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开放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研究*

2016-04-03 20:00王康钱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信息产业经济带

王康钱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教务处,陕西 西安 710119)



【远程教育】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开放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研究*

王康钱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教务处,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已成为国家战略,引起国际多国关切和参与。加强民心相通是加强政策沟通、加强道路联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货币流通等国家合作成功的关键。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教育发展迅速,转型升级发展为手机智能远程教育后,能够为“一带一路”参与国人们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平等,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壮大全省开放教育办学单位实力,促进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的教育文化交流并建立初步合作关系,重视智能手机远程教育的深度研究和开发,努力发挥我省信息技术产业的区域优势是国际化发展的三个策略。

[关键词]经济带;手机智能;信息产业;国际化策略

一、前言

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1]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却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合作发展的建议上,加强民心相通是加强政策沟通、加强道路联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货币流通等成功的关键。国之交在于民相亲。[2]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与中亚国家间建成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网、能源管道的互联互通网络,发展与中亚国家的资金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等方面的合作,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加强民心相通?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到:教育文化上,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科技合作上,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就教育交流而言,国内普通高校不同程度的开展了往外输出的本科、硕士、博士、本硕连读等不同层次的留学生教育,也开展了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招收的留学生教育,可以说开展的是精英化的教育,人数占这些国家很少的一部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家大多数应该享有教育机会的人们来说,显然这些传统的教育形式不能满足。当前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开放大学系统,应抓住“一带一路”国际间教育文化大交流的发展机遇,通过教育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创新,达到远程教育的再一次跨越发展。在2015中国移动互联网+教育暨移动智能教育峰会上,兰新哲教授提出了“移动智能教育4.0技术”,让教育界产生了诸多向往和期待,无疑移动智能教育适应面更广、受众更多,是开放教育跨越发展的一种“战略重器”。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教育的潜在合作交流需求为我省开放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李克强总理2014年11月21日下午在杭州会见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中外代表并同他们座谈时说,互联网的诞生,缩短了我们地理空间的距离和信息传递的时间,让世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变小”,成了地球村。但另一方面,互联网创造了各种各样的产业、文化和新兴业态,给人类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让世界所蕴藏的发展潜力变得越来越“大”。[3]我国1999年实施的开放教育,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春季,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累计招生超过1100万人,累计毕业超过800万人,其中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累计招生38万余人,累计毕业近30万人,这种平民化教育不是其他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所能比拟的。

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2014年8月26日《人民日报》撰写的《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一文中强调“不断深化同沿线国家的文化教育交流”。他说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古丝绸之路沿线的印度、波斯、希腊、罗马文明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又特色各异,在2000多年的交流互动中彼此汲取营养,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与中亚各国文化交往历史悠久。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交流,进一步促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4]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陕西对外开放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只有民心相通,才能深入持久。去年,陕西两所高校开办中亚学院,面向中亚招收留学生,为丝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而许多陕西民众也开始对丝路沿线充满向往。[5]

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利用教育促进信息消费,建立新兴业态进行了多种方式的有效推进。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在省政府及教育厅、科技厅、工信厅、广电局、质监局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手机学院,这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融合发展,实现我省远程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创新举措,已成为承担省政府“信息消费教育化”19项重大工程之一的唯一高校。手机学院以智能手机为主要学习终端,整合现有的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以及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各类新型移动学习工具,实现学习终端的全覆盖、学习手段内容的多样化、学习人群的广泛化,以及学习时间、地点的便捷化。教与学主要依靠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学生只要有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各类教育培训学习任务,实现“一机在手上大学,开门办学利万家”的终极教育目标。[6]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倡导提出的我国第四代远程教育——手机智能远程教育跃然而出。手机智能远程教育是开放教育的转型升级,是开放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从手机智能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智能手机硬件更新、软件开发、移动通讯数据推送技术等的不断完善,通过互联网学习的依赖度将不断降低,最终将被完全取代。手机智能远程教育以其独有的“5A”即Anyone(任何人)、Anytime(任何时间)、Anywhere(任何地点)、Anyway(任何方式)、Anycourse(任何课程)特点,低成本、广覆盖、自适应、全球化、绿色节能环保等优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教育、科技、文化的交流发展,提供了可靠的选择。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际合作交流方面,更是创设了独特的天地。《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13)》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孙力称“我们了解到,学习汉语的在中亚国家找工作特别好找”。[7]

三、开放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在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际国内不少专家认为:下一个全球30亿网民将有90%来自发展中国家。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中国互联网需要进一步增强话语权。互联网处在经济建设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集区,我们既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也要对内说清中国梦想。[8]开放教育是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密切融合的典范,发展上有较强大的适应弹性,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们学习的需要,国际化发展既是响应国家创新发展号召,也是不断增强自身教育教学支持服务能力的迫切要求。从我省实情出发,开放教育国际化发展应对策略如下:

1、立足教育需求,壮大全省开放教育办学单位实力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办学体系在除西安外的各地市设有电大分校,在区、县设有县级电大工作站。各电大分校均有独立的编制、财政拨款和办学基地,而大多数县级电大则不具有,希望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考虑到电大开放教育办学的长远发展,解决他们的独立的编制、财政拨款和办学基地等问题,这是壮大全省开放教育办学单位实力首要解决的问题。当然,编制不足、经费不足、场地不足的问题可以随着开放教育的发展而逐步解决。各级办学单位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办学渠道,争取多方合作弥补自身短板,以锐意改革进取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也是壮大全省开放教育办学单位实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2、通过多种方式牵线搭桥,促进陕西电大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的教育文化交流,建立初步合作关系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要走出国门,因受管理层级的约束,需要政府层面给予一定的支持,通过多种方式牵线搭桥,帮助突破地域界限、突破文化壁垒、突破语言界限,促进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多国的教育文化交流,建立初步合作关系,打开局面,以便开放教育能够根据当地国情、民族的不同特点,共同开发、建设或改进适合他们的学习课程,通过互联网,尽可能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对当地教育的协同、支持作用,促进中外教育文化交流,使他们对中国教育文化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同时也能提高当地人们的受教育机会,使他们感受到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转变中的陕西对友好国家的殷殷之情。另一方面,学校要根据我省与多个国家交流的良好发展势头,以及通过欧亚经济论坛与之建立的友好城市关系,主动寻找发展的机遇,争取建立合作关系,把开放教育推向国际化。

3、重视智能手机远程教育的深度研究和开发,努力发挥我省信息技术产业的区域优势

2015年2月28日,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做客新华网说,从陕西产业机构发展态势来讲,比如信息技术产业应该说陕西是值得骄傲的。中国的信息产业技术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的几项,都有陕西的贡献。第一个,大家用到的4G-LTE、TD-LTE来源于TDSCDMA,TDSCDMA的整个的系统解决方案,是陕西开发出来以后,然后在国际电联成为了国际标准,成为了世界通用的一个标准,现在形成了产业。而且TDLTE无论它的技术标准、技术体系、产品水平都是世界第一的。第二个,世界各国都对网络安全比较重视,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VPN。VPN技术也是第一个作为成系统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到国际的一个标准,这也是陕西创造的。所以陕西在信息技术的原创技术,一直是走在领先地位,但是并没有完全起到支柱产业的作用。因此如何把信息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这是一个很容易切入的一个点。这次三星电子、美光电子看到了这样的机遇,就把三星的10纳米的存储器、半导体存储芯片工厂放到了陕西,同时建了两个研究院,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接着美光加大了投资,所以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产业基地,应该说在陕西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形成支柱产业。第三个是通讯,现在中兴通讯和华为研发中心将近有2万人在这儿进行研究,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现在从产业上,中兴已经把它生产1500万台智能手机的产业基地放到了这儿。比亚迪准备在这儿建6000万台智能手机的基地,最近酷派准备也要在这儿生产1500万台的智能手机,所以说通信产业的发展也为陕西的技术支撑,为人才提供了机遇。

由此可以看出,在陕西发展手机智能远程教育有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区域优势,有潜在的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研发、智能手机匹配生产优势,只要我们创新开放教育理念,创新教学设计,创新手机学习平台的应用开发,创新多语言的专业课程资源建设,创新教学管理观念,将开放教育互联网上的一些教学、教务、服务、管理功能逐步嫁接到智能手机上,通过“政府+学校+企业+学员”的顶层战略规划设计,省内外的信息产业技术大型公司能够给我们很大的信心,并且形成一种可在全国甚或国际推行的新的智能学习标准,也未必不可能。如果因为学习而产生过多流量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资源设计在智能手机的芯片或储存卡中,或者通过智能手机的重大技术改造开发出较低成本的专用的远程教育智能手机,面向国内、国外的各种学习群体,那么因手机智能远程教育而衍生的信息技术产业潜在商机被激发、开发,将又会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我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我们期待,我们努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创新合作模式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引用日期2013-09-9].

[2] 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中亚研究网[引用日期2013-09-9].

[3] 李克强与中外互联网“大佬”论道.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2014-11-21].

[4] 娄勤俭: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人民日报.2014年08月26日.

[5] “一带一路”建设改变陕西对外开放格局.新华社.2015-04-22.

[6] 任何地方都是大学课堂: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成立手机学院.陕西日报.2014-04-04.

[7] 专家谈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与中亚合作进入黄金期.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2013年09月11日].

[8] 新华时评:中国互联网发展站上历史新起点.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年11月21日].

[责任编辑王爱萍]

The Research on Internationed Development of Open Education in the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Wang Kangqian

(Shaan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Xi'an 710119)

Abstract:President Xi Jinping puts forward to jointly build "the Silk Road Economic zone",which has become a national strategy, and attracted international concerns and participation. Strengthening public communication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national cooperation of strengthening policy communi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road Unicom, and strengthening trade flow, and strengthening the circulation of money etc. Based on Internet,Based on Internet ,open education develops rapidly,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open education develops into the mobile intelligent remote education,which provides more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for those country people along,"One Belt and One Road Promotes education equality and Promotes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There are three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including Expanding of the province's Open Education Unit Strength.Promoting th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the Shaanxi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and the Silk Road economy and establishing a preliminary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valuing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stance educ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 and striving to play the regional advantages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in our province.

Key words:Economic Zone; Phone Smart; Information Industry;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49(2016)01-0005-04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基于手机智能远程教育发展的陕西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管理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DJ-A13。

[作者简介]王康钱(1975—),陕西省周至县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

[收稿日期]2015-09-27

猜你喜欢
信息产业经济带
7524亿元
新郑产业新城:“屏”“芯”双轮驱动,打造中部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
湖北省将建2000km美丽公路经济带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聚焦电子信息材料发展前沿抢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先机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强国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我国信息产业“供给侧改革”:对FDI 效应探讨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