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烟草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2016-03-28 20:16济源市人民政府烟草生产办公室薛争争
河南农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烟田济源市烟农

济源市人民政府烟草生产办公室 薛争争

济源市烟草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济源市人民政府烟草生产办公室薛争争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西踞王屋山,山区面积大,独特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种植烟叶。济源市自1982年开始种植烟草以来,历经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豫北地区重要的优质烟草生产区。烟草产业已经成为王屋山区旱作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山区农民致富的“金色产业”。

一、济源市烟草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从总体规模看,全市烟田总面积达0.35万hm2,全年烟叶总产保持250万kg左右。从区域分布看,烟田集中分布在西部山区的邵原、王屋、下冶和大峪4个镇。从集中程度看,烟草产业逐步向园区、农场集中和集聚,全市拥有千亩示范园区4个、烟叶农场30个、33.3hm2以上植烟村10余个、烟草生产集聚区11个,烟草产业的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全市以烟田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为抓手,积极推进烟草产业的集约化和设施化。在烟田设施上,重点建设烟水、烟路配套工程,提高了烟草的生产能力。在生产设施上,重点建设育苗厂和烘烤厂,着力推广集约化育苗和密集式烘烤等新技术、新工艺,从而降低了烟叶的生产劳动强度。

(三)产业化经营程度进一步提高

按照“优化区域,优化地块,优化农户”原则,积极培育烟农合作社、烟草农场、烟草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促进烟草的产业化经营。以烟农合作社建设为突破口,重点建设了“高水平,有特色”的烟农专业合作社12个,提升了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水平。以烟草农场建设为重点,按照“标准化烟田,集约化育苗厂,智能化烘烤厂”的要求,着力打造烟草亮点工程,建成8个标准化烟草农场。以专业服务队为支撑,重点培植机耕、育苗、植保、烘烤、分级等专业化服务队80余个,推进了烟草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烟草生产效率。

(四)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

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突出“浓香型”烟叶特色,大力种植浓香特色烟草品种,稳定中烟100的种植面积,扩大中烟201和豫烟7号等种植面积。普及集约化育苗、商业化供苗,集约化育苗率达100%。探索烟田、育苗厂、烘烤厂闲置期利用方法,创新“烟—麦”“烟—制种”等轮作方式,利用育苗厂发展观赏作物和蔬菜等。

(五)机械作业覆盖率进一步拓展

从推广烟用机械入手,先后引进示范了起埂盖膜机、烟叶直播机、剪叶机、三角定苗器、移栽器、弥雾机、化学抑芽瓶、编杆机、智能化烘烤机等16种烟用机械。目前,在烟田耕作、起垄环节上,全市机械化普及率达100%。在田间管理环节上,烘烤、施肥、植保等生产环节大部分实现了机械化。在移栽、中耕等比较费工的生产环节上,开始探索机械作业,拓展机械作业面,降低生产工序。

(六)烟农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

随着烟草产业转型的深入,烟农收入结构逐步优化。从烟农直接收入结构看,烟农不仅获得了售烟收入,还获得政策补贴收入。从收入渠道看,烟农除了获得烟草直接收入外,随着烟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烟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也获得更多的务工收入。另外,随着烟草闲置期利用效率的提高,烟农还获得了更多的“非烟”收入。如利用烟草闲置期,轮作套种其他农作物,改变“除了种烟还是种烟”的传统,增加了“非烟”收入。

二、当前烟草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一)总量计划问题

烟草属国家指令性计划。由于2015年全国范围烟叶丰收,各烟区全部超额完成指标,因此国家烟草专卖局要求稳步发展烟草生产,给济源市定的收购计划少,不能保证全市烟叶的收购。

(二)基础设施问题

济源烟区主要集中在山区4镇,大多缺乏水利灌溉条件,部分烟农还由于烟田道路问题,影响烟农不能及时采收烟叶,进行烘烤。另外,原有的育苗和烘烤设施也不能满足当前生产需要,这些都成为全市烟区烟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障碍。

(三)队伍建设问题

目前,全市有0.33万hm2基本烟田,种植面积近0.13万hm2。而从事烟草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难以满足烟草生产的需要。市镇两级烟草部门普遍存在人员不足、队伍不全等问题,使烟草管理幅度过大,影响烟草生产。

(四)产(产区)企(烟草企业)对接问题

济源烟草产业虽然在烟草企业中有一定知名度,但还没有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的原料基地。要从烟叶质量抓起,搞好与大型烟叶企业的对接,争取烟草企业的支持。

三、济源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趋向

(一)推进烟草种植规模化

引导烟农采取承包、反租、转让、自由协商、互换耕地等办法,促进烟田向优势产区适度集中。重点培育专业村和职业烟农,培植小型农场,建设生产集聚区,提高种植规模集中度。

(二)推进烟草经营集约化

抓住当前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政策机遇,通过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烟草生产标准化管理、新型烟草经营主体培育等举措,推行商品化供苗、机耕作业、专业化烘烤,提高烟草综合生产能力。

(三)推进烟草生产管理信息化

将烟用物资管理、种烟户户籍化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绩效考核、成本控制、烟叶收购等信息输入网络,利用户籍化平台实现烟农的综合管理。大力推广手机信息化服务,积极探索烟叶生产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把信息化管理从烟草经营环节延伸到生产管理环节,用信息化改造传统烟叶生产,以推广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烟田济源市烟农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烟田施肥起埂机的设计分析
济源市
济源市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探索与建议
济源市
济源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四川省烟田空心莲子草危害调查及化学防除
基于Mapinfo的烟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关于烟农合作社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