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6-03-20 22:54鞍山技师学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素质对策

鞍山技师学院 李 莹



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鞍山技师学院 李 莹

摘要: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笔者认为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为社会培养素质全面的技能型人才是中职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中职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现状,阐述如何做好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关键词:中职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心理素质 对策

中职学校肩负为国家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要求的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过硬专业技能的合格技能型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中职学校必须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中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点来抓。如何从中职教育的实际出发,运用新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增强中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是中职学校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浅谈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现状的研究与总结。

一、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

1.社会因素

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成绩较低,有的专业甚至是“无门槛”招生。社会中的普遍观念是只有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才读职业技术学校,这与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相背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影响生源的合理分配,导制有些大专毕业或大学毕业的学生转回头学技术的现象。这也使中职生缺乏社会认同感,导致他们产生不良思想。

2.家庭因素

(1)家长无力管教子女。许多中职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者是父母不在身边,由隔辈的老人帮忙照管。这些学生在入学前,很少有机会与父母交流情感。有些家长只重视满足学生物质方面的需求,对学生过于溺爱,疏于管教。这样会使一些学生在校与同学攀比,经常买衣物和消费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甚至向同学借钱消费。这与家长和学生没有深入沟通有很大关系。

(2)家长放弃管教子女。有些家长认为学生只有上高中、考大学,未来才有希望,进入中职学校学技术就没有前途。因此,家长对学生无心管理,甚至不闻不问。家长的这种心态对正处于叛逆期的中职学生会产生不良影响。有些学生为引起父母关注,可能会主动制造一些事端。

(3)家长过于放纵子女。部分家长忙于赚钱,很少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关注学生的在校情况。家长只听学生的一面之词,使学生养成不遵守学校纪律的坏习惯。家长只知道在物质上满足学生,不纠正其错误言行,助长学生的不良道德习惯。

3.学生个人因素

(1)学习底子薄,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中职学生入学前的学习基础差,没有学习的自主性,既不爱学习,也不会学习。进入中职学校后,由于文化基础课底子薄,一些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片面地认为基础课不重要,学习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更感费力。

(2)行为习惯差,没有自控能力。这主要表现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独立生活;卫生习惯差,语言不文明,没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迷恋网吧和手机游戏,没有人生目标;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法制意识淡薄等。

(3)心理素质差,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差。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许多中职学生认为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会在亲友和以前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为此,不少学生意志消沉,自暴自弃,不能承受学习和生活上的挫折,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会采用极端的手段解决,产生严重后果。

(4)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意志力差。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是“95后”,由于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我们学校是以“二产”为主的技能培训学校,大多数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

二、提升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对策研究

1.中职教育应把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放在教学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树立学生想成才先成人的教育观念。

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同样重要。用人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与对知识技术的重视程度同等。企业需要的是有吃苦耐劳精神,遵规守纪,乐于奉献,诚实守信的员工。因此,中职学校必须把好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一关,培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过硬的学生。中职学校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列为常项工作,形成目标层次递进的教育体系,确保实现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2.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社团的职能作用,用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开展学生道德教育

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如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可以积极开展符合中职学生自身特点的,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活动。例如,我院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包括优美诗词诵读、“百人千词”汉字听写大赛、学生篮球赛、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等。这能够真正做到学生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找回自信。同时,这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树立目标、调整心态、养成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是锻炼学生良好毅力品质的好机会。

3.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全体教师的素质,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1)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班主任工作看似普通,却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学校应当注重班主任的培养和培训,不能单纯强调向管理要成绩,更应该从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奉献精神出发。俗话说:“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的示范作用是无穷的。

(2)全体教师率先垂范,将德育工作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是班主任和德育等文化课教师的事,与专业课教师无关。笔者认为专业课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就业需求,专业课教师更要结合专业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重点培养学生勤恳踏实、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品质,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和老师肩负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首先要认识到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采取灵活多样手段提高中职学生心理素质。

(1)将心理健康纳入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工作要更多的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内心,体会学生感受,成为学生最信任、最信赖的朋友。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体会到,要把与学生谈心成为一项常规工作内容;充分利用早、中、晚的到班时间,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充分利用每周的班会,选择有针对性的主题,解决近期的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

(2)将心理健康知识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自信自强,学会融入集体,学会团队合作,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学校应定期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把往届优秀毕业生请回学校做讲座,用新时期的“工匠精神”鼓舞学生,为学生健康成长助力,让成功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5.营造良好的大环境,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有效教育合力。学校、家庭、社会相对独立,但彼此又紧密的联系。在对中职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高效教育功能。在三者中,学校起主导作用、家庭要积极配合,社会协调作用。只有三者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才能形成中职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重任,面对当前中职学生现状,我们要一手抓技能,一手抓思想素质,两手都要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育方法,提高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培养出就业有技能、创业有本领的合格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圣兰.试论中职教育教学与育人的统一[J].江西教育,2012

[2]欧阳美书.试论认新时期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

[3]刘合群.职业教育学[M].广州: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225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心理素质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