉不良行为。

3.赏识教育法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教师要注重孩子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好孩子。

小诚身上有很多闪光点,他的学习能力较强,教师可以让他辅导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这样小诚既可以帮助同学,也可以发挥他的长处。得到老师、同学的欣赏和激励,小诚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和积极性。

赏析教育并不是一味的表扬和鼓励,教师也要进行合理的批评。合理的批评是一种提醒、一种鼓励。小诚向其他同学要剩下的食物,笔者会对小诚说:“吃别人剩下的东西是非常不卫生的,我知道你喜欢吃,老师可以帮你加菜。但你不能毫无节制地吃,吃得太饱对肠胃不好。”这种批评中带有提醒的话语更能被孩子接受。小诚把偷来的小物件送给其他同学,讨好同学,笔者与小诚交谈:“我知道你很希望交朋友,每个人都有交朋友的权利,但是你的方法老师并不认同。你想想,你用偷来的东西送朋友,人家能感受到你的真心吗?”教师尊重、理解孩子的愿望,平等交流,才会被学生接受,使学生改正不良行为。

4.家长和学校联系

笔者分析小诚的家庭原因,主动与家长沟通。通过家校联系手册、校讯通、电话等联系方式,当小诚在学校有点滴进步时,笔者会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学生在学校受到教师的称赞,回家也得到父母的赞许,他会受到更多的鼓励,下一次做得更好。当小诚出现不良行为时,笔者也会告知家长,希望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帮助矫正小诚的不良行为。

四、教育效果与反思

笔者通过对小诚的观察和行为矫正,在老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小诚的不良行为有很大改善。

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教育工作者要有信心,不放弃,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紧密配合,整合教育资源,让学生的闪光点尽情发散,逐渐消退不良行为。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243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转化反思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