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物保护利用的西安城墙旅游研究

2016-04-03 20:00王高社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利用旅游

王高社

(西京学院 系部,陕西 西安 710123)



【教学研究】

基于文物保护利用的西安城墙旅游研究

王高社

(西京学院 系部,陕西西安710123)

[摘要]西安城墙的保留与恢复,主要是基于文物保护利用之目的。在文物资源丰富的西安地区,城墙的保护、城墙旅游、西安城市发展特别是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之间,矛盾不可避免。目前,城墙的保留是既定格局,但由于多种原因,城墙旅游开发存在改变城墙文化价值的倾向。政府应坚持依法保护城墙,同时也要避免城市建设中损害城墙的行为。

[关键词]文物保护;利用;西安城墙;旅游

一、西安城墙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西安的城墙,是西安的标志之一,也就为旅游者所关注,为研究者所关注,也为此地的民众所关注。研究者从建筑、旅游、文化、历史、考古等等多个视角展开研究。本文主要从旅游视角对最近十年的文献和事件进行了初步梳理。

陶慧、张园认为,西安城墙是明初洪武年间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中国古代城垣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垣,并且有着少见的明墙包唐墙的现象。其功能与价值经历了由昔日“实用型”到今天“文化型”的重大转变[1]。发挥城墙的文化价值是当今城墙保护开发的基本任务。

但是,在城墙文化价值发挥方面,确有不小的争议。四年前,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的一个举动引起了关于西安城墙的一番争议,可以说也是对这份人类遗产利用方式的争论。这就是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推出的《西安城墙景区整体提升方案》,计划投资120亿元改造城墙,并将在4座城门分别建1座博物馆,称将来游客能够“半日看尽三千年”。这个被曲江新区称为“古老的城墙迎来一次华丽转身”的改造计划,从消息发布之日起,便引发各方面的质疑,很多人认为投资规模巨大的城墙改造工程,“实在是太商业,太烧包”。所谓“华丽转身”不过是“堕入风尘”的一种婉转的说法罢了。因为纵观“提升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城墙下的环城公园内铺设塑胶网球、羽毛球场地”、“在护城河上设置喷泉,用浮雕、光电等艺术表现手法”、“引入特色餐饮、特色酒吧、茶吧、康体会所、世界名品店、世界名车展示店等时尚休闲业态”等,丝毫没有顾及古城墙作为一个历史文物的尊严。其改造宗旨可以被高度概括为一个字:卖![2][3]

城墙的文化价值到底在哪里?陕西本地名声很响的文化旅游开发公司的设想遭到许多人士反对。有学者从文化角度审视城墙文化。在他们看来:看着那些水泥堆砌的仿古建筑实在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无奈。西安作为一座具有千年建都史的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遗存下来的故皇都气势与渊源的历史文化积淀广为世人所知。然而,在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存在一个令人怅然的现象,那就是著名纪实摄影家胡武功老师说的那样:“在西安这样一座千年古都里,其可以表现给世人的、直观的历史文化风貌已少之又少。除了兵马俑与碑林博物馆等几处历史文物古迹,西安千年留存下来的历史文化底蕴几乎像是淡淡的乡音一样吐露于日常生活之中,隐藏在西安人民醇厚的个性中了。”[4]

对于西安城墙地位的评价,有研究者认为是西安最具有代表性遗址和建筑物。西安城墙是西安独有的最具竞争力的文化资源,也是陕西省鼎力申遗过程中一处最具历史人文价值的古遗址。对今天西安古都形象的强化和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型资源价值和地位[5]。如果有人让我推荐一个最能代表西安的建筑物,我不假思索地会说:城墙。是的,就是城墙。我以为,西安唯一能永远扬起头傲视国内其它城市的古建筑,只有城墙[6]。

关于西安城墙资源的规划、品牌建设等方面也有很多的关注。曹永新认为,西安的城墙、城门、护城河等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完好的古文物,是举世无双的。这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西安最具个性的城市品牌,也是最具生命力的城市价值体现[7]。西安老城区内13.7公里长的古城墙系统,是在全国及世界范围内极具震撼力和吸引力的古城堡景观体系[8]。

但在旅游发展中,西安城墙作用的发挥在很多人看来,距离理想太远。如陈琳、李树民认为,城墙景区接待量增长缓慢,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产品内容单一、老化现象严重;新兴旅游地开发导致竞争加剧、客源分流。因此,必须结合现代旅游理念设计出集参与性、娱乐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创新产品。运用创新性营销模式增强目的地吸引力,取得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优势,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9]。陶慧、张园认为,作为物质性的历史文化遗存,在现有经营管理状态下,城墙给西安创造的各种价值以及城市旅游对已有资源的有效利用都远远低于本身历史文化价值,且历经600多年自然和人为破坏,西安城墙环境状况令人担忧,急待改善[1]。迈向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和生态化宏伟目标的大西安,有理由重新审视西安城墙所代表的精神与性格,将城墙凝练、提升为西安文化与旅游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和面向全世界的符号[10]。

就研究成果的总体而言,西安城墙从旅游角度的挖掘仍然是不足的,特别是城墙文化的本质在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中仍显不足。其中虽不乏某些人基于功利主义的考虑而出现的短视行为,但也不能忽略我们在研究方面的不足。如何定位、如何营销、如何树立品牌、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利用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二、西安城墙旅游存在的问题

在《西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中,将城墙作为古都中心旅游区的重要部分。古都中心游的空间布局呈现为“一廊四轴六区”,其中的“一廊”就是指以古城墙为主体的遗产廊道。《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唐皇城复兴规划》陆续颁布实施,表明西安在恢复古都风貌方面的步伐正逐步加快,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工作作为古城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对于城墙文化的整体性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在实践中,城墙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1.对城墙价值的认知过于狭窄。

狭义的城墙遗产廊道即指城墙本身;广义的城墙遗产廊道则指由城墙、顺城路、环城林带、环城公园、护城河等构成。虽然环城公园已经建成多年,但在人们的认识中,他与城墙似乎没有多大关系,也就是城墙遗产廊道被狭义理解居多。与此相关的是,即便有保护城墙的规定,在西安城墙本体与周边,依然存在损害城墙价值的行为存在,其中有不少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也有当今建设的违章建筑。放眼城墙两侧,那些“现代化”的建筑比比皆是,矗立的城墙显得不再伟岸。广义的城墙廊道概念还没有形成共识,或者说很多人以狭义的城墙廊道替代广义的城墙廊道,使城墙价值显现受到制约。

2.城墙周边环境欠佳。[11]

城墙周边环境差,一方面是因为邻近居民区,常住居民多,城墙景区必然有服务于附近居民生活的功能,再者游人中总有一些有不良习惯的人,这使得景区内垃圾乱扔,鸟粪、狗屎随处可见的景象时时出现。另一方面,护城河一直是城墙景区花钱最多但又最容易令人诟病之处。由于长期以来护城河的功能定位一直是城市蓄水、调水和雨水调蓄、泄洪,河道上入水管道太多,仅东门到建国门这一段就有各种管道72条,雨水夹带着大量污水、杂物、泥土进入护城河,加上兴庆湖的退水和沿河小饭馆的泔水及垃圾,使河床淤积、水质恶化,以致护城河实际上成了名副其实的臭水沟。屡治屡污、屡污屡治,奈何护城河定位未变,终归是清净之日少。

3.缺乏应有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西安城墙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但在寻求新的旅游资源和开发其他旅游资源的同时,城墙似乎被遗忘,在资金支持、整体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缺乏足够的力度。比如旅游网络营销已成为各类旅游企业广泛采用的管理手段的时代,西安城墙景区管理委员会的网站建设显得陈旧,功能发挥严重不足。因此,西安城墙知名度低,美誉度远远未体现出西安城墙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观赏价值。

4.以“城墙”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开发不够。

西安城墙产品开发有其成功之处,一是城墙本体保护与恢复、二是环城公园建成、三是城墙廊道的规划与建设。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护城河治理开始至今,城墙产品的开发显得过于缓慢。如护城河治理仍未从根本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高效增进;顺城路的建设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还不够到位,游客很难在此深刻感受到城墙文化与古城文化;以城墙为主题的体现城墙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很少,延伸产品功能发挥不够。

三、提升西安城墙旅游资源价值的建议

1. 对西安城墙景区给予足够重视,凸显其核心资源地位。

在世界范围,许多地方都将旅游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主体产业等等,国内各地也在努力挖掘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业的地位。但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极少,旅游产品又易于模仿,因此导致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突出。为了吸引游客,依靠更多旅游景点增加吸引力,这种低端旅游发展模式被不断复制,扩散于国内很多地区。这种模式的旅游附加值较低、创收途径单一的不足也日益显现。依靠城市品牌发展旅游业,成为摆脱单一旅游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在当今国际国内城市间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品牌竞争及品牌背后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赖于产品内在的品质,提升西安旅游业竞争力,需要提升西安旅游产品的品质。

在西安诸多旅游产品中,古城墙是富有特色的重要产品,提升其品质十分必要。作为世界文化名城中最具古都旅游和人文特色的圈带状大走廊,西安城墙是彰显古城魅力的核心资源。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既强调现代性,也强调传统性。城墙正是古城的标志,也有很多游客恰恰也是因为西安城墙、因为古城而来到西安。可以说,西安城墙确实称得上独特的资源,如果予以足够的重视,科学合理的开发与保护,未来会有非常大的升值空间。

2. 确立西安城墙旅游廊道的大景区意识,打造完整古城墙景区产品。

无论在规划还是景区管理中,应把西安城墙旅游廊道视为一个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大景区,并将之打造为一个完整的产品。说到城墙的保护,许多人只是理解为明清城墙本体,忽略了顺城路、护城河、环城林带、环城公园,特别是城内顺城路沿线、城外环城路沿线。因此,在城墙景区开发中,树立大景区意识特别需要引起关注,在城市建设中,建筑位置、建筑色彩、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均应考虑与城墙的协调。与此相关的有城墙景区门票问题,建议一日内有效,使游客灵活游历整个城墙景区。

3. 加强城墙旅游廊道环境治理,发展服务配套设施。

城墙周边环境状况,是影响旅游者旅游动机和行为的重要因素。首当其冲的治理对象是护城河。护城河的用途不应是单一的调蓄雨水和排泄洪水,而应作为城墙必须组成部分的纯景观用水。应将治理城河污染同西安的排水系统统一考虑,使城河污染源彻底被截断。这也是城市规划一直以来的目标,但实行起来却因多方掣肘而难以实现。其次,在环城林带建设方面注意林木品种与城墙的协调统一。在设施完善方面,城墙上下均需通盘考虑,增加服务设施,但要避免对城墙景观造成破坏。对园林养护、卫生保洁、安全保卫、礼仪服务等项目,可以利用市场方式进行,便于控制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

4.做好宣传推广力度,提高西安城墙的知名度。

保护与利用城墙的同时,加大宣传推广城墙的力度,既有利于提高公众保护城墙的意识,也有利于提高西安城墙的知名度。因此,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并在更大范围内宣传推广西安城墙。比如,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城墙文化,建立展示城墙资料的博物馆,以实物、照片、模型等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向人们介绍西安城墙的历史和现状。举办保护城墙的活动,提高市民与游客保护城墙的意识。近期城墙景区推出的市民免费游城墙日的活动,不仅是一种福利,也是一种宣传城墙的形式。在宣传的媒介方面,应该加强网络渠道的宣传力度,对于知识性的内容和图片展示、相关视频展示而言,网络是非常不错的介质。

5.旅游纪念品的开发。

西安城墙景区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目前还没有,说明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力度不够。西安城墙600年的历史,可以衍生出多少故事,以此为蓝本制作一些文化深厚并有教育意义的包装精美的图片、漫画、历史故事画册、可以搭建的城墙模型、书法、雕刻等,并仅在城墙景区销售。这样,游客携带归家即可留作纪念,也可馈赠友人。

[参考文献]

[1]陶慧,张园.关于西安城墙开发模式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7(27).

[2]西安城墙被改造.哥不缺钱,缺的是现代化[J].风景名胜,2010(08).

[3]曾良.“华丽转身”还是“画蛇添足”——西安城墙“被包装”计划[J].中华建设,2011(09).

[4]张钧挥.西安明城墙的历史价值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

[5]陈娟.西安城墙资源价值开发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0(08).

[6]杨绍武.走笔西安 西安城墙[J].陕西档案,2009(02).

[7]曹永新.让城墙“动”起来——开发西安城墙旅游的两种设想[J].新西部,2002(10).

[8]王晓峰.试论西安城墙的规划与开发[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9]陈琳,李树民.基于体验式旅游的西安城墙产品创新与营销创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5).

[10]刘明辉.西安环城景观带建设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08(03).

[11]张晶.西安城墙旅游资源开发及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2(04):171.

[责任编辑张宇龙]

Research on the Tourism of Xi'an City Wall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Wang Gaoshe

(Xijing University,Xi'an 710123)

Abstract:The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Xi'an city wall mainly aims to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 the cultural rescource-rich Xi'an ,the contridiction amo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city wall, the city wall tourism, Xi'an city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is inevitable. At present,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city wall is the established pattern, Howeve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wall tourism has the tendency to change the cultural value of the city wall. The government should adhere to the law to protect the city walls legally, but also to avoid damage behavior to the walls during the ci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tilization; Xi'an city wall;Tourism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49(2016)01-0064-04

[作者简介]王高社(1964—),陕西省蒲城县人,西京学院系部教授。

[收稿日期]2015-12-17退改:2016-01-11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利用旅游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名胜古迹
旅游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