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游、“反科举”
——吴敬梓思想来源一探

2016-03-28 09:29尧育飞晏选军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探源吴敬梓思想

尧育飞,晏选军



读书、交游、“反科举”
——吴敬梓思想来源一探

尧育飞,晏选军

摘要:吴敬梓的“反科举”思想应被重新正视。实际上,他对三代礼乐制度的“想象”使他具备超越时代的批判能力。他之具备这样的超前思想,与其交游和读书情况关系匪浅。吴敬梓“颜李学派”的朋友为其注入了实学的思想,他对经史等典籍的汲取和批判也为反思科举提供了可贵的思想资源。剖析吴敬梓的思想来源,可见其道德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之一斑。

关键词:吴敬梓;“反科举”思想;探源

在主题思想讨论风行学术界的年代,“反科举”曾被作为《儒林》主题广为人知。然而与“功名富贵说”“痛史说”(一代文人有厄运说)以及“文化反思说”相比,[1]“反科举说”很快便被人淡忘了。在文化热潮涌动的今天,“文化反思说”毫无疑问地成为统摄其他三说的主流观点。可是,追根溯源,自胡适提出“这书的‘楔子’一回,借王冕的口气,批评明朝科举用八股文的制度道‘将来读书人即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这是全书的主旨”,[2]之后却很少有人真正循此进入“儒林”世界,进入吴敬梓的思维空间。其后的“功名富贵说”“厄运说”“扬法抑儒说”乃至“文化反思说”虽然试图突破胡适,其实却都没能彻底跳出胡适之画下的框架。功名富贵是众多士人科举的目的,明清文人厄运也因科举而生;至于文化反思,不过新瓶装旧酒,这些试图超越胡适观点的学说,最终都没能完成超越。原因在于,他们并未看到科举是政治制度的延伸,吴敬梓的儒学造诣虽然使他本意并不在颠覆这种制度,但他以道德评价为基准重建的士人品评体系却在事实上颠覆了科举,也就是说——吴敬梓是在追求两种评价体系的合一,从“幽榜①”中,我们不难发现吴敬梓的道德理想乌托邦的确成功地附体于科举黄榜。偷梁换柱之后,吴敬梓赞赏的“科举”显然就不再是那个作为现实政治制度一部分的科举制度了。因此,说“反科举”思想是吴敬梓思想的核心并非无本之源。尽管这里所说的“反科举”思想已经不同于胡适所言的清浅的“反科举”,但是借用得自胡适的“反科举”这一名词,对于我们分析吴敬梓的道德评价体系和科举制度错综复杂的牵连仍然十分重要。

人的思想绝非从天上掉下来,也因此思想史的写作才有可能和必要。然而究竟采取社会思想史的写作手法,还是采取思想本身结构的发展,却往往成为一个难题。葛兆光的《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在这方面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本文对此进行了诸多借鉴。相信通过近年不断开辟对明清社会的想象,不断开辟对关于吴敬梓史料的诠释,有助于我们最大限度地勾勒出吴敬梓“反科举”思想的源流图。以下,我将从吴敬梓的交游和吴敬梓的读书两大方面,还原吴敬梓“反科举”思想成形的流程图。

一、吴敬梓的交游与其“反科举”思想之关系

“败产、反科举、夫妇游山,是最能表现杜少卿性格的三个关键性情节”。[3]这位作者自况人物的表现,[4]体现的正是吴敬梓落拓不羁而风流自赏的性格。他平居豪举,所以友朋遍天下。少年时,它是千金一挥的“呆”豪客,以致“乡里传为子弟戒”。他也不耐烦看家族的争产,所以举家迁往南京②。在秦淮烟水地,吴敬梓的交游无疑是扩大了,他的豪爽,他的博学,他的仁义,使得他的周围聚集起一帮志趣相投的朋友。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古人交往和今人泛泛而交实在大有区别,他们能扺掌相谈,所以彼此思想的交流不但来得深而且来得广。③我们看冯粹中(马二的原型),他是“诗文有奇气,胆略过人,尝裹粮徒步出游,遍历沿河各地,探淮、黄水道利弊,著《治河前后策》四卷”。[5]34他虽然一生都不愿远离科场,然而这无害于他气节和胸怀的伟岸。作为吴敬梓的至交,他的遭遇不能不引起吴敬梓的反思。再看,樊明征(迟衡山的原型),则是“其为学,博而能精,耻为空言炫世。于古人礼乐车服,皆考核而制其器”。[5]59在此,樊明征简直是一个能制礼作乐的贤圣人物,他对古代礼乐制度的了解当濡染着吴敬梓吧。也正是在与这群朋友的切磋琢磨中,吴敬梓建立了自己对三代礼乐典章制度的想象,彻底找到了革新科举的法宝。当然,其中最不能漏掉的自然是好友程廷祚,作为李塨的学生,程廷祚对吴敬梓接受颜、李学说起着不小的作用。再加上其他朋友的影响,吴敬梓便与颜李学说结下了不解之缘。对此,陈美林在《颜李学说对吴敬梓的影响》一文中做了极为精细的陈述。[6]他之接受礼乐兵农的思想,与友朋息息相关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作为一种历史想象,这种论证很可能被证明是无力的。不过我相信,吴敬梓这个重友谊的作家,他的思想,受惠于朋友的恐怕要多于以上所列举的。

二、吴敬梓的读书与其“反科举”思想之关系

谈论吴敬梓的读书情况,是一个有趣的话题。④然而晚清以来,书籍纷繁,讨论某人读书状况的确困难重重,但我觉得这对窥测某人思想成因不无裨益,学术的追根溯源原需要超凡的想象。因此,我试图从吴敬梓著作的蛛丝马迹中,找出吴敬梓所读之书并分析这些书籍对吴敬梓的影响。

(一)经学类著作

作为书香世家子弟,吴敬梓读《五经》、《四书》自然不在话下。[7]13《儒林外史》中提及的便有《朱子语类》、《四书或问》[7]143、《四书讲章》[7]340、《永乐大全》[7]341,此外还有《孝经》[7]165等。当然,这些作为明清文人必备的读物,显然并非吴敬梓卓绝独立的凭藉,吴敬梓用力最勤的毋宁是《诗》。

继承家族三代治《诗》的传统,吴敬梓治《诗》是颇有些自得的,他本人也曾言“自维学殖荒落,顷始有志三百篇”。[7]193的确,他也有颇为人称颂《诗说》残卷存世。他重拾汉儒说诗的章句考证学问,并采取《韩诗外传》、骚赋和后世用《诗》之义说诗,从而提出许多颇令当时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吴敬梓也注重考辨古礼,体现出以“礼”说诗的特点。应该说吴敬梓的《诗说》对他形成“反科举”思想起了不小作用。我们只看他解《女曰鸡鸣》,便是“朱子读《女曰鸡鸣》之诗曰:‘此诗意思甚好,读之有不知使人手舞足蹈者。’诸儒所解亦甚多,究未得此诗之妙在何处。窃意此诗乃乐天知命而能化及闺房者也。人惟功名富贵之念热于中,则夙兴夜寐,忽然而慷慨自许,忽焉而潦倒自伤。凡琴瑟樽罍、衣裳弓缴,无一而非导欲增悲之具。妻子化之五花诰,七香车,时时结想于梦魂中,蒿簪綦缟,亦复自顾而伤怀矣。……而郑当淫靡贪乱之世,乃有此修身齐家之君子,故诗人述其夫妇之私言,佩诸管弦,便可使威凤翱翔而游鱼出听也。比户尽如此士女,倘所谓风动时雍者矣。其所关于人心政治者,岂细故哉!”顾鸣塘曾说“正是由于吴敬梓的潜心治经,并形成了他独特的经学观,才真正奠定了巨著《儒林外史》创作的思想基础”。[8]这个评价并不为过。

(二)集部类著作

囿于八股科举的明清文人涉猎集部类书籍的自然较少,吴敬梓在这方面就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了。他阅读的集部类著作数量惊人,仅仅表现与《儒林》的便有:《楚辞图》[7]4、《高青邱集诗话》[7] 93、《辍耕录》[7] 106、《千家诗》、《解学士诗》[7] 118等,此外还有李白等人的诗歌,[7] 2954当然吴敬梓用力最多的乃是《文选》,程晋芳在《文木先生传》中如是说他“精于文选,诗赋援笔立就”,应该说吴敬梓的诗赋文学造诣并不高,⑤但是他对《文选》和《楚辞》的造诣对于他个人不拘于科场的情怀的塑造应当具有不小的影响。他能风流自赏,能跳出科场外,乐山乐水,获得超越世俗斤斤与科举功名的智慧,当于此关系不小。

(三)史学类、时文类和杂书类著作

至于史学类,则有《纲鉴》,[7]158此外,关于明代历史的书籍吴敬梓也应该多所涉及。而时文类呢,则是《三科程墨持运》等。[7]156杂书类则有《本草》[7]247,此外风水一类书籍也是吴敬梓所涉猎的,这从《儒林外史》中多处提及坟茔风水是可以看出的。而吴敬梓儿子以算学知名,朋友冯粹中精于地理,《儒林》中多有兵农之事,又可见吴敬梓是涉猎了不少杂书的。

从以上不难看出,吴敬梓读书不但广博,而且也约取精专。这些书籍对于他构建自己的道德评价体系,批判科举评价体系无疑具有极大的帮助。只看他对三代礼乐制度的向往,看他《诗说》阐发的儒家旨意,就不难想见他之得益于所读之书了。此外,他能跳出一般人就科举谈科举,跳出时文策论的局限,也不能不说得益于他广泛涉猎礼乐兵农之书。

三、结语

尽管《儒林外史》是吴敬梓以思想写小说的成果,但是文学作品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使得任何追溯吴敬梓思想本来面目的人都很难说服抱持其他观点的人。但是吴敬梓批判科举制度却是无疑的,他之“反科举”在本文的语境下也的确道出了吴敬梓宏伟抱负的冰山一角。他是拥有一套完整的道德评价体系的,在洞察社会的锐眼下,吴敬梓试图重建三代礼乐,将自己的道德评价体系附体于科举制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他革新社会的宏大政治愿望。在这过程中,科举制的失效和世风人心的滑坡与吴敬梓理想的道德评价体系之间的冲突使得《儒林外史》彰显出非凡的讽刺效果。然而,作为原始儒家真精神的信徒,吴敬梓匡扶世道人心的心肠却又是极为温暖的。我们看他的交游,血心为朋友;看他的读书,全是为着建构他的宏伟思想;就不难想见他那“眼极冷,而心肠极热[9]”的柔肠。他也因此收获了许多,他的朋友为他活跃思想、紧随明清学术思潮和跳出当代局限提供了极好的思想平台,而他的读书,使得他的思想有了坚实的基础,创作有了丰富的素材。由于这些,他的“反科举”思想才不至于成为一般人议论式的号呼和呐喊,才切实地体现出他试图重建当时社会道德理想谱系的不懈努力!

然而,吴敬梓的努力终归虚无,绝大的愿力,罕见的才华,却也像“那一轮红日,沉沉的傍着山头下去了”。[7]534从礼崩乐坏开始,礼乐与制度的分离便一直延续至今,所有试图重新整合礼乐制度的努力都无可避免地走向失败。因为人们对于礼乐制度分离的批判力和识见正产生于这种分离中,既如此,将礼乐共同体的道德评价体系加诸政治制度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失败。作为实践的礼乐退化成需要借助想象才能恢复的古制,吴敬梓也只能无可奈何。而同代及此后的人们也同样无法废除“科举制”,甚至连改造它的努力也基本无效。不过,虽然如此,在幽榜前的第五十五回回目还是“添四客述往思来,弹一曲高山流水”,吴敬梓还是深情寄望着后世有知音的!——“江左烟霞,淮南耆旧,写入残编总断肠”[7]548,吴敬梓“反科举”思想毋宁说是一场西西弗斯式的徒劳努力,结果是失败的,但其间的曲折和奋斗,努力和心血,于今天的社会,依然不无借鉴意义!

[注释]

①关于幽榜的真伪问题,见章培恒.《儒林外史》的原书应为五十卷[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4):54-61.和陈美林.关于《儒林外史》“幽榜”的作者及其评价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40-45.笔者以为虽然幽榜在品第人物和统计人数上有些许纰漏,它是否为吴敬梓手笔也值得商榷,但是幽榜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反应出吴敬梓品第人物的道德理想,则是无可置疑的。

②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326.娄焕文临去时叮嘱杜少卿“这本地方也难住,南京是个大邦,你的才情到那里去,或者还遇着个知己,做出些事业来”。

③我们试看明代李贽于耿定理兄弟之交往就可见出。见李贽《焚书》(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④在此受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谈论司马迁读书影响。见《李长之文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325-327.

⑤谢谦.吴敬梓“不赴廷试”辨析[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76-80.文中力言“吴敬梓诗才平平,这有《文木山房集》为证”。

[参考文献]

[1]张锦池.说《儒林外史》的主题、主题歌、主题词[J].古典文学知识.1998(5):53-57.

[2]胡适之.吴敬梓传[A].竺青选编.名家解读《儒林外史》[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3]晋阳.杜少卿是"新人"形象吗[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2(2):50-57.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30.

[5]朱一玄,刘毓忱编.儒林外史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34.

[6]陈美林.颜李学说对吴敬梓的影响[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2):84-89.

[7]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8]顾鸣塘.吴敬梓《诗说》与儒林外史[J].明清小说研究.2001(4):45-47.

[9]张锦池.论吴敬梓心目中的"理想国"[J].北方论丛 .1998(4):59-69.

责任编辑:李应青

Books, Friends, Anti-imperial Examination——Exploring the origin of Wu Jingzi's thought

Yao Yufei,Yan Xuanjun

Abstract:Wu Jingzi's anti-imperial examination thought has been frozen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of this, his intelligence has also been forgotten. In fact,his searching for the system of Li, in addition to his traveling and reading, gives him imagination beyond criticism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in detail analyzes how Wu Jingzi formed a complete set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and moral philosophy.

Key words:Wu Jingzi; anti-imperial examination thought; archaeology

收稿日期:2015-09-18

作者简介:尧育飞,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晏选军,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长沙 410083)。

中图分类号:K2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16)01-0004-03

猜你喜欢
探源吴敬梓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20世纪以来吴敬梓诗文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思想与“剑”
剖析错解 寻根探源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吴敬梓是个败家子?
吴敬梓是个败家子?
对一则经典史料的探源与质疑
单宝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