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免疫接种的技术要点

2016-04-05 17:49魏本胜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
兽医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活苗家兔氏杆菌

魏本胜/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

家兔免疫接种的技术要点

魏本胜/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

一、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

免疫接种是预防各种动物疫病所采取的综合性防控措施中十分关键的环节,定期搞好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必须遵守免疫程序,认真做好各类疾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对慢性消耗性及外科疾病等没有疫苗可预防的,主要采取淘汰病兔、净化兔群措施。

在免疫接种工作中,由于用法、用量或选择疫苗的种类不合适,往往出现一些失误,造成免疫效果差甚至无效。免疫接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免疫时间的确定。首次免疫时间要根据母源抗体的高低及养兔场户场地的污染情况、家兔本身的健康状况(注意疫病隐性带毒或非典型发病的情况)、疫苗的品种、免疫持续时间等而定。

2.注意家兔的健康状况。为了保证家兔的安全和接种效果,疫苗接种前,应了解家兔近期饮食、排泄等健康状况,必要时可对个别家兔进行体温测量和临床检查。只有健康家兔才能接种;凡是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有病的、体质瘦弱的、幼小的、年老体弱的等有免疫接种禁忌症的家兔,均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孕前期、孕后期的家兔,不宜接种或暂缓接种。应了解当地有无疫病流行,若发现疫情,则首先应安排对疾病进行紧急防疫,如无特殊疫病流行则按原计划进行定期预防接种。

3.选择适宜的疫苗。疫苗质量直接关系到免疫接种的效果,对疫苗的采购要做好统一计划和安排,根据生产情况,要做到疫苗提前到位,并按疫苗的保存要求贮放。要避免在酷暑和寒冬购买疫苗。在选择疫苗时,一定要选择经过政府招标采购的疫苗或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厂家生产的、有批准文号的疫苗,不要在一些非法经营单位购买,以免买进伪劣产品。

二、免疫途径和方法

常用的兔用疫苗共有10多种,其中最常用的5~6种。免疫接种的途径和方法应根据当地疫情、兔场的疫病情况,选用不同的疫苗。

1.皮下接种。皮下接种一般在兔后颈部皮下进行。常用的疫苗有两种:

兔瘟疫苗:一般颈部皮下注射1~2 ml,7 d左右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35~40日龄首免,55~60日龄强化免疫。以后每年免疫3次。

葡萄球菌病灭活菌苗:母兔配种前皮下注射2 ml,7 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

2.肌内或皮下接种。常用疫苗有3种,分别为兔巴氏杆菌病灭活苗,波氏杆菌病灭活苗,魏氏梭菌病灭活苗。

兔巴氏杆菌病灭活苗:一般用5 ml,7 d左右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30日龄首免,间隔2周强化免疫,以后每年免疫2~3次。

波氏杆菌病灭活苗:一般用1 ml ,7 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母兔妊娠后1周和仔兔断奶前1周注射,其他兔每年注射2~3次。

魏氏梭菌病灭活苗:一般30日龄以上兔每只注射1 ml,7 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2周后强化免疫,其他兔每年注射2~3次。

3. 肌内注射接种。常用疫苗为大肠杆菌苗,仔兔20~30日龄时注射1 ml,7 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个月。

除了免疫接种单苗外,还有兔瘟-巴氏杆菌二联苗、巴氏-波氏二联苗、兔瘟-巴氏=魏氏三联苗等免疫接种更为方便快捷。但兔瘟接种必须先用单苗,以后才可用二联或三联苗。

三、无菌操作

1.器械消毒。免疫注射过程应严格消毒,注射器应洗净,煮沸,针头应勤更换,更不得一把注射器混用多种疫苗。吸取疫苗时,针头应勤更换,决不能用已给家兔注射过的针头吸取,可用一灭菌针头,插在瓶塞上不拔出、裹以挤干的75%酒精棉球专供吸附用,吸出的疫苗液不能再回注瓶内。吸取疫苗前,先除去封口的胶蜡,并用75%酒精棉球擦净消毒。

2.注射部位消毒。注射部位用2%碘酊或75%酒精消毒,消毒时应逆毛消毒。

3.更换针头。一兔一针头是理想的免疫操作状态,可有效地避免交叉污染,特别是紧急免疫或场内家兔有隐性感染疫病的情况时,至关重要。但家兔个体小,一兔一针头操作起来比较繁琐,实际生产中很难全面推行。所以,要掌握同一养兔场的家兔,根据实际情况勤换针头的原则就可以了。

四、接种前后慎用药物

在免疫接种前后一周,不要用抑制免疫应答的药物;对于弱毒菌苗,在免疫前后一周不要使用抗菌药物;口服疫苗前后2 h禁止饲喂酒糟、抗生素渣(如林可霉素渣、土霉素渣等)、发酵饲料,以免影响免疫效果。但必要时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使用水溶性多维、电解维他、VC以防止应激反应,一般免疫前后各使用2~3 d。在进行灭活疫苗或病毒病的弱毒疫苗注射免疫时,也可考虑在饮水中添加预防性的抗菌药物。

五、做好免疫接种记录

养兔场户或免疫接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免疫接种记录,建立免疫档案。免疫档案作为养殖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群体都要采用专页记录,记录的内容有:养兔场户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基本免疫程序(以上可以为扉页),家兔日龄、数量、免疫病种、疫苗名称、疫苗的来源、生产厂家、批次、接种时间、接种剂量、接种操作人签名、在备注栏说明家兔的健康状况等,同时记录免疫不良反应情况、添加多维或使用抗菌药物等情况。

六、疫苗接种后的观察

疫苗免疫接种后,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密切注意兔群反应。特别应注意观察接种部位,如出现化脓,一定要立即把表面的结痂去掉,清除伤口处的脓汁,图上奠定或者紫药水。然后打针消炎,可以打头孢曲松钠或林可霉素。对反应严重的或发生过敏反应的,可注射肾上腺素抢救。注意家兔的应激反应,遇到不可避免的应激时,可在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如水溶性多维、VC等,能有效缓解和降低各种应激反应,增强免疫效果。防疫员应在注射疫苗后1周内逐日观察家兔的精神状况、食欲和饮水、大小便、体温等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猜你喜欢
活苗家兔氏杆菌
不同稀释液对鸡新城疫活苗免疫效果评价
家兔“三催”增效饲养法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家禽病毒性疫苗的分类及特点
家兔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家兔便秘的防治办法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