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痉汤治疗面肌痉挛40例

2016-04-05 14:09徐向青山东中医药大学04级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500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5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

刘 璇,徐向青(.山东中医药大学04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 500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500)



解痉汤治疗面肌痉挛40例

刘 璇1,徐向青2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摘 要]目的:观察解痉汤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给予解痉汤加减治疗,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愈3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解痉汤治疗湿热蕴肝型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关键词]面肌痉挛;解痉汤;临床观察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表现为面部不自主抽动,抽动多呈阵发性﹑无规则性,多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引发﹑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其病理变化大都存在有面神经的脱髓鞘改变,导致面神经核内产生异常电兴奋灶[1]。面肌痉挛属中医“风证”﹑“肌肉瞤动”﹑“面风”范畴,治法长以息风﹑止痉﹑通络为主,多配合针灸治疗。徐向青教授将面肌痉挛归结为肝经有热,湿热熏蒸上犯面目引起,善用验方解痉汤加减治疗,用之疗效颇佳,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0例,均为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男15例﹑女25例,病程1~12天,年龄32~83岁。

纳入标准:面肌痉挛诊断参照《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面肌痉挛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对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的患者需要借助辅助检查予以明确。包括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卡马西平治疗试验。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和异常肌反应或称为侧方扩散反应检测。面肌痉挛中EMG可记录到一种高频率的自发电位,(最高每秒可达150次)是面肌痉挛特有的异常肌电反应,AMR阳性支持面肌痉挛诊断。影像学检查包括CT和MRI用以明确可能导致面肌痉挛的颅内病变,另外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还有助于了解面神经周围的血管分布。面肌痉挛在疾病的开始阶段一般都对卡马西平治疗有效,卡马西平治疗试验有助于诊断[3]。

排除标准:①有面瘫病史;②有中风病史;③孕妇及哺乳期;④未能按时或坚持服药。

2 治疗方法

给予解痉汤治疗。药用黄连10g,黄柏10g,秦皮10g,白头翁12g,当归12g,白芍30g,柴胡12g,茯苓30g,白术12g,炙甘草8g,桑枝30g。伴头痛者加川芎﹑细辛﹑羌活﹑藁本,伴失眠者加酸枣仁随证加减。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2周为一疗程,治疗10周以后评定疗效。

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患侧面部无牵拉抽动,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面部牵拉抽动﹑麻木基本消失,在天气及情绪变化时偶有发作。好转:面部牵拉抽动次数明显减少,痉挛持续时间缩短,相邻两次痉挛间隔时间延长。无效:症状无变化。

4 治疗结果

治愈3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

5 讨 论

目前西药治疗面肌痉挛主要包括卡马西平﹑抗胆碱能类药物﹑巴氯芬﹑氯硝安定﹑氟哌啶醇等,但疗效欠佳,尤其是老年患者容易出现嗜睡﹑眩晕﹑共济失调﹑无力等不良反应[4]。中医辨证论治多从外风﹑内风进行治疗[5]。《伤寒论》第82条记载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其以温补脾肾为主。《灵枢·经脉》记载“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从毛之际……夹胃,属肝,络胆……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和“风在筋”之说。

徐向青教授从肝论之,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本方是在白头翁汤基础上加逍遥散而成。《伤寒论》记载“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逍遥散“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经不调,脘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6]。”虽然两方均无治疗面肌痉挛的记载,但徐向青教授综合两方,并分析肝经湿热,循经上熏蒸于面,湿热耗气伤津,面部肌肉失于濡养,则表现为肌肉瞤动,治法当以凉肝解毒﹑清热润燥﹑调畅气机为基本治疗原则,为中医治疗面肌痉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Montero J,Junyent J,Calopa M,etal.Electrophysiologicalstudy of ephaptic axono-axonal responses in hemifacial spasm[J].Muscle Nerve,2007,35(2):184-188.

[2] 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19(11):528-532.

[3] Sekula RF Jr,Frederickson AM,Arnone GD,et al.Microc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hemifacial spasmin pftients>65 years of age:an analysis of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J].Muscle Nerve,2013,48(5):770-776.

[4] 李世亭,王旭辉.面肌痉挛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0(6):481-484.

[5] 王永炎,张伯礼.中医脑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68.

[6] 太平惠民合剂局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非药物疗法

[中图分类号]R277.7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5-0431-02

[通讯作者]徐向青

[收稿日期]2016-01-21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难治性强迫症给予喹硫平及氯咪帕明的临床干预观察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观察及总结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