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滨州市沾化区冬枣产业发展关键词

2016-03-28 02:39李强周亮弓鹏娟杨德利
落叶果树 2016年3期
关键词:枣农枣园滨州市

李强,周亮,弓鹏娟,杨德利

(滨州市林业局,山东滨州 256600)



解读滨州市沾化区冬枣产业发展关键词

李强,周亮,弓鹏娟,杨德利

(滨州市林业局,山东滨州 256600)

细数过去几年沾化冬枣的发展历史,关于技术、良种、高端果品、分级销售等几个关键词不得不提,它们成为沾化冬枣产业成功的命门所在。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为发展冬枣产业,组织实施沾化冬枣产业优化提升工程、颁布了《沾化冬枣标准化生产技术管理规程》与《冬枣标准化技术标准》。普及的新技术粘虫胶、粘虫板、杀虫灯、性诱剂等防治害虫的方法已被枣农广泛接受,提高了冬枣品质。同时,加快良种优系选育步伐也从未停歇,沾冬2号品种总面积已达2000hm2。

1技术加良种引领致富路

每到冬枣采收季节,很多消费者都慕名来到王富田的“冠军枣园”进行采摘。自2008年起,沾化区每年都要举办“林茂杯”赛园赛枣活动。王富田的沾冬1号已蝉联6届特等奖,其中4次夺冠。讲到冬枣的种植经验,王富田说:“其实,我的技术都是这些年一点一滴学来的。”科技日新月异,稍有怠惰,就有落伍危险,王富田有过深刻教训。2010年冬枣成熟期,阴雨连绵,王富田冬枣园也出现了裂果、落果,损失很大。如何避开这种灾害?王富田经翻阅书籍发现,建冬枣大棚是个可行的办法。2011年春,王富田便到下河乡学习冬枣大棚建造技术,学成后回家建起2个各占地2666.8m2的冬枣大棚,使冬枣能提前成熟10~15天,冬枣有了充分成熟的时间,且能有效预防风雨霜冻等自然灾害和灰飞虱等病虫害的侵袭,延长采摘期。

2011年,沾化区开始推广沾冬2号新品种,其果实外型酷似小苹果,口感比苹果脆甜,价格比沾冬1号高出2~3倍。2012年春,王富田到下洼镇参观学习后,将1333.4m2大棚冬枣改接为沾冬2号,应用学来的粘虫板、粘虫胶、诱虫灯、性诱剂杀虫、增施有机肥等技术。并且只要遇到技术难题、发现新技术、新设备,他就虚心学习,甘当学生,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生态管理体系。王富田的冬枣品质好、口感好,广受各地市场青睐。每年冬枣不需出园,仅旅游采摘一项就可卖出大量产品。2014年沾冬1号枣每千克30元以上,沾冬2号100元以上,总收入达25万元。2015年冬枣的长势更好,品质更高,总收入翻了一番多,近60万元。现在愁的是预订冬枣的客户太多,冬枣供不应求。

技术加良种的致富秘方被枣农们争相引用。李子彬的冬枣园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园,几乎所有被验证成熟的新技术都已被运用其中。树盘覆盖黑色无纺布,地头的两株冬枣树上挂着几种温度计刻度盘,他拿出一个本子,展示每天记录的数据。他说,根据去年冬天以来的测量对比,覆盖无纺布的土壤在气温较低的冬春季比未覆盖无纺布的土壤温度高2~3℃,而气温较高的夏秋季温度反而低2~3℃。近几年来,李子彬枣园用上了杀虫灯、诱虫器、粘虫板,水肥一体化、无纺布覆膜,增施有机肥等新技术,冬枣的品质也逐年提升。现在,沾化区下洼镇600多hm2(万亩)冬枣示范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沾冬2号的繁育及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李子彬以自己为例,去年8000m2(12亩)沾冬1号总收入不到18万元,而其他枣农有3333.5m2(5亩)沾冬2号收入20多万元,这使他认识到除去科学管理,不断更新品种,走高端果品路线才是带来高收益的保障。

2高端果品带来高收益

个大、皮薄、口感好的沾冬2号繁育及绿色高效种植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自2005年3月开始实施,2009年10月完成选育研究与开发,开始推广应用,沾化区“蓝黄”两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牟振洲说,沾冬2号之所以推广应用后如此快的投放市场,关键在于积极争取专项扶持资金的启动作用。据介绍,2011年,沾化区抢抓机遇,积极争取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专项扶持资金,沾冬2号项目资金500万元,正是这些专项扶持资金的启动作用,带动了冬枣产业的转型和快速发展,使得沾冬2号种植用上了高科技“物联网”技术,一是随时对冬枣的生长、病虫等进行监控监测,二是与销售终端比如济南银座超市进行实时对接,消费者可对冬枣关键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进行视频监控,达到了冬枣质量安全全程监控与追溯。正是扶持冬枣技术开发的项目帮助了沾冬2号顺利投入市场,抢占高端市场。

近几年,沾化区着重建设“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高端产品基地,重点开拓高端市场。将冬枣园大致分为核心园、精品园、示范园、普通园4个类别,推进分类管理、分级销售。全区已建成各类示范园353处,面积1万hm2(15万亩),已引进沃尔玛、麦德龙等知名超市在沾化建立直采基地,全区“农超”对接基地总面积2533hm2(3.8万亩)。北京客商在下洼镇预定2hm2(30亩)枣园,今年依托网络销售,每箱1.5kg装价位分399元、299元、199元,销售火爆,2015年采收期已达日均销售100多件。为了达到出口标准,沾化区西贾沾化冬枣专业合作社依托沾化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立了13.3hm2(200亩)沾化冬枣出口基地,严格统一技术、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一切农事均严格记录在案,各个环节均可追溯,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达到了出口的质量要求。沾化冬枣去年首次进入迪拜市场就受到消费者喜爱,今年品质更好,希望能卖到中东、东南亚、非洲等更多国家和地区。

为加强标准化生产示范带动,重点建设沾化浩华果汁冬枣现代农业示范园、沾化冬枣良种优质高科技示范园等4处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每乡镇(街道)规划建设1处不少于6.7hm2(100亩)的集中连片高标准示范园,重点村规划建设1处不少于0.67hm2(10亩)的高标准示范园;同时,进一步强化冬枣旅游采摘园和巾帼冬枣示范园建设。目前,4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辐射带动基地面积2333hm2(3.5万亩),全县已规划建设了10 处6.7hm2(100亩)以上的乡镇级冬枣高标准示范园,100处村级冬枣高标准示范园,32处冬枣旅游采摘园,为全区沾化冬枣科学管理发挥了重要示范带动作用。

如今,在沾化区,种出品质最好的冬枣已成为枣农的共识,哪怕眼前利益受点损失,也舍得、值得。沾化区副区长郭丰青说,通过多年来的培训引导,已让标准化生产理念深入每位枣农的思想,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和行动,这是这些年来沾化冬枣产业发展的最大、最可喜成果。为促进沾化冬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产业增效、枣农增收,沾化区还组织实施了沾化冬枣产业优化提升工程,突出质量提升,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行科学、高效、生态种植管理模式,按照减密度增光照,减产量增质量,减化肥增有机肥的“三减三增”要求,逐步实现由单一种植向多元化立体种植模式转变、由“早密高”向“乔稀优”转变、由大田种植向设施化栽培转变。

收稿日期:2015-10-12

作者简介:李强(1980-),男,山东惠民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果技术推广、种苗技术推广、造林绿化、林业宣传等工作。E-mail:Lqli2207@126.com

猜你喜欢
枣农枣园滨州市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滨州市水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山地枣园节水保墒措施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圪蹴起”的红枣,富起来的枣农
滨州市蒲园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配置分析
滨州市一道中考题的探研
论新郑红枣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