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的思考

2016-04-03 20:23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残疾人互联网+互联网

王 倩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互联网+”背景下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的思考

王倩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残疾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普遍和强烈,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提高和广泛应用为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对“互联网+”在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解决现有条件下残疾人高等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对未来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互联网+;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

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是以残疾人为教育对象、以网络为主要介质,通过计算机、卫星等多种信息传输方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的新型高级人才培养方式。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教育水平的体现。

我国政府近年来对特殊教育以及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都非常的重视,党的十七大在报告提出:“要关心特殊教育”,在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要支持特殊教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中更是将“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以及“重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作为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中直接指出:“要加快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各地要为残疾人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提供更多方便,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这些政策都为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但是当前的残疾人高等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与残疾人高等教育需求的高度增长,行成鲜明对比的是匮乏的学习资源以及传统教育下的无奈。

一、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残疾人普遍受教育程度相比发达国家偏低,虽然接受基础教育已经较为普遍,但是高等教育的普及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我国第一所专门招收残疾人大学生的高等院校是山东滨州医学院,自1985年9月招收第一批学生开始,由于残疾人学生人数偏少,其主要教学方式就以随班就读为主,再加上报考专业上的局限性,根本无法满足残疾人的高等学习需求。

跟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有1134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7229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但我国的残疾人总数却有8502万,仅占万分之0.98的比例。另外,在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公报中显示,我国残疾人口大约有8296万人,其中成年人3800万,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5%;全国人口中具备大学文化程度的大约有6755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17%,而残疾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只有不到95万人,约占全部残疾人口总数的1.11% ,可见,残疾人中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比要普通人群低很多,仍存在很大缺口。

究其根源主要还是我们的社会缺乏一种适合残疾人生存、发展、创造价值的环境。

二、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的意义

社会公平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它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价值理想,也是社会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石,更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其公平与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帮助,他们在行使教育权利,接受教育过程和享有教育资源上的公正性,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主化程度。

由于残疾人身体缺陷的限制,往往无法享受到与健全人共同学习的机会,但是计算机网络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让残疾人也能接受高等教育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2002年,国家开放大学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密切协作,建立了残疾人教育学院,开创了阳光学习网。为渴望学习的残疾人,开展远程开放学历教育以及岗位培训、康复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为残疾人的高等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有效的途径。实践证明,利用远程教育方式,可以较大限度地避免因为肢体残缺、生理缺陷给残疾人带来的不便,符合残疾人的生理及心理学习特点,可以为残疾人提供相对灵活和便利的教育环境,这是传统教育方式所不能满足的。

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大踏步前进的今天,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远程教育将迎来崭新的未来,同时作为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其将成为全面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促进残疾人就业以及改善当前残疾人生存状况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和谐、教育公平的有力体现。

三、“互联网+”在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广泛和深入,特别是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也使得技术创新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进行渗透。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从此互联网将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要与工业、商业、教育等进行融合,将成为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同样,“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将带来教育理念的变革、教育方法的创新和教育环境的改善,也为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一)开辟了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有效化途径

目前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以特殊教育学院或普通高校中的特殊教育系(部)为主。因其数量有限,再加上教育环境、设施、资源的限制,只能满足部分肢体较为健全、生活可以自理且高考成绩达标的残疾人的学习需求,更多存在严重残疾、视听障碍的残疾人则无法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服务,这也成为一个难以破解的社会问题。但如果我们将“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革命、教育创新运用于残疾人教育中,相信一定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有效的方法。

作为“互联网+教育”相融合的典范——现代远程教育办学体系以其独特的自由性、便捷性、包容性,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了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创造出超越时空的学习条件和自主选择的学习环境,更能满足残疾人特殊化、个别化的学习需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身体、生理缺陷带给他们的制约,让残疾人足不出户也能“身临课堂”,为他们创造了平等乃至终身受益的学习机会。

(二)塑造了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全新化模式

“互联网+教育”的核心特征在于融合,但它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关系,这个“+”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创新。网络以其的多边性、开放性、全面性和复杂性为残疾人营造了一个学习自由的、资源丰富的、交流便利的教育环境,在这里无论是聋哑人、盲人还是肢体残疾者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交流方式。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互联网为残疾人高等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模式,扫除了由于教育设施、资源匮乏所带来的障碍,为残疾人创造了公平的发展机会。

这种全新模式将以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为代表,运用流动空间来重塑学习交流的环境。在这里一切将以流动方式运作,各种信息流、技术流、组织交往流以及音像符号流等,消除了因言语和行动不便造成的障碍,形成了一个无障碍的学习空间,可以让残疾人体验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个别化的学习过程。

(三)提供了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策略

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学习以知识的传播和获取为主要目的。但在互联网时代下,我们的学习是全新的数字化学习,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小组间的学习协作,而且学习不再是简单的传播和获取知识,更多的是知识的建构与共享。因此当教育遇上互联网,教师在教育行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已从“传播者、管理者、把关者”向“引导者、辅助者、支持者”进行转变,学生获得了空前的独立性,而且同学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协作、探索创新,展示成果,从而建立自由的学习观。

在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应当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建设适合各类残疾人的学习资源,辅助学习。具体来说:针对聋哑人,我们在建设多种媒体动态学习资源库时应配有手语、文字字幕等;针对有视力障碍的人或是盲人,应配以屏幕放大和语音、语言提示系统等功能,帮助他们克服生理上的不便,更加方便有效地利用资源信息,极大地拓展学习空间和学习的无障碍性。这种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化学习策略,对于残疾人而言,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不再拘泥于学习的时间、地点,学习过程简单化,学习空间开放化。同时学习空间的分隔也为残疾人带来了安全感,个体之间更容易彼此放开,从而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对老师和同学产生信任感和认同感。

(四)挖掘了残疾人自身的学习潜力和积极性

在互联网时代下,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残疾人活动范围大大拓宽,不再为时间和空间所约束,残疾人物理世界的时空距离得以部分消除,他们可以克服肢体和感官障碍带来的困难,只要能够操作键盘,在互联网世界中,他们就可以学的自信、学得潇洒,通过学习、交流,参与社会体现自身的价值。这意味着残疾人在现实学习里难以逾越的界线在互联网世界中得以消失。互联网已成为一种优势资源,是残疾人掌握学习自主权的一把金钥匙,缩小了残疾人与外部世界的距离,改变了他们在学习教育上的弱势地位,有利于充分而有效地挖掘他们自身的学习潜力,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的展望与思考

展望未来,我国的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事业依然任重道远,在互联网大时代的背景下,仍有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有待加强完善的地方。

(一)对外寻求政府支持和社会关注

实践证明,凡是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较好的地区,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因此,各地方政府应整合残联系统、地方残疾人学院、地方开放大学和其他社会资源优势,多方配合,出台政策,加大投人、鼎力扶持,开展面向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高等教育和岗位培训。同时也要引入媒体宣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吸引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参与,寻求新的合作机制,创建社会共同关注、各界共同参与的和谐氛围。

(二)对内加强专业建设和办学水平

随着时代的变革与社会的进步,我们应随时了解残疾人不断变化发展的学习需求,把如何适应市场、开设符合残疾人需要的专业,把加强残疾人教育的内涵建设,作为残疾人远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同时,各地方的特殊教育机构也应多学习国外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的先进做法和国家开放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办学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师资建设,丰富课程资源,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化的服务,来满足不同残疾人的学习需求。

(三)突出职业教育加强就业能力培训

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就业上存在很大困难,其自身技能和受教育程度将直接影响其生存质量,因此关注残疾人高等教育就是关注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作为残疾人远程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以及资源建设等方面都要以职业教育的理念作为指导,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享受教育的成果。另外,在学历教育之外,还应当加强技能培训,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的双证教育,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四)多管齐下做好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残疾人学生因为早年经历、生理缺陷、生活困难等原因,往往在心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如:较为敏感,感情脆弱、自卑怕生、恐惧胆小、抑郁焦虑等。我们在注重培养残疾人生存技能的同时,也应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获得生活的勇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指导教师;

第二,在选修课程中加入心理健康类的课程;

第三,建立心理咨询热线,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第四,利用网络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提供虚拟的心理咨询平台;

第五,定期对残疾人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形成多元化心理辅导体系,及时跟踪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

结语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远程教育方式作为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手段,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也一条可以促进残疾人高等教育水平飞速发展有效途径。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就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曾丽艳,王辰,王森.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残疾人研究,2013,(03).

[2]赖小乐,李珊珊.信息技术在推进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中的作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02).

[3]王寒冰,袁静珍.依托开放教育探索残疾人教育的新模式[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2).

收稿日期:2016-03-28

作者简介:王倩(1980-),女,副教授,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开放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40(2016)03—0020—03

猜你喜欢
残疾人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