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跑步兴趣的策略研究

2016-03-29 15:27
运动 2016年13期
关键词:跑步体育教师测试

刘 琪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培养学生跑步兴趣的策略研究

刘 琪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培养学生跑步兴趣的策略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体育教师的跑步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培养;学生;跑步;兴趣;策略

1 培养学生跑步兴趣的必要性

跑步是一种便捷而且廉价的锻炼方式,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地都可以开展。跑步不仅可以集体进行练习,也可单人进行练习,因此跑步被许多成年人接受,并成为他们的终身体育锻炼形式。体育教师在教授学生跑步时,一方面要教授学生正确的跑步技术;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跑步锻炼,形成跑步习惯。不幸的是,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并不喜欢跑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跑步比较枯燥乏味、跑步比较辛苦、跑步缺少同伴、跑步益处呈现不明显等。这些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很多学生过早地退出跑步,导致学生体能素质的降低,而体能素质的降低不仅会影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跑步,体育教师需要开动脑筋,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跑步兴趣,推动跑步教学在学校系统的持续开展。这对推动并实现学校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和健身锻炼的目标有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跑步兴趣的策略

2.1利用意象来调动学生情绪

如果学生认同跑步与其他运动一样具有价值和意义,那么意象就能够成为促进学生参与跑步的强大内驱力。例如,体育教师在教授小学生跑步的起跑时,可以将起跑比作飞机在跑道上起飞,这会使小学生感觉到非常有趣,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练习。在变速跑练习中,可以让学生假装成是兔子和乌龟,进行速度快慢的调节来刺激学生参与兴趣。有时让学生观看高水平选手的竞赛或录像,也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跑步练习。

2.2利用社会交往促进学生参与度

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一个主要驱动器是游戏。通过游戏,可以调动学生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因此,体育教师要精心选择跑步的活动类型,让学生有机会相互沟通与交流。例如,安排不同跑步形式,一列队伍跑步,最后一名快速跑至排头位置,随后另一个最后一名再次快速跑至排头位置,依次进行,以此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配合。

2.3利用躲避的本能来促进学生参加兴趣

躲避是人类遇到危险或避免不良后果时的一种本能反应。抓捕类游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吃豆人游戏,冻结与解冻游戏等。教师在制定游戏规则时,要想方设法让被抓住或冰冻的学生能够快速返回游戏,或者进行角色的快速转换,以便保持游戏的活跃度并提高游戏的运动强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体质水平,及时修改游戏规则,遵循科学训练的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4利用学科整合来拓展学生的跑步领域

依据全面通识教育的精神,体育教师有时需要将跑步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例如,跑步与数学、跑步与地理等学科的整合。定向越野就是一个很好的学科整合案例,学生可根据地图标识,尽可能快地依次到达指定地点,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跑步欲望,还可以扩充学生诸多学科的知识储备。

2.5按照学生的自我节奏进行跑步

在跑步课程中,有时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会产生消极影响,会弱化参与动机。例如,一个速度很慢的学生与一个速度很快的学生一起跑步,往往会使跑得慢的学生产生消极退出的念头。因此,体育教师可以给予部分学生一些控制自己速度和节奏的权力,而不一定要强制性地要求他们超越或跟上其他同学的速度和节奏。在课程中可以安排一些随机跑练习,在保证运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进行。规定从某处跑到某处即可,学生可自己控制自己的速度和节奏。另一种方式则是指定学生的跑步时间,而不硬性规定所需跑动距离,如10min跑练习。这2种方式是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规定距离的,有时会对学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6利用音乐刺激或放松学生跑步情绪

对于参与跑步的学生而言,音乐是一种有效刺激或放松的方式,快节奏的音乐有助于激发学生跑得更快、跑得更久,而慢节奏的音乐则可起到疏解压力、放松心情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在对音乐的选用上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音乐节拍要与跑步的运动强度相对应。例如,慢跑时音乐节奏要缓慢,冲刺时音乐节奏要加快。体育教师在选用音乐曲目时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一些时下流行的歌曲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2.7构建学生合作伙伴关系,强化参与动机

很多学生会因为有伙伴的存在而增强坚持跑步的动力。例如,伙伴间的配合跑,让学生与伙伴橡皮筋相连的情况下进行跑步,可促进学生的跑步速度和质量。伙伴有时不仅是合作关系,也可以竞争者的姿态出现。例如,以2人1组,一人投篮,另一人围绕健身房跑步的方式进行比赛,在比赛规定的时间内计算投篮数和跑步距离的方式可使跑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2.8设置目标与反馈机制

有目标才有动力,培养学生跑步兴趣的前提条件就要有明确的目标。设置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跑步的动机水平。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立跑步目标,然后监测他们相对于这些目标的表现。反馈包括有形的物质奖励、口头的表扬及学生进步情况的图表等。这种反馈机制,一方面可使学生从图表中得知自己的具体情况,发现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实现学生跑步状态的跨越式提升。图表反馈是一个健身日志,对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记录意义和收藏价值。

2.9利用体能测试激励和强迫学生进行锻炼

大多数学生都对考试比较重视,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设定一个体能测试标准。这个体能测试具有一定的强迫性,跑步需要意志品质的支撑,跑步教学不能一味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是要有一定的强迫性,目的是使学生在经历过苦痛后深刻感受到跑步所带来的快乐。运用具有强迫性的体能测试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为了达标或获得较好的成绩而进行积极的锻炼。这个体能测试标准的制定必须具有科学依据,最好参照体能测试的常模进行修订。体能测试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体能测试最好进行多次测试,这可以强化学生不断地参与体育锻炼,最终实现改善心肺功能、提升体质水平的目标。例如,借鉴库伯测试的测试方式来测试学生的心肺功能情况。

2.10运用竞技比赛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学生间进行竞技比赛,有时会使学生跑更长时间或跑得更快。然而,对于跑步速度较慢的学生而言,竞技比赛的方式往往会降低学生参与动机,因为在与同伴的竞技比赛中,学生往往会因为表现不佳而心理受挫。体育教师应对这个情况保持警觉,依据能力进行分组竞技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此外,越野跑竞赛或学班级间进行竞赛都能对学生的跑步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在跑步竞赛的方式方法上需要多动脑筋,比赛方式可以多变,特别是开设与其他班级进行竞赛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

3 结 语

对于跑步教学而言,首先要解决学生的跑步兴趣培养问题;其次,体育教师应尝试利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激励学生跑步,以教授学生正确的跑步技术、正确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技术。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跑步的过程要进行严密的监控,事先强调安全事宜,适时地调整运动强度;最后,体育教师应努力成为积极的跑步榜样,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期望与其生活方式之间的一致性。如果体育教师能够成功地激励学生参与有规律的跑步,并将跑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就会得到显著改善。此外,学生跑步能力的提高,可以大幅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对参与其他体育活动具有积极意义。跑步是一项操作简易的终身体育方式,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行为和终身健康具有积极影响,需要体育工作者认真对待。

[ 1 ]管庆丽,王海源.学校跑步现象探析[ 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4).

[ 2 ]李斌.培养学生跑步兴趣做法4步骤[ J ].运动,2013(4).

G807.0

A

1674-151X(2016)07-08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3.044

投稿日期:2016-04-27

刘琪(1971—),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跑步体育教师测试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热天跑步防中暑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心理测试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心理小测试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