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农药面源污染问题分析与防控对策

2016-03-28 02:39陈体先
落叶果树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药污染零增长果园

陈体先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



果园农药面源污染问题分析与防控对策

陈体先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

摘要:阐述了中国果园农药面源污染威胁产品安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分析农药使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防控农药面源污染,实现农业部制定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对策。

关键词:果园;农药污染;零增长;措施

目前,果园农药面源污染问题已成为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2015年2月17日,农业部先后制定了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1]、《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研究推广果园农药面源污染防控措施,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果树种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1开展果园农药面源污染防控的重要意义

形势所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果树种植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农药、化肥等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利润空间缩小,经济效益降低。据统计,2012年,全国水果、蔬菜农药使用成本比2002年提高90%左右。一些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在果品进口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绿色技术标准,对中国果品出口形成了一道“绿色壁垒”。如何在国际、国内不利因素双重挤压下,通过实施农药零增长计划,实现提质增效,提高果品竞争力,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环境所逼。当前,中国果树过量施用农药问题非常突出。传统的施药方式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大部分通过径流、渗漏、飘移等方式流失,对水层、土壤、河流、大气等生态系统形成严重污染,杀伤天敌。这逼着我国必须深入研究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果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果树种植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

发展所趋。从国外经验看,欧盟、北美、中东等发达国家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农药施用都曾呈现先快速增长、达到峰值后保持稳中有降或持续下降的趋势。中国果树种植也将经历一个农药先增后控、污染再治理的过程,逐步走上提质增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当前果园农药使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1依赖化学农药思想严重

病虫害重化学农药防治,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信奉“猛药去重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随意加大用药剂量、浓度和防治频次,或使用剧毒农药、禁用农药等,导致农药用量偏高,病虫抗药性增强,形成药越打越多、病虫越防越难的恶性循环。

2.2科学规范用药意识淡薄

缺乏对症用药意识,经验行事。例如不按防治指标盲目用药,见病虫就治,存在打太平药、保险药、滥用药现象;抓不住最佳防治时期,不按防治适期用药;长期沿用病虫害已产生较强抗性的药,或混淆高效和高毒农药概念,热衷于用高毒、高残留、长残效农药。

2.3农药施用效率普遍偏低

中国现代植保机械开发应用相对落后,因“跑、冒、滴、漏”而造成农药流失和浪费问题突出。不少农户仍在采用手动型喷雾器,压力小,药液雾化性能差,农药利用率只有20%~30%。而背负式机动弥雾机的农药利用率可达30%~50%,担架式喷雾机农药利用率可达60%以上,国外先进的循环喷雾机的农药利用率甚至可达90%以上。

2.4绿色植保农药品种剂型缺乏

目前,生产中缺少既能保护果园天敌,又能有效解决农药面源污染问题的绿色植保农药新产品。全世界农药加工制剂约400种,中国仅31种,美国原药和制剂数量之比为1∶30,中国仅为1∶7;在国内,现有剂型中,乳油、可湿性粉剂等老剂型占制剂总量的75%,微囊缓释剂、烟雾剂、超低容量喷雾剂、静电喷雾剂等高效节省型制剂等尚未引进或推广开来;生物农药使用比例仅在3%~5%,而发达国家在20%以上。

2.5统防统治工作相对落后

目前中国农村土地仍为家庭承包,一家一户耕作方式占主体。病虫害呈现点多、面广、分散、处理难的状况,大面积推广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有一定难度。

2.6实用集成技术不够成熟

技术上,理论方面的多,实践方面的少;零零散散的多,系统集成的少;验收完成的多,成果转化的少。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打通服务果农“最后一公里”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3加强农药面源污染防控的对策

病虫害防治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积极创造不利于病虫害滋生和有利于果树生长、各类自然天敌繁衍的生态环境。

3.1控制病虫害

农业防治。这是最经济有效的基本防治措施。选择抗病品种,采用高光效树形,合理负载,增强树体的抗逆性;冬前深翻果园,冻死越冬虫卵;剪除病虫枝梢、清除枯枝落叶、刮除树干老翘皮和枝干病斑,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处理,减少病虫源越冬基数,降低危害率。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温度处理、光波利用、射线处理。目前,生产上采用的物理机械防治措施主要为捕杀、诱杀、阻隔。例如果品套袋阻止病菌害虫侵入、架设黑光灯或高频灯诱杀害虫、性信息素扰乱昆虫交配、色板、防虫网等。

生物防治。利用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或病原微生物,来调控害虫密度或抑制病菌的传播蔓延。通过果园种草改善生态环境,招引天敌如瓢虫、草蛉、捕食性薊马、蜘蛛、食蚜蝇、小花蝽等;冬季园内堆草、树干基部捆草把或种植越冬作物,人为创造蜘蛛、小花蝽、捕食螨、瓢虫等天敌的越冬场所,增加天敌数量;土壤施用白僵菌防治桃小食心虫,树上施用细菌性农药苏云金杆菌防治卷叶虫、天幕毛虫等。

3.2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

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致异、致癌、致突变的“一剧二高三致”农药和未核准登记的农药;国家限制使用的农药,每年每种最多使用1次;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延缓和避免病菌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农药品种剂型。推广应用低用量、低毒、低残留和对环境友好的高效农药;扩大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烟雾剂、超低容量喷雾剂、静电喷雾剂等新农药剂型的使用比例;使用生物源、植物源、矿物源农药制剂,如超敏蛋白、宁南霉素等生物农药。

因地制宜推广现代植保机械。推广应用高效常温烟雾机等现代植保机械,替代手动型喷雾器等落后器械,采用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提高喷雾对靶性和农药的利用率。

3.3精准科学施药

积极推进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配备自动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性诱捕器、病害智能监测仪等现代监测工具,完善测报技术标准、数学模型和会商机制,实现数字化监测、网络化传输、模型化预测、可视化预报,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坚持对症用药、适期适量用药。根据病虫预测预报结果,合理选择农药种类、用药时间和施用方法,未达到防治指标或益虫害虫比合理情况下不用药,以保护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严格按规定的浓度、方法、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要求用药。

3.4统防统治病虫害

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服务。发挥农林部门、教学科研机构的技术信息优势,成立专家团队,广泛宣传科学用药、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教育引导果农正确选购、科学使用农药。

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规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逐步实现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的规模化实施、规范化作业;推行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

加大政策扶持保障力度。加强与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植物保护工程建设项目,扩大大中型植保机械购置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积极争取金融、保险、税收等政策支持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Z].2015-2-17.

收稿日期:2015-12-04

作者简介:陈体先(1972-),女,河北保定人,高级农艺师,从事果实研究工作。E-mail:843284717@qq.com

中图分类号:S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16)02-0025-03

猜你喜欢
农药污染零增长果园
No.5 中国提前5年进入人口零增长时代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秋天的果园
肥药使用零增长的前世今生
我国提前三年实现化肥零增长
我国农药污染原因及防控对策
我家果园丰收了
论新时期农村农药污染的控制方法
江苏省张家港市农产品农药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
绿色环保 控肥增效 实现化肥零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