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资源劣势为发展优势——记吉林省公主岭市万欣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6-04-03 22:03陈招辉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公主岭市种地吉林省

■ 文 / 陈招辉

变资源劣势为发展优势——记吉林省公主岭市万欣农民专业合作社

■ 文 / 陈招辉

“面朝黄土背朝天”,曾是中国农民形象的写照。锄头、镰刀、耕牛,也曾是中国农民的“农家三宝”。然而,今天“农家三宝”正逐渐淡出农村舞台,农民数千年弯腰种地的历史正在终结。近几年,由于外出务工农民逐渐增多,种地的农户越来越少,这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镇尤为明显,大片土地荒废。2008年3月,薛耀辉牵头成立了万欣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并以玉米种植、技术指导、农机服务为主,注册资金671万元,拥有各类农机具59台(套),并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规模经营减成本

合作社实行土地托管、半托管、承包租赁三种方式扩大土地面积,也打破了刘房子镇农户“打工顾不上种地、花钱种地成本高”的困局。

一是全托管方式。农户不参与耕、种、收等全部生产环节,生产周期结束后,合作社将粮食送到农户手中。二是半托管方式。农户主要参与收获部分的生产环节。三是承包租赁。由合作社直接从农户手中以付租金的形式租用土地。

刚开始,多数农民都不愿意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管理,一方面是种了一辈子地,将土地交给合作社,在心理上做不到完全信任。另一方面,则是担心合作社购买劣质种子、低价化肥,农机作业技术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产量。合作社理事长薛耀辉先是挨家挨户的走访,与农民面对面的谈心,询问他们常用的种子、化肥和每年的玉米产量。然后召开合作社成员大会,决定将现已流转的土地做成展示田,利用机械化和科学种植模式,引进新优良品种,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大垄双行、宽窄行高光效”等技术种植,叫农民亲眼看到实际试验结果,合作社的种植方式使平均每公顷土地玉米产量,比普通农户种植方式增产5000斤。农民通过到合作社试验田进行参观、做比较,了解合作社的科学种植方法,农资购买渠道,真正认识到了科学种田的好处,这样才放心的将土地全部托管给合作社。

2015年,万欣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达330公顷,土地托管完成玉米播种、施肥、打药、收割等田间作业1100公顷。

玉米加工增效益

2015年,合作社修建300吨玉米烘干塔一座和标准化的储粮仓2个,可以储存8万吨玉米,解决了储粮难问题。同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理清思路、扬长避短发展优质玉米产业,购置玉米深加工设备,加工玉米面、玉米碴、玉米面条等玉米食品,预计每年加工玉米食品可消耗1.8万吨玉米,获得纯收入300万元。目前,合作社已经开始加工产品,并正在申请注册商标,完成商标注册及相关产品质量认定,合作社产品即可走入市场、面向更多的消费者。

秸秆饲料发展循环农业

合作社本着不浪费“一丁点”资源的原则,充分利用秸秆,将农民丢弃的秸秆收回,粉碎作为饲料喂牛,现已建设牛舍6栋,每栋面积750平方米,养殖母牛200头,每年可繁殖150头。按每头牛一年喂食8吨玉米秸秆计算,合作社每年可以减少300公顷的玉米秸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合作社将牛的粪便发酵作为肥料施入农田,有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疏松,增加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从分散、荒芜的土地,到成片的玉米地;从毫无加工业,到玉米加工厂、注册商标;从焚烧秸秆、粪便随处堆放,到秸秆饲料、粪便还田;成员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开展深加工、发展二三产业,获得更多效益。万欣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合作”的力量,不断挖掘各类资源,变资源劣势为发展优势,实现了成员收入的节节升高。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农村经济管理局)

栏目编辑:孙超超

猜你喜欢
公主岭市种地吉林省
公主岭市大榆树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种地钓鱼
智慧农业看“屏”种地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公主岭市集中培训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学助手试点校
公主岭市举办“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农民工月均收入超3000元,怪不得种地的农民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