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模式创新,打造历史生命化课堂

2016-03-20 22:54吉林省图们市第六中学赵书华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导学案

吉林省图们市第六中学 赵书华



探索模式创新,打造历史生命化课堂

吉林省图们市第六中学赵书华

摘要: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是时代的要求。导学案作为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知识载体,是课程改革的抓手,是较好的教育教学切入口,是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捷径。

关键词:历史生命化课堂 导学案 改良策略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工作者在积极探索历史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在科研部门引领下,结合“四步目标导学”模式创新,笔者所在学校教师不断推出公开课,展示各自探索成果,在评课活动中积极交流心得,普遍认识到“导学案”作用功不可没。

一、导学案的设计与定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探索过程中,“填鸭式”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导学案”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载体,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学习风格和心理特征等实际,为自主学习、知识构建和研究探讨而编制的一种学习方案。笔者五年前尝试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力图通过对导学案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提升阅读思考能力,补充教材对于文字材料内容的不足。制作导学案过程中,笔者围绕使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核心思想,针对不同学年制定不同模式的导学案。针对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认知理解能力不强的情况,笔者设计导学案过程中侧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努力做到“三写二讲一练”(三写:课前预习一遍、课中写一遍、课后考一遍;二讲:学生探究、教师点播;一练:课堂练习)。针对历史学科阅读量大的特点,笔者在导学案中补充史料文字,同时加入一些历史图片、时政漫画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以补充教材容量上的不足。

二、导学案的使用及成效

探索过程中,笔者对导学案如何使用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导学案使用初期,笔者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填空和选择题,师生把课堂上的大量时间耗费在对答案上,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教学时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但较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探究能力。

面对这些问题,笔者对导学案进行一定改革,将导学案的设计重心由侧重单纯的写记转变成围绕重点、难点而形成的读写探究相结合的新型导学案。努力做到提前拽后,即通过“诱思探究”“拓展提高”等环节,使学优生有时间探究学习,给他们机会发表看法,以提升学优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学困生,通过“学海导航”“定向检测”等环节让他们读一些历史资料、核对简单答案等,使他们保持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维持动笔思考的能力;为不占用课余时间,笔者设计的导学案基本都是在课前三分钟。课堂上努力做到基础知识由学生回答,探究题在学生探究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点拨;授课中不拘泥于黑板和讲台,多参与学生讨论;巡视过程中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习认真、讨论热烈的学生进行表扬并提醒走神溜号的学生。

笔者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基本达到了没有学生睡觉,都有文字记录的成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答题思路有了显著提升,课堂氛围也较为热烈,导学案被学生逐渐认同和支持。他们的成长过程不仅有教师的悉心关怀,还体现了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化维度。

三、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笔者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靠自身的摸索实践,更需要群策群力,集大家的智慧改良“导学案”。

1.导学案与教材的联系。使用初期,笔者对导学案的定位“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导学案挤占了大量教学活动时间,对教材重视不足,出现导学案写得很多,而教材却很干净的现象。针对这个现象,笔者将导学案定位改为“源于教材,服务教材”,在之后的编制过程中将能记在教材上的笔记都记在教材上,一切以服务教材为主,抽出时间检查教材上的知识点。在导学案中适当添加一些探究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升学生能力。由于不同课的侧重点不一样,对导学案的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严格对待,细致区分。

2.导学案的结构设置定位。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影响下,网络上出现了许多版本的导学案,它为教师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究竟什么样的导学案适合学生使用?如果教师不加甄别地使用也许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导学案的结构设置上应考虑“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发散空间”“要积极促成学生主动探究”“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训练要具有针对性”,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导学案,使其独具特色,自成体系。

3.教师如何利用导学案。不同的教师应具备不同的教学风格,笔者认为在导学案的使用上也应体现其灵活性。在顶端设计和利用方面应留有一定余地,围绕导学案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即问题要素、情境要素、教法与学法要素、多媒体工具使用要素进行有层次的、创新性的设计并加以使用,使其能充分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得到教师的提点,使课堂效率更高。

在历史生命化课堂教学实践中,“四步目标导学”模式的概念是新颖的,导学案是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载体,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但教学者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具有周期性,它需要教师倾注大量的心血和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打造高效、生命化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凤凤.历史学案教学的探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周云霞.学生是这样“动”起来的——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尝试[J].考试周刊,2011

[3]谢庚平.浅谈使用历史教学案的几个误区[J].中学教学参考,2011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073

猜你喜欢
导学案
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基于导学案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