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珐琅彩的由来和运用

2016-03-28 17:26李军红
景德镇陶瓷 2016年6期
关键词:瓷胎彩瓷珐琅

/李军红

浅谈珐琅彩的由来和运用

QIAN TAN FA LANG CAI DE YOU LAI HE YUN YONG

/李军红

珐琅彩瓷,它始于康熙王朝后期。清宫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是15世纪中叶在欧洲佛朗德斯发明,15世纪末在法国中西部里摩居以内填珐琅工艺为基础发展而来。随着中西方贸易交往,从广州等港口传入国内,当时称“西洋珐琅”或“洋珐琅”。康熙后期,该工艺被传教士带进宫中,由造办处珐琅作应用于瓷胎表面,烧制成“瓷胎画珐琅”,即现在所说的“珐琅彩瓷”。我国自制珐琅料于雍正六年二月才开始。在这以前,铜胎画珐琅彩料,当亦为进口。所以康熙的瓷胎画珐琅就是直接使用铜胎画珐琅的各种彩料(当时称“珐琅”)来画的。它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一个分支,集中体现了任何一种艺术意识形态的载体,在特定时期出现在人类文明艺术史上发展进程中偶然性的个性,它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明和舶来文化完美结合的杰出案例。

泱泱中华傲立于世界之林,在悠悠千年封建统治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多个众所周知的盛世王朝,史称“盛世”,例如西汉“文景之治”发展到汉武帝而极盛,唐代“贞观之治”而至开元盛世,明代“永宣之治”称盛与清代“康雍乾盛世”,还有鲜为人知的“战国盛世”。其中,人们多以“盛世””命名的为“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

琅彩瓷的绘画是其精华所在。珐琅彩瓷的胎、彩和造型终究逃不过同时期其他彩瓷的影子,而绘画却有他独特的一面。

康熙时候的珐琅彩绘大都仿照铜胎画珐琅时的色彩图案。内容多为缠枝牡丹、缠枝西蕃莲、缠枝秋葵,也有写生花卉。构图上是讲究对称的规矩图案,花大叶大,内容简单,缺乏生气。这时彩色质地的衬托就显得非常有用,质地有红、黄、蓝、白等各种颜色,但所有色彩和绘画都在器物外面,内壁洁白。施色匀净是康熙珐琅彩的最大特点。

雍正初年时珐琅彩绘变化不大,构图仍然是呆板的对称,但写生画开始多了起来,有了些活力,背景地仍是胭脂红、黄、蓝、白等色。到了雍正中期,“院画”的工笔画在整个社会流行开来,颇得雍正皇帝的赏识。珐琅彩瓷器的画工们迎合皇帝的喜好,在珐琅彩瓷器上以“院画”为底稿,开始“勾、画、皴、染”,这也是珐琅彩瓷器独有的。绘画题材多为寓意深刻的芙蓉鸳鸯、灵芝水仙、锦鸡牡丹、梅兰竹菊、翠竹麻雀、秋树八哥等,更有各种山水楼阁画面。因为雍正本人喜欢水墨及设色山水,所以这些画中就有用赫、墨、蓝单色或两种颜色画的,极为淡雅清丽。“团蝶图”则是集所有颜色于一身,据说有36种颜色之多。终究是纸绢画做底稿,这些画有直接在洁白如雪的瓷器上画的,有在设色上画的,但设计都很精巧。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在当时科学技术欠发达以及信息闭塞的情况下,珐琅彩这样一种西洋装饰技法,为什么能与有着千年发展史的陶瓷本土文明得以完美结合,并一经研制成功就得到当时社会最高集权统治者— —皇帝的推崇和珍爱,被后世喻为瓷器官窑中的官窑。更为惊讶的是时过境迁200多年,在今天这样一个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珐琅彩陶瓷却依然能得到中西方社会大众,不同文化阶层的认可和追捧呢?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阐述珐琅彩陶瓷:

一、康熙帝王的喜好最为关键

康熙好学善于接纳新事物的个性,并对汉文化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基础。所以,一旦欧洲珐琅器物和画珐琅技术通过西方传教会进入当时康熙视野,康熙是一个有着深厚汉民族文化艺术修养的皇帝,遇见了欧洲新奇的画珐琅技法,好奇心使然,瓷胎画珐琅的问世也自然是早晚的事了。

二、陶瓷文化有容乃大是基础

封建王朝对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是专供皇家使用的。而景德镇陶瓷一直以来就有着“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传世特点,并且,艺术意识形态还与书法、绘画、雕刻、雕塑、颜色釉等各种艺术技法通过火与泥的完美展现,留给世人美轮美奂、完美极致的文化艺术内涵。所以,当画珐琅欧洲装饰技法与景德镇陶瓷进行尝试结合,奇迹从此诞生,千年陶瓷文明大家庭也就多了一个新的成员— —珐琅彩陶瓷,而且是大清皇家血统出身的贵族。流传世间的“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正是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陶瓷文化有容乃大的精髓。因此,当非常个性的画珐琅技法遇见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自然是一见钟情,无法自拔,完美结合。

三、万里挑一、精益求精

珐琅彩陶瓷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它的“贵”和“精”:瓷胎通过层层严格技术把关到烧制,万里挑一选出最优质的白胎,通过水路,小心谨慎地送入紫禁城;绘画是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御用画师直接绘画于白胎瓷器上面;也正是以上原因,就决定了珐琅彩瓷器相对于其它品相陶瓷存世数量就非常稀少。

1、瓷胎方面:康熙时期的景德镇白瓷仅在器物的里面和底足内部施釉,器物的外壁则涩胎无釉,这就是人们所俗称的“反瓷”。

2、画风方面:早期画风如铜胎画珐琅,将整个器面画满彩料,然后再在上面画出主题图案;与后期的在白胎瓷器上面,作院绘画则有较大不同,虽然少了些华丽感,却为瓷胎画珐琅增加清爽雅致感,多了汉民族文人气息,这一点从当今藏家收藏珐琅瓷的拍卖价可以佐证,康熙朝珐琅瓷拍卖价要低于雍乾时期。

3、构图方面:康熙的珐琅彩瓷大多作规矩写生的西番莲和缠枝牡丹,有花无鸟,显得单调,多以蓝、黄、紫红、松石绿等色为地,以各色珐琅料描绘各种花卉纹,其色彩、绘画、款式皆同于当时的铜胎画珐琅器。构图上是讲究对称的规矩图案,花大叶大,内容简单,缺乏生气。这时彩色质地的衬托就显得非常重要,质地有红、黄、蓝、白等各种颜色,施色匀净是康熙珐琅彩的最大特点。

4、落款方面:康熙时瓷胎画珐琅的款识均署在器物外底,大多为“康熙御制”四字双行红色或蓝色图章式堆料款,围以双方框,框线外粗内细。个别的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紫地珐琅彩缠枝莲纹瓶,外底阴刻“康熙御制”四字双行款,外围阴刻单线方框。也有个别器物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画珐琅莲花纹菱花式盘(永乐白瓷胎),外底虽也署“康熙御制”四字双行红色堆料款,但外围的不是双方框,而是双线圆圈,圈线外粗内细。

总之,笔者个人觉得,“珐琅彩”的精髓之处,它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烧制技艺不断改进,彩料不断丰富,品种由少到多,产量也逐渐上升;也因继承、借鉴对象的更替,使用者和生活习俗的变化等,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循着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的轨迹,发展、变化着。咱们中国有句俗话:“盛世收藏,乱世藏金”。品味这句民间谚语,或许,衍射出珐琅彩陶瓷在康熙王朝盛世的出现就不为惊奇。那珐琅彩陶瓷则可以戏说是浩瀚之大的陶瓷文明中那朵绽放最为绚丽的富贵牡丹,花中之王。

猜你喜欢
瓷胎彩瓷珐琅
清三代瓷胎画珐琅的发展动因及演变规律探究*
游伟 《竹韵金沙》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与古代艺术大师画粉彩瓷
无铅珐琅釉料制备与画珐琅工艺试验研究
“类汝瓷”瓷胎的多元统计分析研究
签约42家 中国珐琅盛典首站告捷,成功起航!
清 玻璃桑葚景掐丝珐琅嵌玉壁瓶
浅绛彩瓷欣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