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敷料在四肢外伤性创面中的应用

2016-04-05 13:52姚振霞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银离子湿性渗液

姚振霞

(靖江市人民医院 骨科关节病区,江苏 靖江 214500)

骨科患者在发生骨折的同时,多数伴有外伤开放创面,部分患者因开放性创面的存在延长了术前等待时间,也有因手术切口邻近或经过创面,增加了切口感染的几率。因此,对于外伤创面如何,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感染几率成为护理工作重要的一部分。急性外伤创面既往我们通常采用如碘伏、洗必泰、双氧水等消毒液清洗伤口,暴露伤口并保持干燥。部分患者创面外用红汞、紫汞等。这种传统的换药方法,需要护理人员频繁关注创面,换药所需累计时间较长,次数多,增加患者痛苦,同时伤口愈合时间长,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90年代开始出现封闭敷料的概念,它们均具有建立人工屏障、隔离创面、自溶解清理创面床、吸收过多渗液的特点。该类敷料在创造无氧环境,刺激毛细血管生长的同时,又起到保护创面新生肉芽的作用。从1995年美国的多爱肤、丹麦的溃疡贴到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的各种湿性敷料,为外伤创面的护理提供了新的方法[1]。

选取2016年1月-6月我科收治的伴有外伤性创面患者48例,使用由康乐保公司生产的水胶体敷料和泡沫敷料及康维德医疗用品公司生产的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透明贴主要用于渗液较少的伤口,溃疡贴主要用于由低到中度渗出的伤口,泡沫敷料用于渗液较多的伤口。经过综合运用湿性敷料,创面愈合良好,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21~81岁,平均51.2岁。四肢创面38例,躯干部创面10例。

2 护理方法

与患者做好充分的交流沟通,注意患者全身情况,对外伤性创面予碘伏消毒周围皮肤后予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既减少周围皮肤寄居菌,也保持了创面清洁,减少感染几率。

对外伤性创面局部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创面的位置、大小、有无渗液及感染迹象,患者外伤性创面的疼痛评分、局部皮肤、皮下组织损伤的程度等。根据外伤性创面的具体情况,采用局部清创后使用湿性敷料和具有自溶性功能的湿性敷料两种方法。根据伤口渗出液的多少和敷料本身保持的清洁情况定期更换敷料。

对患者全身情况的评估:外伤性创面的愈合与患者自身情况密不可分,对于存在免疫功能低下、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适当的使用药物增强免疫力,纠正严重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有利于创面愈合。对于糖尿病患者,我们根据美国糖尿病及内分泌协会的标准,餐前血糖在90~130 mg/dL,餐后血糖低于180 mg/d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的标准来控制血糖,通过口服药物、诺和锐皮下注射等方法调整,并监测血糖至平稳[2]。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入院宣教时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外伤性伤口愈合与营养支持方面的知识,在饮食方面,我们建议患者:⑴补充富含精氨酸的食品如鳝鱼、泥鳅、墨鱼、山药、银杏、豆腐皮、冻豆腐等食品;⑵适当吃点动物肝,主要考虑到动物肝内富含微量元素硒、锌、铜、镁、铁及叶酸、维生素B6,B12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每周1~2次,每次50 g;⑶常吃菇类、抗氧化食物。菇类含有抗病毒物质“蘑菇多糖”,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等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利于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在对患者进行全身营养支持的同时增强自身免疫力,有利创面愈合[3]。其次入院宣教时必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获取患方信任后才能在对创面护理时取得患方充分配合,取得最佳效果[4]。

对湿性敷料的管理:在使用湿性敷料过程中患者可因局部疼痛或不适当的功能锻炼,导致局部敷料脱落,所以使用湿性敷料时,通过局部加用3 L公司外科手术所用的皮肤保护贴膜加强固定湿性敷料,减少敷料脱落几率,避免影响切口愈合。

3 结果

通过使用湿性敷料,开始1~5 d创面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若感染或有坏死组织存在,则会使伤口愈合延迟;3~8 d,伤口可见鲜红色的肉芽组织生长,血液丰富,伤口缩小,上皮增生覆盖;5~18 d,创面呈淡红色或淡粉色,与周围皮肤类似着色,伤口瘢痕性收缩、变淡。所有外伤性创面均在12~18 d内愈合,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12.8 d。

4 讨论

在对外伤性伤口进行初步处理时应注意以下方面:⑴禁止使用刺激性肥皂,因为肥皂改变人体皮肤表面的PH值,导致皮脂破坏及皮肤进一步损伤;⑵禁止伤口内使用抗生素或对未感染的伤口使用碘伏等消毒剂,因为两者均能破坏愈合环境;⑶即使是感染创面也必须无菌操作。

对于外伤性创面的具体情况要做出正确的评估,并根据创面情况选择相应的湿性敷料治疗方案。总的原则是首先敷料必须具有:⑴锁住水分防止二次污染;⑵透气性、无创性、安全性;⑶可靠的吸收能力等特点[5]。其次在使用湿性敷料时必须注意:⑴伤口不同时期选择不同湿性敷料;⑵不同湿性敷料的联合运用。

湿性愈合的基本原理是:湿润环境可以加快伤口表面皮肤的迁移速度,无结痂形成,避免了表皮细胞经痂皮下迁移而延长愈合时间,从而加快伤口愈合。主要分为两类:水凝胶敷料(Hydrogel)和水胶体敷料(Hydrocolloid)。其他包括:⑴具有吸收渗液及止血消炎双重功能的藻酸盐类;⑵吸收大量渗液、消炎消肿、抑制和杀灭细菌、洁净伤口的美盐类;⑶具有杀菌、抗感染、吸收渗液的银离子类;⑷具有阻止肉芽过度生长,促进上皮化生的泡沫类敷料。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根据外伤性创面的情况采用以下方法联合运用:⑴对已经形成黑痂的创面,我们采用水凝胶敷料,外用透明膜类敷料覆盖,利用水凝胶敷料释放水分的特性使创面形成的黑痂软化,自我溶解后达到清理创面的目的。使用时长可控制在2~3 d。在使用水凝胶敷料时应避免出现创面周围皮肤受到渗液的浸泡,影响周围皮肤正常细胞对创面的迁移;⑵对已发生感染同时又具有黑痂的创面,银离子敷料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使用水凝胶敷料的同时加用银离子敷料,在溶痂的同时通过银离子敷料抗感染作用杀灭细菌,抑制炎症[8]。如创面渗液较多,可把银离子敷料更换为美盐或藻酸盐敷料,有利创面渗液吸收。渗液吸收不充分,在影响周围正常皮肤的同时,也会令创面出现异味,影响创面愈合。当敷料吸收渗液量达到一定量时,必须立即更换,以免引起皮肤浸渍。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藻酸盐敷料中的钙离子具有止血功能,有利于创面愈合;⑶对于肉芽组织新鲜的外伤性创面,根据创面渗液情况选择,由于泡沫敷料主要作用是吸收渗液,对中至重度渗出的伤口使用泡沫敷料较适宜,但在上皮期,伤口渗出很少时,宜选用带有防粘连涂层的泡沫敷料[9];⑷对于浅表的创面,伤口渗液少,通常考虑选择透明膜敷料,既能保护创面及促进创面愈合,又有利于护理人员观察创面,及时更换敷料,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保证[10]。

外伤性创面的治疗除局部湿性敷料运用外,还需注意对患者全身的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力、纠正外伤后可能存在的严重贫血、基础疾病的控制等。

总之,使用湿性敷料在促进外伤性创面的愈合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但在治疗中因涉及病因复杂和患者个体化差异,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会受到施治者本身知识水平和经验的影响,需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银离子湿性渗液
银离子冲洗联合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对骨科感染创面的应用效果
贴片电阻银离子迁移失效分析及工艺优化
自制负压吸引联合湿性换药在中小面积烫伤中的应用效果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湿性愈合法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新型湿性敷料在脊髓损伤患者压疮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