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针平刺配合穴位点击疗法治疗乳汁淤积性乳腺炎100例*

2016-04-06 02:18董蕊娟张英英杜海兰安军明
陕西中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乳腺炎淤积乳汁

董蕊娟 张英英 杜海兰 安军明

西安市第四医院中针康复科西安(710004)



乳针平刺配合穴位点击疗法治疗乳汁淤积性乳腺炎100例*

董蕊娟张英英杜海兰安军明△

西安市第四医院中针康复科西安(710004)

摘要目的:观察乳针平刺配合穴位点击疗法治疗乳汁淤积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乳针平刺及围刺乳部肿块、结节及压痛点,用泻法,穴位点击疗法点揉穴位并配合挤奶动作;结果:100例患者中痊愈94例,占94%;好转4例,占4%;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98%。结论:乳针平刺配合穴位点击疗法能直接刺激乳部肿块及结节,消肿散结,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主题词乳腺炎/针刺疗法 穴 ,少泽 穴 ,膻中

乳汁淤积是指哺乳期妇女出现排乳不畅,乳汁淤积,久则患乳结块胀痛,甚则乳管阻塞,点滴不出,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引发乳腺炎[1]。乳汁淤积性乳腺炎多发于产褥初期,通常在产后一周左右发病,多因乳汁未及时排出、乳腺增生病史或产后情志不畅而诱发。主要表现为双乳胀、憋、疼痛、胸闷、乳汁分泌不畅等症状。可在乳房部触及包块或结节,早期一般无发热。本病多见于在生产后尚未满月的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我们通过乳针平刺配合穴位点击疗法治疗乳汁淤积性乳腺炎1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00例病例均为西安市第四医院妇产科病房住院患者,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初期乳痈(急性乳腺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均为初产妇,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33岁,病程最短为1d,最长为3d。临床表现为乳部胀、憋、闷、痛,乳汁不畅,乳少,可触及乳部包块、结节,压痛明显。患者多伴有胸闷胁痛、情绪急躁、甚至有焦虑或抑郁倾向,食少、眠差,舌淡、苔薄红,脉弦。100例患者中大多未出现发热的症状,处于急性乳腺炎的初期。体温≤38℃,B超及红外线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治疗方法针具:体针用华佗牌0.35mm×50mm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乳部针刺用华佗牌0.35mm×40mm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

乳针平刺及围刺通过乳部触诊找到乳部包块、结节或压痛点,针尖沿包块、结节、压痛点皮下平刺入,针尖方向朝向肿块或结节。进针时先刺入皮下,再将针横着平刺向肿块处,越浅越好,以能在皮下摸到针身为度,40mm毫针基本全进入皮下,轻浅而迅速,肿块正中再直刺3针,对于包块较大的患者可配合局部围刺法;体针配合少泽、膻中、肩井、前谷、后溪、内关、期门、阴陵泉、足三里。除少泽点刺放血外,余穴用强刺激泻法,留针30min,10 min行针一次,乳针行针时采用捻转配合提插强泻法,每日1次,病情较重者可每日治疗2次。

穴位点击疗法针刺结束后,采用穴位点击疗法,分别在肩井、膻中、期门、乳根、膺窗、天宗等穴处采用点击揉法;阿是穴及包块处采用拇指和大鱼际揉法,对于肿块较大、较硬者,要用较大的力度点揉,每个部位揉5~6min,同时配合挤奶动作,挤奶时,双手对称性地用力,以利于乳汁的排空,随着乳汁的排出,可明显感觉到肿块及结节消散或变小。大多数病人治疗1次即可痊愈,包块即可消散,胀痛即可减轻或消失,乳汁分泌通畅,情绪转佳;少数病人2~3次即可痊愈,嘱患者及时排空乳汁,保持良好的情绪。

疗效标准痊愈:治疗1~3次后,乳房胀、憋、痛感消失,肿块或结节消散,乳汁分泌通畅;好转:经1~3次治疗后,乳房肿块缩小、胀憋感减轻,有轻微疼痛,乳汁分泌较少;无效:经3次治疗后,肿块或结节未消散,乳部胀、憋感未减轻,乳汁分泌少[3]。

治疗结果100例患者中痊愈94例,占94%;好转4例,占4%;2例患者因之前有较严重的乳腺增生病史,病程较长,经治疗3次后无效,有轻度脓肿形成,转外科治疗。

讨论 乳汁淤积患者多因产前有乳腺增生病史,或因产后乳汁未能及时排出,或因产后情绪紧张、抑郁或焦虑而诱发。中医认为“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产后情志不畅,肝木失其调达之性,肝气郁结从而导致血行不畅,出现“不通则痛”的临床表现。目前西医治疗乳汁淤积多采用热敷、中成药、单纯手法按摩[4],疗效不显,病情难以及时控制。我们采用乳针平刺配合穴位点击疗法能直接刺激乳部肿块及结节,消肿散结,疏通乳络气血;针刺膻中、内关宽胸理气,行则血行;肝之募穴期门为足厥阴、太阴、阴维之会,善疏调肝气,化痰消瘀[5];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化生乳汁,阴陵

泉为足太阴脾经的合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刺之能通达脾胃气机,调理气血、催乳,同时奏扶土抑木之效;少泽为治疗乳腺疾病的经验穴;前谷、后溪、肩井、天宗为笔者治疗乳汁淤积性乳腺炎的经验穴,诸穴合用能疏通乳络之气血,消肿止痛,化瘀散结,本方法起效迅速、操作方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需要强调的是,乳汁淤积时患者疼痛难忍,进针要轻、快、速、准确,尽可能减少或避免针刺引起的疼痛。同时,要及时行针,快速捻转泻法配合提插泻法以加强刺激;其次在穴位点揉过程中要配合挤奶动作,尽可能地挤空乳房,并嘱产妇及时排空乳汁;最后,要严格消毒,预防感染,本法仅适应与急性乳腺炎前期,如果患者出现了发热、乳房有化脓现象应慎用本法。

参考文献

[1]高乐女. 麦粒灸配合针刺治疗急性乳汁淤积性乳腺炎20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14,22(3):16-17.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78-281.

[3]汤志英.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1):1709-1710.

[4]张翔,张喜平. 急性乳腺炎未成脓期的中医外治研究概况[J].综述与进展,2012,41(5):180-182.

[5]杨长森,何树槐.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35-137.

(收稿2015-11-16;修回2015-12-26)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4.048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SF1211(2)]

△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西安710001)

猜你喜欢
乳腺炎淤积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乳汁点目需谨慎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淤积与浚疏:清朝时期福州西湖的治理史
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