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2016-03-24 16:26陈丹丹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激励评价利弊小组合作学习

陈丹丹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化到“我要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有效开展却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关。它必须解决学习内容的选择、优化小组组合、编写导学案并最高效的使用它,把握时机,体验合作以及合理激励评价体系。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利弊 适合合作的教学内容 优化组合 编写导学案 把握时机 激励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66-02

在全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风潮中,我也开始尝试在物理教学中使小组合作学习进入我的物理课堂中,经过一年来不断的学习、借鉴、尝试、反思,我改变了原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看法。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初期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同学之间的合作不够和谐,有些优秀生不愿意与后进生交流讨论,后进生觉得自己不会,怕答错不愿意参与交流。有些小组讨论热烈却容易偏离学习活动,有些小组却沉闷,评价体系不够合理,出现课堂45分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等等问题。但经过摸索与改进,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1.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思维没得到提升与促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缺少学生自我暴露“错误”、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

2.学生在小组合作共同中开始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这五个“学会”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中可能比他们所学的知识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能通过老师给他们问题情境,自己去查找资料,思考答案,解决问题,甚至有些学生会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并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自制教具实验解决它。让学生为了爱上物理而学习。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让他们有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何达到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环节。

一、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

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但并非所有内容都要进行合作,简单的内容学生可以单独完成的,让学生进行合作,课堂气氛容易活跃,但是活动留于形式,学生的思维难以得到深入。难度较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课堂上学生看似讨论得热火朝天,但却一次次的跑离主题,结果白白浪费了时间。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合作学习。

1.探究性问题的教学,学生在探究物理规律时所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2.开放性问题,一题多解的教学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对该问题有更透彻而全面的理解。

3.操作性问题的教学,需要科学探究得出物理规律问题,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使设计实验更完整,归纳规律时更严谨。

4.具有矛盾性问题的教学。当学生产生认识、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进而产生悬念时,这时合作学习能使组员间思维碰撞,经过讨论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全面。

二、小组的建立

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有凝聚力、相互促进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1.要考虑成绩上要有好中差的分布以外,还要考虑不同性别混合搭配效果更为显著。

2.有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反应灵敏、表达能力较强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担任组长。并统一对组长进行培训,并教育他们在偶尔犯错时,要勇于自我改过,消除同学间的意见隔阂。

3.各组内根据组员的特长、性格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建搭配力求做到均衡。

三、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有的放矢,学生懂得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向,我们每节课都给学生配备了一份学案。并提前发给他们进行自学。每份学案我们都由七个环节组成。下面我以《液体压强》 为例来加以说明。

第一环节:三维目标和重难点

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重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难点有一定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目的性。目标设计应力求在课内完成,目标设计应做到切合学情,要少而精。对于结合课标对每个知识点的要求不一样,因此分成了解、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如本节课我把目标设为:1.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有压强,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2.掌握使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

第二环节:新课引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节新课,精彩的引入不仅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精彩的引入是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经常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想法和创造活动,而兴趣和好奇心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不可分。

经常新课引入我会使用一些趣味性的课堂演示实验或者游戏进行,但由于这节课帕斯卡实验课堂上无法进行,我便用某中学模拟帕斯卡实验的视频代替。虽然无法进行课堂实验,但学生看到视频里一脸盆的水居然能使五个同学站上去都不会破的木桶裂开,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被提升了上来。

第三环节:自主学习

选择一些较为简单,学生可以通过学案的引导能够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完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配上学生在课外时间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材料能够自己进行的小实验,使抽象的物理知识更有形象,并让学生懂得从生活中发现物理。

如本课:我选择了“液体对容器侧壁和底部的压强”这块内容为自学内容。

1.把钩码放在海绵上,钩码对海绵有 力的作用,海绵 (“有”或“没有”)形变,这说明钩码对海绵 (“有”或“没有”)压强。

活动1:如图1所示,观察到橡皮膜突出,橡皮膜 发生形变,说明水对容器底部 (“有”或“没有”)压强。

活动2:如图1所示,观察到橡皮膜突出,橡皮膜 发生形变,说明水对容器侧壁 (“有”或“没有”)压强。

活动3:手戴保鲜袋插入水槽,发现保鲜袋贴手,说明保鲜袋 (“有”或“没有”)形变,说明液体内部(“有”或“没有”) 压强,沿着 方向。

[结论]1.液体对容器 和 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

第四个环节:课堂展示

每个小组自己踊跃上来展示他们的自学结果,但为了让后进生能表达自己的机会,六个组员由教师挑选二—三人上来展示,一般我会选择优秀生和后进生或者优秀生和中等生搭配,后进生和中等生主要回答学案上已经完成的内容,优秀生则要面对其他组或老师可能提出的质疑。通过课堂展示这个环节,教师可以把握住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和易错点以及一些挖得不够深入的问题,教师再通过提问展示组来突破。

比如本节课,其他组在提问时,提到了把玻璃杯放入水中,水对玻璃杯有向上的压强吗?重力竖直向下,为什么向上有压强?甚至学生还在课外时间自行实验,发现密封塑料瓶下表面用气球薄膜代替,气球薄膜会往上凸起。

第五个环节:合作探究

对于本节课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我经常在让学生自行看书本预习后,再通过课堂一起来分析探究,如果可以我会尽量让学生课堂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自己动手出来的结论,他们的印象会更深刻。

本节课我选择了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这部分内容进行合作探究。通过一起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了解U型压强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对物理科学探究过程有进一步的认识,而且通过自己动手、讨论、分析的过程对该知识点有形象的建模。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重要,对学生来说也比较难理解,在合作探究后我还配备了比较简单和基础的“试试身手”、题目。有利于学生的巩固。

第六个环节:我的收获

在学习完所有知识点后,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回顾和归纳,使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

第七个环节:自我提高

自我提高可作为课堂作业或课后作业,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并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但在编写时要注意知识点的涵盖面,基础题要占大部分来鼓励中等生和后进生,题目量一般控制在六—八题,为了使优秀生的思维得到提高,一般会设置一道灵活题或者开放性题目,但要在前面打上米字符号。比如本节课的开放性题目就是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把物理应用到生活中去。

四、评价激励

积极的评价机制,能够促进学生参与合作的激情,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每两个礼拜推出“进步之星”、“小博士”“最佳纪录员”以及“最佳小组”等称号。

作为一名刚刚步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摸索的青年教师,我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如有些女学生腼腆,有问题不好意思提出来,有些同学讨论时容易跑题等等,我将在实践中不断的研究、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激励评价利弊小组合作学习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出国留学利弊谈
论中职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