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系统解读世界能源发展的力作——评《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6-04-03 23:12时胜利
关键词:能源世界发展



一部系统解读世界能源发展的力作
——评《全球能源互联网》

时胜利

(三峡大学 党委(校长)办公室, 湖北 宜昌443002)

2015年刘振亚先生撰写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拜读该书,深感这是一部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视野开阔,资料翔实,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著作。

鲜明的问题意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准确把握世界能源发展趋势不仅关系着中国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也关系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前,中国的能源安全面临着结构性的危机,一方面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仍然以化石资源为主;另一方面,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能源消费与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凸现。如何破解能源结构性危机既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界探讨的热点。《全球能源互联网》中不仅分析了中国能源发展的现状,也在全面梳理世界能源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的根本之策,即通过实施清洁能源和电能替代解决能源的结构性问题,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一极一道”及各大洲清洁能源基地电力大规模开发外送,实现从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为主转变,根本解决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

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大时空观。作者在分析世界能源发展的走向与出路时并未局限于当前的能源困境或单纯的某一类能源的发展,而是从长周期的时间跨度和全球的视野范围研究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通过翔实的数据及大量的实证调查对世界能源的发展与未来走向做出判断。例如:作者在书中回溯了近三百年能源电力发展的历史,研究和预测了2030年、2050年的能源供应、能源需求,明确全球能源互联网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形成较为完整的发展路线图。又比如:作者在分析世界能源供应与需求中,并未局限于区域,而是放眼全球,通过客观的分析和翔实的数据分析预测了世界各大洲的能源需求及生产情况,使我们在阅读中时刻感受到整个世界能源是一个大的系统,能够准确把握中国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在整个世界能源系统中的时空方位。

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在丝绸之路战略中,加强与陆上周边国家、海上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关键。作者不仅深入分析了全球能源合作的前景,还提出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设想和框架,尤其是提出了跨洲特高压骨干网架和洲内跨国互联电网,设想建立亚洲互联电网,同时在2030年推进亚洲——欧洲联网、亚洲——非洲联网。应该说,这些设想与思路与当前中央的“一带一路”战略高度吻合,是对能源“一带一路”战略的补充和完善,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前瞻性眼光。

翔实的资料和一手数据。本书作者长期从事能源电力研究、建设、管理等工作,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拥有丰富的能源电力领域实践经验。作者在论述观点中不时穿插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或事例来加以论证和解释,使得内容更具有说服力和思想性。例如,在论述全球能源供给时,作者绘制了大量的示意图,使我们能够比较直观地看清世界各地的能源分布;同样,在论述全球电力发展趋势时,作者又采用大量的表格数据,使我们非常直观地看到电力外送的规模与方向。这就为读者全面把握世界能源的发展情况提供了可量化的参照体系,增强了该书的说服力。

《全球能源互联网》既是严谨的理论著作,也是能源领域中颇有分量的参考文献。它对全球能源问题的深入阐述及对水能、风能、核能发展前景的预测,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电力特色院校的转型发展,有助于我们明确电力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以进一步培养适应电力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当前,部分以水利、电力为特色的高校及涉电、涉水的相关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及人才培养方案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无论是学科专业设置还是人才培养方案都还没有真正地体现社会需求导向,人才培养也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和产业的发展,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对行业的发展思路及人才培养需求缺乏了解,《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不仅进一步分析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对本行业的人才培养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责任编辑:赵秀丽]

中图分类号:TM 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16)02-0116-01

作者简介:时胜利,男,满族,三峡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法学博士。

收稿日期:2015-11-30

猜你喜欢
能源世界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