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历史课补充内容的实施探索

2016-03-31 08:18龙伟坚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探索课堂教学

龙伟坚

【摘 要】当前的中职历史教学缺乏吸引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教材内容刻板、固化,缺乏生动精彩的史料。因此,上好中职历史课,优化中职历史课堂教学,必须要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

【关键词】中职历史;课堂教学;补充内容;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8-0074-02

历史学科在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史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回顾,是对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总结。中职生几乎不需要通过高考或者其他考试来证明自己的历史水平,但是作为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人,必须要有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涵养,因为它关系着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关系着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关系着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一、添加精彩史料,掌握真正的历史本质

当前的中职历史课程从整体上讲缺乏吸引力,因为很多中职历史教师一直强调以教材为重要依据,在讲课过程中就是按照教材罗列的内容照本宣科地讲授给学生,而且中职生本来就不同于高中生,他们没有升学和考试的压力,让他们进行记忆和理解就显得比较困难。而教师对提供的内容进行简单概述和归纳后就失去了历史本身的味道,因此导致学生没有形成真正的历史思维,更使得学生失去了对历史学习的基本兴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就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历史本身就是一段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历史人物本身就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教师在讲课时应该在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对历史课程进行补充和调整,适时地增加一些具体的情节和具体的人物,把历史当成一部部精彩的电影呈现给中职生,从这个角度说也可以增加一些类似“稗官野史”的内容,当然一定要和真实历史相结合,否则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不管是中职历史教材还是高中历史教材,由于受篇幅和大纲的限制,不可能把整个历史事件讲述得详细明白,需要教师通过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加以补充和填补,从而加强学生的印象,以便更好地进行记忆和理解。比如教师在讲“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就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加以补充,因为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由自主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鸦片战争中《南京条约》的签署有着重大的标志性作用,但是教材对《南京条约》的叙述过于简单,相关的具体内容也没有详细的说明。因此,要对《南京条约 》的主要内容加以补充,从而使学生真正地了解到南京条约的内容,真正地弄清《南京条约》的签订为何使中国从自主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本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为《南京条约》是中国有史以来签署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第一次把土地割舍给外国侵略者,第一次给外国人巨大的赔款,而且还有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些都是关系着一个国家的主权和核心利益的。通过给学生进行内容的补充,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知道中国主权和领土受到的严重破坏,更加深刻地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注入新鲜内容,增强学生兴趣

由于中职生更关注自己的专业学习,对公共课程的学习本身就缺乏兴趣,而且当前的历史教材理论性重、趣味性淡,很多中职生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学生不来上历史课,因此历史教师要把增强学生的兴趣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通过补充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活跃整个历史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职历史教学要有目的地去补充相关内容,恰到好处地补充一些小故事,根据教学的内容提出一些小问题,这样学生在小故事的引导下和小问题的启发下不断调动积极性和想象力,更加热情地投身于历史课程的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比如,教师在教授唐朝历史的时候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给予适当的补充。唐朝分为两大段,前一阶段从开朝皇帝李渊到开元盛世李隆基,这一阶段历史学家统称为盛唐;后一阶段从天宝年间开始直至唐朝灭亡,这一阶段爆发的安史之乱是唐朝从强盛走向了衰弱的转折点。历史教材在这方面的叙述相对比较简单,提到了诸如李隆基的骄奢淫逸、重用权臣、宠幸杨贵妃等。因此,要根据唐朝历史的特殊情况给予补充,因为很多历史学家,尤其是古代的历史学家把唐朝的兴衰归结于杨贵妃身上,比如清朝史学家赵翼就在《唐女祸》中毫不掩饰地提出“开元之始,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以败之”,这种提法实际是违背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但是可以通过补充这段话,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提出反驳,让他们带着给“杨贵妃翻案”的心情去学习,这样就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真正地活跃起来。

有些历史问题和历史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补充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而且补充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课外材料和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解“辛亥革命”时就会遇到这些问题,教材提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而且更加深刻地指出了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难度,因为学生从感性中认为辛亥革命赶走了皇帝、剪掉了头发、选举了总统,这样的理解就和教材的观点有所出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需要适当注入一些课外内容。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就是揭示辛亥革命历史局限性的优秀小说,因此结合学生学过的《阿Q正传》补充未庄的人们对城市里发生革命的看法,实际上未庄人对待辛亥革命的看法就是中国最基层老百姓对辛亥革命的看法,因为知县大老爷还在统治县城,只是改了名字,带兵的也是先前的老把总,这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根本就没有唤醒广大的人民群众。借用语文学科的补充更加说明了历史的本质,也让学生有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延伸课外内容,纠正错误观念

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着一定的陌生程度和心理差距,因为历史本身离着现在比较遥远,而且当前科技不断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下的社会环境已经和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不可同日而语,站在现在的角度去分析历史事件,可能就对历史人物所做的一切无法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要补充课外的一些内容,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比如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很多学生就是不理解,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甚至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对此在教学中要补充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电影和纪录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事实,比如《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讲述了这段历史。学生通过观看电影进一步了解当时孙中山先生的处境,了解当时的中国状况。孙中山先生之所以让位给袁世凯,电影中也有记叙。当时袁世凯的北洋军虎视眈眈,而革命党的实力与之相差很大。而且袁世凯实际控制着清政府,中国半壁江山仍然在清政府手里。为了中国的统一,为了减少流血牺牲,孙中山先生从大局出发,让位给袁世凯是情有可原的,学生在电影中慢慢领悟到了真实的历史,逐渐体会到历史人物的真实想法,从而对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其思想进行了更加客观、科学、正确的评价。

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抗日软禁了蒋介石,许多学生不理解为何当时不杀掉蒋介石,而且认为没有杀掉蒋介石使张学良终生被蒋介石软禁,是张学良自己“活该”。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一种比较感性的看法,也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熟悉和不成熟的看法。为了纠正学生的观念,就要补充一些内容,让学生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重大意义。一些优秀的影视剧和纪录片都详细地说明了当时的历史环境,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看一下,逐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如果当时杀了蒋介石就会引起国民党内部的争斗,就可能留下借口引起更大范围的内战,日本将得到最大的利益。因此,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国家民族的大义,不计个人荣辱,可算是难能可贵,是真正的爱国者。

四、补充课外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教师要通过补充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比如,在讲改革开放时就要根据当时的历史事实给予学生一些补充,改革开放的历史环境要给学生讲明白,改革开放的历史动因也要给学生讲明白。2014年央视播出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一部严肃的历史剧,真实记录了一代伟人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丰功伟绩。教师可以选取其中一些片段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让他们更加明确地知道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内忧外患,让他们知道以邓小平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所走过的艰辛路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的补充内容将教材浓缩的内容进一步地具体地展开,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概念和历史思维、完善知识结构和扩大知识面、更加客观地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且通过补充可以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操,学生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更加热情地投身于工作和学习中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历史学科对于中职生来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而是通过历史的学习培养爱国情操,因此必要的内容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补充各种历史内容,让学生掌握真正的历史本质,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纠正错误的历史观念,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 古兰拜尔·艾孜莫夫.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8):275.

[2] 崔运梅.优化中职学校历史课堂环境的做法[J].中小学电教(下),2011,(3):2-3.

[3] 王月娟.历史教材上“灵魂”的寻找与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164-465.

[4] 王锡武.深化和整合历史教材的基本途径[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33):87-88.

[5] 汪新栋.对历史教材中资料卡片该如何处理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1,(5):60.

(编辑:王春兰)

猜你喜欢
探索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