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6-04-05 17:49陈海南湖北襄阳襄州畜牧兽医局
兽医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艾美耳盲肠球虫病

陈海南/湖北襄阳襄州畜牧兽医局

张永香/福建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陈海南/湖北襄阳襄州畜牧兽医局

张永香/福建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规模养鸡场逐渐增多。鸡球虫病是规模养鸡场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是一种寄生在鸡的肠上皮细胞内的一种或数种单细胞寄生原虫引起的疾病,多暴发于2~7周龄雏鸡,以血便带痢为主要特征,尤其在利于球虫卵囊繁殖的气温高、湿度大的季节,更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即使患鸡通过药物等治疗可病愈,但也会造成生长滞后、产蛋量降低等情况,并且其他疾病的发病率也会大大提高。

(一)病原

由艾美耳属的7种球虫感染引起,其中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在鸡的盲肠部,其他6种球虫都寄生在小肠,各类球虫均可交叉感染。

(二)流行特点

1.传染源。病鸡和带虫鸡是主要感染源。卵囊在潮湿环境和适宜温度下生存力较强,一般的消毒药没有杀灭作用,但对干燥和高温抵抗力较弱;人及衣服、用具等以及某些昆虫可成为机械传播媒介;带虫鸡粪、饲料、土壤等都可传播。

2.传播途径。主要经口感染,鸡吃到孢子化的卵囊而感染。各品种和各日龄的鸡都有易感染性,纯种鸡和杂交鸡比本地鸡易感染,2~7周龄雏鸡最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2周龄以内的雏鸡很少发病,其中毒害艾美耳球虫主要危害8~18周龄的鸡。

3.暴发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多雨的季节为主,南方在3~11月份,北方在4~9月份。营养缺乏、潮湿、拥挤、卫生恶劣等饲养管理不良都会诱发该病。

(三)发病原因

饲养环境恶劣。饲养密度过大,鸡群过于拥挤,造成空气不流通;光照不足,运动场太荫蔽,粪便潮湿,给卵囊的生存创造了极好的条件;鸡舍卫生条件差,饲料和饮水被污染,粪便堆积太多。日粮配合不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K。这些原因都能诱发球虫病的发生。

(四)临床症状

1. 盲肠型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导致盲肠损伤,对3~6周龄的雏鸡致病性最强,病鸡食欲减退或废绝,鸡冠和可视黏膜苍白无血色,消瘦,运动迟钝,呆立鸡舍,羽毛粗乱无光泽,常于感染后4~5 d突然排泄大量血便,血便呈鲜红色或黑紫色,排血便后1~2 d内大批鸡死亡,死亡率可达50%以上。一周后多停止出血,耐过鸡逐渐康复。

2. 小肠型球虫。除柔嫩艾美耳球虫外,其余6种球虫主要导致小肠受损,多发生于2月龄以上的中雏鸡,临床症状跟盲肠损伤出现的血便相似,但耐过鸡不能迅速恢复。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黏膜,生产性能急剧下降,对其他疾病易感性增强。

(五)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盲肠肿胀,内含大量血液,肠内可见红色或红、白相间的肠芯。小肠性病变主要表现在小肠中部高度肿胀或气胀,有时可达正常时的2陪以上,被侵害的肠黏膜有出血点,有时可见血凝块,后期肠壁增厚。

(六)辨别诊断

取病鸡粪便涂片查到球虫卵囊,或死后取肠黏膜触片或刮取肠黏膜涂片到裂殖体、裂殖子或配子体,均可确诊为球虫感染。但由于鸡的带虫现象较为普遍,因此确定是不是由球虫引起的发病和死亡,需要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病理剖检情况和病原检查结果才可作出判断。

(七)治疗措施

1. 治疗原则。治疗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球虫病的危害主要是在裂殖生殖阶段,若在感染前96 h进行治疗,可降低雏鸡的死亡率。联合用药,球虫病发病时,球虫繁殖处于哪个阶段不宜判断,因此在选择药物时要选择抗球虫谱比较广、作用繁殖周期比较广的药物。

2. 药物治疗。现阶段应用的抗球虫药主要分2大类。一种是化学合成的抗球虫药,如磺胺喹噁啉、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间二甲嘧啶、氯羟吡啶、氨丙啉、尼卡巴嗪、球痢灵、氯苯胍、溴氯常山酮以及喹诺酮类等,其中有些药物虽已有耐药虫株的产生,但通过配合用药等方式仍能起到治疗作用。另外一种是抗球虫抗生素,主要有马杜霉素、莫能菌素、拉沙洛菌素、盐霉素、纳拉新、罗奴霉素以及四环素等。除四环素外,其它均属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这类药物具有优异的广谱抗球虫作用,以能够促进增重、不易产生耐药性。

(八)预防

1. 加强饲养管理。鸡怕潮湿,在选场时应选择地势高燥,向阳地带。同时一定要科学饲养。进鸡苗前,鸡舍先消毒2~3次,然后通风晒干,1周后再放入垫料。放垫料前,先洒1层石灰粉1~2 cm,再放垫料10 cm厚,保证鸡舍的温度适宜,保持通风良好和鸡舍干湿度( 太干燥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太潮湿易发生球虫病),干燥度以看不到粉层飞扬为宜,湿度以垫料不潮湿、不结块为宜。合理安排饲养密度,舍内饲养以每平方米8~10羽为宜。对于雏鸡,可以在网上饲养,网面距地面高度85~100 cm,这样能保证鸡和粪便分开,网上干燥,地面上的粪便可以及时清理,粪便也容易风干,可以减少球虫病的发生。一旦发病,病鸡和健康鸡隔离,成鸡与雏鸡分开饲养,以免带虫的成鸡传播病原。鸡舍要定期清除粪便,堆放发酵以杀灭卵囊,保持饲料、饮水清洁。制订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消毒,可以杜绝疾病的发生,消毒药品要交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全场期消毒,每周1~2次,常用的消毒药有聚维酮碘、二氯异氰脲酸钠粉、三氯异氰脲酸钠粉、癸甲溴铵、火碱等,还可用球杀灵和1∶200的农乐溶液对鸡场及运动场消毒,均对球虫卵囊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每千克日粮中添加0.25~0.5 mg硒可增强鸡对球虫的抵抗力,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K和给予3~7倍推荐剂量的维生素A可加速鸡对患球虫病后的康复。

2. 药物预防。随着球虫药长期而广泛的使用,鸡球虫已经具有很强的耐药性,跟耐药虫株出现的速度相比,新药开发缓慢,并且多重耐药虫株严重影响着该病的预防效果。目前对鸡球虫的药物预防主要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球虫药物。根据疫情制定综合用药方案,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一是使用的抗球虫药物要具备对多种球虫敏感、高效、抗球虫广谱等特点,那些使用很多年的老药最好不要再使用。对该病产生耐药性时间最快的当属喹啉类抗球虫药物,其次是氯羟吡啶,还包括磺胺类、氯苯胍、氨丙啉、球痢灵、聚醚类抗生素;二是药物的使用要合理。从近些年药物作用阶段、峰期来看,各种抗病的药物存在很大差异,作用峰期在感染后1~2 d的抗球虫药物一般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控制作用,该类药物一般用于预防该病使用;而作用峰期在感染后3 d以上的抗球虫药物一般具有很强的抗球虫作用,该类药物主要用于鸡球虫病的发病期;三是要依据鸡的品种、生长周期,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治疗。肉鸡、蛋鸡和种鸡一般对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容易产生免疫力。而蛋鸡和种鸡则一般对于第二代裂殖体药物容易产生免疫力。雏鸡和小鸡阶段应重点预防柔嫩艾美耳球虫,可以应用具有显著治疗作用的药物,宜选用高效且不影响抗球虫免疫力建立的药物,如克球,也有报道指出穿心莲对雏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中、大鸡阶段应重点预防毒害艾美耳球虫,可以采用较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其中,中鸡阶段宜选用对盲肠球虫病有特效的药物,如球倍优、球舒宝、球倍优;大鸡阶段宜选用对小肠球虫病有特效得到药物,如球舒克。

(九)免疫预防

定期注射鸡球虫苗,疫苗预防是最有效、最理想的方式,它可以避免药物残留对鸡健康的影响,还可以避免球虫对药物的抗药性。可以依据养殖场的规模和鸡群的品种给予适当的疫苗注射,饲养员在对鸡苗进行引进时就需要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合适的时间进行接种,一般情况下在3~5日龄时进行接种能够使机体产生充分的抗体,对该病感染能够有效地抵抗,预防鸡球虫病的发病率和降低鸡群的死亡率。

(十)小结

鸡球虫病对养鸡业的危害巨大,以血便、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就目前而言,有7种较为常见的鸡球虫,其中致病力最强的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通常所说的鸡球虫病一般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尤其是多种球虫引起的鸡球虫病比单纯感染更加具有致病力以及为害性。一旦暴发球虫,应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选择广谱抗球虫药。遏制鸡球虫病的暴发,做好预防是关键,加强鸡的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及消毒;从雏鸡出壳开始添加抗球虫药物;鸡群按时做好免疫球虫疫苗。

猜你喜欢
艾美耳盲肠球虫病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鸡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虫株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
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幼兔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美科学家发明无抗方法保护鸡免受球虫病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一起肉鸭球虫病的诊治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