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使用导学案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案教材探究

(咸宁市嘉鱼县城北中学,湖北 嘉鱼 437200)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适应新课改,各级各类学校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我校为了办出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的学校,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下面我就如何有效使用导学案的问题所作的探讨,谈一谈肤浅的认识。

导学案对于学生的意义,犹如姗姗学步的孩子手中的学步车,借助导学案,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义和兴趣,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当学生能够带着问题、矛盾、困惑、方法、理解走向自我,走向同伴,走向教师的时候,就意味着“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能通过导学案得以充彰显。本期“问道”集中解读导学案使用中的关键环节,以望能给一线教师带来启发和借鉴。

一、学生要有效自学,成就课堂,教师要努力“放手”

对导学案的使用,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主动的意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理论,它使学生完全参与学习的过程,对知识是自我经历而不是教师给予,对能力是亲历获取而不是教师传授,对方法是主动归纳而不是教师总结。因此,学生要满腔热忱,信心百倍,认认真真,积极主动地去做好用好导学案。

教师用导学案教学要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阅读教材,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建构。总之,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自己完成的,教师绝对不包办代替。

导学案的使用,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一些要求。

导学案的基本思想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点拔(以问题启发问题)——巩固练习,在这个流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第一,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导学案,在上课前抽批部分学案,了解学生情况,再次进行课前备课,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第二,告知学生学案的编制思想,导学案是如何根据教材去设计的,让学生通过预习导学案能更好地在课前了解熟知教材知识。第三,引导学生积极展示预习成果。在预习课上,教师应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进行任务分配——小组分工明确,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展示准备——小组长及时收集和反馈,但不要限制学生的自由,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展示。第四,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后,将各科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二、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知识的生成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知识是学习的对象,知识的生成则是一种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举一反三学会知识的生成更为重要。

课堂因激扬生命而美丽,教学因问题生成而精彩。课堂要想不断有动态生成的精彩,就需要有质量的预设:①将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学案;②对于不同的课,选择不同的问题。另外,动态生成的课堂,必须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更是闪动学生灵性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①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②睁大眼睛看学生的亮点、优点。让学生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在教师的点拔、追问下,在同伴的点评质疑中,才会有新的创设,新的生成。

三、恰当处理练习强度

我认为这里的“强度”应指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驱动力的强弱,而非训练的量和度,导学案应该能产生高质量、高效率、较理解的学习效能,体现为“主体张扬”、“兴趣持续”、“交往真实”、“思考质量”、“生成能力”。

四、导学案要“双批双改”

导学案的二次批改环节就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纠错及导学案的完善情况,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有疑问的知识点,学生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掉,并在导学案上写出来。

导学案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学生完成导学案后学科班长收齐上交,教师第一次批阅,了解学情并确定重点展示内容,待展示后,学生要在课下整理落实,订正完成后收齐上交,教师第二次批阅。

猜你喜欢
学案教材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材精读
乡愁导学案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