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方人物周刊》深度写作中的异故事叙事

2016-03-28 06:49赵利利
传播与版权 2016年7期
关键词:叙事文人物周刊叙事学

赵利利

论《南方人物周刊》深度写作中的异故事叙事

赵利利

新闻是新闻事实的符号化,新闻叙事满足叙事规则的一般要求,但有着自身特殊的规定性。以热奈特的同故事/异故事和故事内/故事外叙事者理论为基础,通过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南方人物周刊》深度写作中的异故事叙事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新闻叙事学的理论体系,同时对新闻实践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叙事学;叙事者;《南方人物周刊》

[作 者] 赵利利,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叙事贯穿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口头语言、文字及其延伸书面符号、视听符号等。叙事以告知某个以时间顺序为结构方式的事件串为目的,通过叙事声音、叙事聚焦、叙事速度等叙事手段和描写、抒情、议论的非叙事手段综合调度促成叙事体验者对事件串的基本认知和内涵解码,叙事通常包含叙事主体和叙事客体,叙事主体是指叙事文本中故事的表达者,叙事客体即故事。

一、新闻与叙事

文学叙事是传统叙事研究的主要对象,文学叙事限定了叙事符号的文字归属和叙事客体的虚构性。随着社会形态的进一步演进,非文字符号的叙事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19世纪以来,以广播电视等视听媒介的社会化以及20世纪信息技术的狂飙突进为背景,视听符号的叙事研究逐渐成为显学,同时,伴随着叙事媒介物理层面的进步,叙事学的理论研究在同一时间段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叙事学的理论体系日渐丰满,虚构写作不再作为叙事学的唯一研究对象,对历史写作和新闻写作等非虚构写作的研究进入叙事学的研究范畴。

新闻故事由事件、行为者、场景等基本要素组成。[1]行为者是新闻叙述客体的必要组成部分,而行为者在故事中必然具体化为人物,所以,人物是新闻叙事中的必要元素。在深度报道中,构成事件的来龙去脉几乎全部需要人物来贯穿,受众通过解读新闻故事中的人来体味新闻的思想主题和价值指向。在新闻体裁中,深度报道因其体裁定位的分析性、解释性、探究性与消息相比更具有显著的叙事特征。消息体裁的“5W模式”客观上摒弃叙事技巧和叙事的话语能动性,是新闻事实的简化和概要,消息体裁是信息匮乏时代信息的“高速”需求与信息技术的“低速”供应之间剧烈矛盾的产物。信息爆棚的今天,人们除了希求了解基本事实要素之外,更想要知道事实的历史成因、知识普及、价值诉求以及公众参与和社会影响,而深度写作的出现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

《南方人物周刊》是国内最受欢迎的人物类新闻周刊之一,本着“记录我们的命运”的创刊宗旨和“平等、宽容、人道”的创刊理念,《南方人物周刊》以“对中国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类的向善力量和深邃驳杂的人性魅力的人”为关注对象①《南方人物周刊》官方网站,http://www.nfpeople.com/single_view.php?id=1。,自2004年创刊至今,其发行量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国内新闻业界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叙事者类型与叙事层次

20世纪20年代,俄国民俗学家普罗普所著的《民间故事形态学》开启了以叙事文本为独立研究对象探寻叙事普遍规律的先河。20世纪后半叶,法国叙事学家热内特对叙事理论的建树引起了广泛关注。热奈特在吸收前人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将叙事学的研究重心聚焦到文学叙事的语法范畴,专注于对叙事声音、叙事聚焦、叙事时间等叙事方式的解剖,通过细致地研究叙事文本的表达形式来总结叙事文本的普遍规律。热奈特提出了同故事和异故事的概念,他把叙述者不在他讲的故事中出现的叙事类型叫作异故事,叙述者作为人物在他讲的故事中出现的叙事类型叫作同故事。[2]172

热奈特通过故事层和故事之间的关系来界定叙事文本中的叙述者。热奈特认为叙事讲述的任何事件都处于一个故事层,下面紧接着产生该叙事的叙述行为所属的故事层。第一叙事的叙述主体是故事外主体,第二叙事(元故事)则为故事主体。第二叙事可以是口头叙事、书面叙事或者既非口头叙事又非书面叙事,也可以是内心叙事或者视觉表现。可以用一个行列对表表示叙述者地位的四种基本类型:异故事/故事内;异故事/故事外;同故事/故事内;同故事/故事外。[2]158-175本文主要分析异故事叙事者类型中的故事外叙事层和故事内叙事层在《南方人物周刊》中的应用。

三、叙事分析

(一)异故事/故事外

异故事/故事外是指故事的讲述者既不属于故事中的行为者,同时也不属于插入第一叙事层的叙事者。异故事/故事外讲究一种完全置身事外的局外人转述故事的叙事策略。《南方人物周刊》2015年第8期题目为《迪拜的野心》的文本就是异故事/故事外叙述者类型的典型样例。以下文字为摘选自《迪拜的野心》的文本内容。

①拉贾的家就住隔壁,这是一个新兴小区,如果不是室外40度的高温,你可能会以为自己是在美国加州的某个中产阶级社区里。②饭后,他带着我们参观了他的房子。③目前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国外读书,老婆也在外地工作,两层楼8间房的别墅只有他一个人住着。起初购买时,周围还是一片沙漠,售价70万美元,占地四分之一亩,3年后,价值攀升到200万—250万美元。④同行的廖先生和拉贾是十多年的铁哥们,当初因为一场招标会来到了迪拜,被眼前无数的吊车和建筑工地所震撼,这跟他退伍转业后初到深圳淘金的景象十分相像——那时的深圳也是一个大工地,他在那里赚到第一桶金,足足蹲在马桶上数了两个小时,虽然只有区区两万。

《迪拜的野心》是一篇游记类型的非虚构写作作品,作品中的故事旨在揭开以整个城市文化沉淀为主题的文本内核,故事中的事件、行为、场景及其叙事调度都是作者的行文手段。游记类作品以展示地域风情为目标,强烈的在场感、代入感、体验感是这类文本的叙事追求,因此,在这类文本中,作为第一叙事层次的叙事者毫不隐藏自己的声音,如句子②中,作者直接采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作为故事中行动者的直接见证,从而带给读者强烈的亲历感和真实感。句子①中,在场的叙事者使用第二人称“你”,通过与读者直接对话的形式阐明了自己对于故事行为者的陪伴行为。从介绍地理位置开始,第一层次的叙事者开始讲述行为者的故事。空间流转是叙事者的叙事方式也是整个文本的结构方式,在空间流转的过程中,作者必然采用高频率的场景描写,形成文本的视觉效应。从句子③到句子④,第一层次的叙事者虽然讲述的是拉贾和朋友廖先生的故事,但是,拉贾和廖先生并没有直接发生叙事,而是一直作为第一层次叙事者的叙事客体。由此可以看出,在这篇文本中,作者采用在场的叙事者高调发出声音,但自始至终都采纳了故事外的叙事者策略,叙事者虽然明显在场,甚至陪伴行为者,但并没有参与行为者的行动中,因此属于异故事叙事类型。

综合分析可以发现,这篇处处充满了人和事的叙事文本恰恰是因为叙事者超脱于故事之外这种叙事技巧,让读者透过文本架构对异域风情感同身受,达到文本主题意义的有效传达。在以地理或者人文景观为主题的非虚构作品中,叙事并不是文本的最终目的,叙事是手段,因此,文本中叙事元素的真实、客观、平衡相对让位于文本带给读者的场景映射和审美体验,与行为者自身的直接/间接引语相比,带有作者主观感受的叙述方式更能引发读者的心理共鸣,这就是游记、地理、景观类非虚构作品经常使用异故事/故事外叙事者策略的原因,当然,真实是新闻写作的生命,不管是非虚构写作还是特写,都要以真实为前提,叙事者转述故事但不能歪曲故事。

(二)异故事/故事内

异故事/故事内是叙事者不参与故事中,但属于第二层次叙事的叙事者类型。这种类型的叙事者通常涉及故事中的旁观者。旁观者不参与故事的进程,但与第一层次的叙事者共同叙事完成故事元素的整体呈现。异故事/故事内叙事者在建构叙事文本的结构方面,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下文本为《南方人物周刊》2015年第8期非虚构写作栏目中题为《生之殇一个家庭、两代女人的生育故事》的叙事文本节选。

“从辍学到早恋、生子,再到为丈夫借钱,每一个选择,只要是我爸妈安排或建议的,周金必定要走相反的方向,前提是她自己都没有足够成熟的辨别能力。可是,妹妹又是善良的,她抵抗父母,又理解他们,受到伤害的时候,她的眼里只有泪水,没有怒火。”王琼说,拍这个纪录片,一个重要的目的也是为了缓解周金和母亲之间的关系。

以上文字中,王琼是一个关键人物。直接引语的内容为第一层次叙事者直接转述王琼的叙事声音,王琼直接面对的不是文本的阅读者,而是前去采访她的记者,是第二层次的叙事者,因此,王琼讲述的关于妹妹及父母之间的故事是故事内叙述者的讲述。而在父母与妹妹的事件串中,王琼并没有作为当事人参与其中,所以这段叙事是异故事叙事类型。

异故事/故事内叙事者类型是新闻写作中经常使用的叙事技巧。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记者很少亲历新闻事实的发生过程,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要求和新闻记者对事实的缺席往往成为新闻写作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见证者就成为记者补足新闻真实性的主要手段。见证者的证言往往能够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见证者作为叙事者,其在叙事文本中的表现其实就是异故事/故事外的叙事者类型。此外,异故事/故事外叙事者类型包含第一叙事层和第二叙事层两个层次的故事,两个层次的叙事脉络既可以相互独立,又可以双线交叉,还可以一明一暗两条线彼此呼应,这就为作者精心构思文本结构、丰富文本结构类型,从而更加多层次地为主题服务提供了可能性。

四、结语

新闻是新闻事实的符号化,新闻文本本质上以告知事实为使命。毫无疑问,叙事也是新闻的操作规则。新闻价值对真实、客观、时效等的要求意味着新闻故事是叙事故事的完全子集。新闻叙事满足叙事规则的一般要求,但有着自身特殊的规定性,叙事在新闻业务操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人物类新闻作品在新闻文本总体所占的构成比例越来越大,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类别,人物类新闻研究的理论价值也日益凸显,期望这个领域的学术建构越来越完善。

[1]蔡之国.新闻叙事学研究框架的构想[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叙事文人物周刊叙事学
在相关领域吸收与剥离中自张一军——中国叙事文化学第二生长时段的学术背景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以读促写,引导初中生写好叙事文
后经典叙事学在国内的传播研究
叙事学角度下的《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研究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叙事文的写作方法
认知叙事学初探——以电影《美丽心灵》中的文本世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