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机械化播种关键技术

2016-03-28 20:16虞城县农业局林荣花
河南农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麦苗墒情分蘖

虞城县农业局 林荣花

冬小麦机械化播种关键技术

虞城县农业局林荣花

一、玉米秸秆还田

前茬玉米收获后,及时将玉米秸秆粉碎均匀撒在地表,质量要求:留茬高度不高于8cm,茎秆切碎长度不大于10cm。玉米秸秆翻埋时,每667m2增施尿素5kg,调节碳氮比,加快秸秆腐烂,促其尽快变成有效养分。通过翻耕、压盖,消除因秸秆造成的土壤架空。墒情不足时整地前要及时浇水促使秸秆腐烂。

二、合理选种

在小麦品种选用上,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肥水条件较好的高产田,应选用丰产潜力大、抗倒伏性强的品种;肥水条件差的应选用稳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目前,虞城县推广的小麦品种以半冬性品种为主,只有个别晚茬麦田种植弱春性品种,主推品种有众麦1号、矮抗 58、漯4-168、周麦22等;示范推广品种有泛麦8号、国麦0319、郑麦7698、周麦24等 。

三、科学施足底肥

底肥的施用原则是增施有机肥,稳施氮磷钾肥,补施微肥,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土壤质地和产量水平,以地定产,以产定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种植强筋小麦的要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对缺硫地块氮肥应选用硫酸铵,钾肥应选用硫酸钾,这样在施氮、钾的同时,也补充了硫素。

四、精细整地

提倡大型机械深耕,深耕25cm以上,耕后用钉齿耙耙地3~5遍将地耙实;旋耕播种麦田要旋耕2遍,旋耕深度20cm左右, 耕后除净根茬,粉碎坷垃,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1次,以打破犁底层,加厚活土层,使小麦苗齐、苗匀、苗壮,有利于减轻小麦冻害。

五、病虫害防治

(一)农业防治

清除田间地头杂草,破坏灰飞虱等病虫的栖息场所,减少丛矮病毒源。深耕细耙,随犁拾虫,减少虫量。

(二)土壤处理

每667m2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3%辛硫磷颗粒剂2~3kg,也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每667m2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50mL加水2kg,将药物拌细干土20~25kg制成毒土,犁地前均匀撒于地表,随犁翻入土层。

对于燕麦严重地块,每667m2可用40%燕麦畏0.25kg,对水50kg,喷洒垡头,耙入土中。

对于个别全蚀病严重地块,用70%甲基托布津或每667m2用50%福美双2~3kg,加细土撒垡头耙入土中。

(三)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

1.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区,采取药剂拌种。

2.防治纹枯病、黑穗病,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g或2%立克莠50g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g拌麦种50kg。同时可减轻或延缓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等病害的发生。

防治小麦全蚀病,在加强种子检疫的基础上,对种子进行处理,首选12.5%全蚀净(硅噻菌胺)20mL加水均匀喷在10kg种子上,也可选用6%的戊唑醇6mL加水均匀喷在10~15kg种子上,闷种6~12h后晾干播种。

3.在病虫混合发生区,要大力推广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技术,各计各量,先拌杀虫剂晾干后拌杀菌剂。

六、提高播种质量

(一)适期播种

“晚播弱,早播旺,适时播种麦苗壮。”播种过晚,由于气温低,出苗迟,冬前植株小,分蘖少,根系生长发育差,形不成壮苗,麦苗抗寒力减弱,分蘖成穗率低,亩穗数少,冬季易发生冻害;播种过早,麦苗在较高温度条件下生长迅速,幼苗素质嫩弱,不仅易受病虫危害,而且分蘖多,群体大,容易形成旺苗,但旺而不健,干物质积累少,有的在冬前拔节,越冬期很容易遭受冻害。因此,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麦田的土壤类型、土壤墒情、品种特性等,合理确定播种期。半冬性品种播种适期为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4~16℃,在虞城县一般掌握在10月10—15日播种。晚茬地一般在10月底播种结束。

(二)适量播种

在适宜播期内,一般地块半冬性品种每667m2播量8~9kg,弱春性品种每667m2播量9~11kg。如果播期推迟,就要适当增加播量,一般每晚播1d,每667m2播量增加0.25~0.5kg。

(三)看墒播种

足墒下种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关键。“麦收隔年墒”就是强调底墒的重要性。黄墒播种或口墒不足,出苗慢而不齐,分蘖推迟,分蘖缺位,苗瘦苗弱。因此,要做到足墒下种。墒不足的应浇好底墒水,还要保好口墒,以确保一播全苗。尤其是秸秆还田的麦田,一定要做到底墒充足,若墒情不足时,如果播种时间充足,应先造墒后播种。对土质黏重、适耕性差、难保口墒的地块,也可先播种,后喷灌或浇蒙头水。旱地播种或没有水浇条件的地块一般应掌握“趁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的原则。

(四)灵活掌握播种深度

小麦的适宜播种深度,因气候条件、土质、墒情等情况不同而异。气候干旱、土质松软、墒情不足时,播种可适当深些,一般播深4~5cm;土质黏重,墒情充足的地块,可稍浅一些,一般播深3~4cm。

(五)播后镇压

在秋季干旱、墒情较差的情况下,小麦播后应适当镇压,能压碎土块,压实土壤,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又降低播深、保墒提墒和促进种子萌发,提高成苗率和早出苗率。播后镇压的时间依土壤墒情而定,一般情况下可以随播随压,若土壤过湿,播后未压,在麦苗将出土时就不宜镇压。

猜你喜欢
麦苗墒情分蘖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捉迷藏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小麦苗的梦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我到麦田看麦苗
小雪花与麦苗儿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