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配合苦参汤治疗慢性湿疹体会

2016-04-05 14:09黄延芳何晓铭谭剑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2级本科生广东广州510405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泽泻血虚苦参

黄延芳,何晓铭,谭剑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2级本科生,广东 广州 510405)



当归芍药散配合苦参汤治疗慢性湿疹体会

黄延芳,何晓铭,谭剑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2级本科生,广东 广州 510405)

慢性湿疹具有血虚﹑血瘀兼湿邪内著的病机特点,治疗应养血与除湿同顾,化瘀与祛风止痒共调。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内服外用,标本兼顾,是慢性湿疹治疗的重要思路。

湿疹属中医“湿疮”范畴,按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与脾虚湿恋有关,慢性者则多病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1]。湿邪留著可贯穿湿疹病程,而慢性湿疹更兼血虚为患,故治疗时应着重养血除湿。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白术﹑泽泻组成,方中当归﹑芍药﹑川芎养血补血,白术﹑泽泻﹑茯苓祛湿利水,其中当归﹑川芎更有活血通脉之功,白术﹑茯苓兼具健脾制水之效,用治“妇人怀妊,腹中㽲痛”[2]。肝脾不和,血虚而水湿内盛,血虚而水湿内盛的病机与慢性湿疹相合。慢性湿疹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的特点,迁延难愈,所谓“久病必瘀”,所以治疗除养血除湿外,还应该兼顾活血化瘀。慢性湿疹在发作时瘙痒难忍,故当“急则治其标”,应配合祛风止痒。苦参汤源于《疡科心得集》, 为治一切疥癞﹑疯癞﹑疮疡之常用方,故用苦参汤加减外洗祛风止痒效果好。

张某,女,20岁,2014年8月10日就诊。5年前出现双下肢散发分丘疱疹﹑色红﹑瘙痒,发作初始仅持续几天,后每年夏天均发作,持续时间渐长,其余时间正常。双下肢散发丘疱疹,部分基底色红,上有粟粒大小的密集丘疹,流黄色水液,剧烈瘙痒;部分基底暗红,色素沉着,有抓痕,上有鳞屑,无瘙痒感。怕风,偶有头晕﹑久卧或蹲下后起立明显,纳差腹胀,口不渴,大便稀﹑日三行,小便正常。舌淡苔薄润,脉细滑。西医诊断为慢性湿疹。中医诊断为湿疮,辨为脾虚湿蕴兼血虚风燥。治以健脾利湿,养血活血,祛风止痒。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减。药用当归15g,白芍20g,川芎15g,茯苓20g,白术15g,泽泻15g,牛膝10g,薏苡仁30g,地肤子10g,红花10g,桃仁10g,黄柏10g,党参20g,砂仁10g,荆芥10g,防风10g。7剂,水煎,早晚分服。另用苦参汤。药用黄柏30g,苦参30g,蛇床子30g,薄荷20g(后下),红花20g。7剂,水煎外洗,渣外敷,日1剂。1周后复诊,双下肢丘疱疹已退大半,无黄色渗液,不觉瘙痒,胃口变好,大便次数减少。内服方再服7剂,外洗方再用3剂。三诊,诸症消失,丘疱疹处色素沉着﹑色暗红。予当归芍药散原方加桃仁﹑红花,打成粉末作散剂,再服1个月。随访1年,夏天未再发,且色素沉着消退。

[参考文献]

[1] 李曰庆,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68.

[2] 张琦,林昌松.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43.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5-0505-02

[收稿日期]2015-12-10

猜你喜欢
泽泻血虚苦参
泽泻到底“毒”不“毒”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苦参百部液治虫咬皮炎
血虚体质人群日常调理很重要
血虚≠贫血
大剂苦参治不寐
血虚≠贫血
泄热渗湿的建泽泻
泽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