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白杨诗词(2007—2015)》序*

2016-04-03 20:00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月 人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诗词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119)



《刘白杨诗词(2007—2015)》序*

月人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诗词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刘白杨由青年步入中年的诗词创作中,以自觉创新、结构特色和乡土叙事为特征,探索格律诗与自由诗相结合的文学方向,在当今诗词界显现出大家气象,为中华诗词的发展做出独特贡献。

[关键词]刘白杨诗词;自觉创新;结构特色;乡土叙事;大家气象

翻阅第二部《刘白杨诗词(2007—2015)》,予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予中青年时期创作生活之连幅剪影,辄回忆起《月人词集》(1979—2010)32年间5部100卷5000首陆续出版时之情景,不禁再次感慨审阅第一部《刘白杨诗词》(1990—2007)时所填之词《曲入冥》。词曰:

“月人翻版白杨刘,短咏长吟第一流。浐川诗词君并看,吾乡美韵响千秋!”

信然,刘白杨已隐隐然显出吟坛大家气象也矣!

刘白杨与予是屋舍相邻、阡陌相接之乡党,白杨寨与田家湾皆隶属于雁塔区等驾坡街道办事处,家乡处处充盈着赫赫汉皇之氤氲紫气。背倚千年古都西安,隔浐河东望蒸腾着当代文学璀璨霞光之白鹿原,沐浴在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霸陵与促进“昭宣中兴”的汉宣帝杜陵园区的和煦春光里的刘白杨,和着改革开放的鼓点,调声按韵,激情澎湃地唱出了时代新歌,的是人民歌手也!

第二部《刘白杨诗词(2007—2015)》,续接第一部《刘白杨诗词(1990—2007)》,仍为20卷1000首,皆是作者31岁至38岁8年间所作。若说第一部乃作者青少年生活之全记录,则第二部全景式地展现了作者由青年步入中年之创作全貌也。

较之第一部,该集作品之文学思想、表现题材、艺术手法、创造意识,已渐臻入化之境。举凡诗中之律、绝、歌行,应有尽有;词中之令、引、近、慢,无不完备;及至倚声、翻新、自度、联章,更可自成机杼,妙合无垠也矣。

然则,刘白杨诗词最可称道之处乃在于其自觉之创新也。

格律诗词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赋予时代之风情,且不失优雅风韵,是当代诗词创作的瓶颈之一。刘白杨以古为新,新出于古,打通自由诗与格律诗之界限,于格律之中化出自由韵味,于自由中讲求格律音韵,独有自家之面目。诚难能可贵也矣。试读:

“如果,你知我,就在天边留一颗。

泪珠化作新星座,融进千家灯火。

银河耿耿轻划过,那是人间舟舸。”

——《调笑转踏·雨中漫忆之十八》

“谁是谁之倒影?谁是谁之风景?

行走在何方?如真如幻如梦。

情境,情境,沉醉几时能醒?”

——《如梦令·花湖即景》

“谁破歌声节奏?夜色沉沉如酒。

一路向何方?车挤归程消瘦。

多久,多久,灯火迷茫依旧。”

——《如梦令·晚归》

“思寄秋风到那天,不见从前。

只有歌声入心间,一遍,一遍……”

——(《庆宣和·不见》

这些令人过目不忘的作品,在该集中俯仰皆是。应该说,在第一部中作者就有过积极尝试,及至本集,这种尝试已经成为一种创作自觉,即创作具有格律特点的自由诗和自由精神的格律诗成为刘氏白杨卓立于当代吟坛的标志。

再读下面这首:

“刷新动易,下载春消息。

点击东风齐着力,直把满屏吹碧。

五年驱动诗船,蓝图贴到云天。

更许清芬复制,明朝传遍湖山。”

——《清平乐·为佛山市动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五周年题》

这首词把“刷新”、“下载”“点击”等电脑专用词汇与古香古色之词谱亲密结合,创新了词的表现形式,又与主题巧妙融和,无怪乎荣获了中华诗词论坛一等奖殊荣。诸如此类具有时代特色,又结合意识流、后现代、印象派等文艺理论特色之作品,其形式也古,其内容也新,与时俱进,当可体现中华诗词在新常态下之发展方向也。

刘白杨诗词不独观念创新,同时又恪守格律,深植传统,极尽巧思,富有结构特色,极大极好地彰显了中国汉字的艺术魅力。

该集中藏头、顶真、回文、独木桥、诗词合璧等等诸般高难度创作,刘白杨心手双畅,如役家奴,大显才子本色。

如:

“歌笑情痴孽海花,笑情痴孽海花家。

情痴孽海花家里,痴孽海花家里丫。”

—— 《七绝·歌女》

这首十字顶真格七绝,不仅技法上让人叹为观止,思想上也与白居易《琵琶行》一脉相承,显示出作者悲悯情怀。

又如:

“深深绿柳烟依旧,负却琴箫瘦。

韵凉临水晚荷香,玉漱暖风熏影醉歌长。

音传古曲声声慢,事底心情远。

远伤侵漫绣词章,织尽有谁归落梦中藏?

——《虞美人·走近易安用诗词合璧体》

无论正读(见上),倒读:

“藏中梦落归谁有,尽织章词绣。

漫侵伤远远情心,底事慢声声曲古传音。

长歌醉影熏风暖,漱玉香荷晚。

水临凉韵瘦箫琴,却负旧依烟柳绿深深。”

作七律正读:

“深深绿柳烟依旧,负却琴箫瘦韵凉。

临水晚荷香玉漱,暖风熏影醉歌长。

音传古曲声声慢,事底心情远远伤,

侵漫绣词章织尽,有谁归落梦中藏?”

倒读:

“藏中梦落归谁有,尽织章词绣漫侵。

伤远远情心底事,慢声声曲古传音。

长歌醉影熏风暖,漱玉香荷晚水临。

凉韵瘦箫琴却负,旧依烟柳绿深深。”

无不回环圆转,音韵和谐,更难能者在妙合格律的前提下,对李清照艺术形象、作品特点、思想感情刻画入微,缠绵悱恻,令人绝倒也矣。

这类作品在该集中不在少数,读者自可翻检对读。当代有些诗词家不屑此类“文字游戏”,借口妨碍性情。予以为,此实乃格律之格律也,其高难度不惟游戏,能于重重镣铐之中自抒性情,自是高手中之高手也。予曾言,能作此类诗词者可授予诗词博士头衔也,刘白杨可当之无愧矣。

刘白杨诗词观念一新,手法独特,其于当代诗词题材之拓宽掘深,亦可称道。该集作品,不独可见诗人青年至中年之心灵轨迹,亦有女儿诺诺之成长脚印、诗人江南西北之山水游踪、长安诗坛近年之发展史志……此类作品,均被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手法留下栩栩之生活镜像,打上深深之时代烙印。每一主题所作,均可独立成集,并具较高艺术性,放之于当代诗词界,堪称一流。

此中最值得推荐者乃具有陕西地域特色的乡土诗词系列。作者在描写家乡白杨寨的历史变迁、风俗人情时,从身边小事小人物写起,不避俚俗,浓墨重彩,联系第一部此类作品,可以见出作者努力打造的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白杨寨诗词总集。

“老母牵孙小步行,夫妻檐下说加层。房后担郎慢吆喝。正消停。

有段笑声添入画,娇儿新学立能能。生恐路人看不见,唤来听!”(《摊破浣溪沙·农家小院速写》)

表现的是农村青年夫妻生子建房时的特有情景;

“快报闲传随口谝,店跃歌声,炉滚鲜羹。买菜街头说与争。 谁向阳光赊作业?

一米新晴,一米欢腾。乐共儿童跳小绳。”(《罗敷媚·村情》)

把城中村菜市场的热闹情境刻画得如在眼前;

“礼品挨家送,不能一户空。俺农民、竟成新宠。任他谁、给钱才管用。真愿是、年年连动。”(《寿阳曲·村选》)

将基层贿选的乱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与予谈及文学初衷,有以作品为家乡扬名之念,及今念之,此目标庶几可达到矣。

独擅一体,可谓名家;海纳百川,方为大家。综观刘白杨诗词,凡诗词创作的方方面面均有涉猎,社会风情的角角落落皆可观照。更可嘉许者,刘白杨不单致力诗词创作,成就突出,其所编《月人乡土词选》《长安诗词流派作品选》诸书,眼光独到,见识卓越,早已惠泽乡梓,流布士林,奠定了刘白杨学者地位。至若接掌雁塔诗词学会,佐予主编《西安诗词》,声名早播于网络……信乎哉,刘白杨未来不可限量者也。

予曾曰:后世若撰著陕西当代诗词史,则浐河岸边田家湾之月人、白杨寨之刘白杨,当是绕不过之有趣现象也。五百年后,庶几可验之也欤?

刘白杨自可以其独创诗词作品与诗词研究学术成果跻身当代一流诗词家之列。然则,观诸该集,有高原,少高峰;有巧句,少警句。如论比肩前贤,争锋当代,还应继续深植古今,法乳中西,坚定理想,多读勤作,坚持长安诗词流派 “合韵谱、协音律、美声情、寓意境” 的艺术主张,不懈追求。诚如此,假以时日,予坚信其必能为继承、弘扬、发展当代中华诗词作出其应有之独特贡献!予企望之也矣!

斯为序。

2015-12-26 南华阁

[责任编辑王爱萍]

Preface of Liu Baiyang's Poetry (2007-2015)

Yue Ren

(Shaan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Xi'an 710119)

Abstract:The poetry made by Liu Baiyang from his youth to middle age takes conscious of innovation,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local narration as characteristics, exploring the direction of literary poetry combining metrical poetry and free verse, which shows brilliant demeanor in poetry field and makes a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etry.

Key words:Liu Baiyang's poetry;Conscious of innovation;Structural features;Local narration;Brilliant demeanor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49(2016)01-0081-04

[作者简介]月人(1956—),西安市雁塔区人,文学学士,高级编辑,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诗词研究所所长,西安诗词学会会长,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收稿日期]2015—12—31

*《刘白杨诗词(2007-2015)》,刘白杨著,香港新闻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