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既是阅读态度也是阅读方法

2016-04-07 14:24王炎炎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阅读方法

王炎炎

内容摘要:王先霈先生的《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是其在大学任教期间一门课程的讲课实录,全书分六章细致的讲解了文学文本细读的方法,其中,前两章是对文本细读方法的综述,后四章则是分门别类举例分述。整本书的学习对我们青年一代阅读态度的改观和阅读技巧的提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文本细读 阅读态度 阅读方法

近年来,受网络文化、快餐文化潮流的影响,人们的阅读心理变得愈发急躁。一方面阅读态度每况愈下,对经典文学文本再难有细读的耐心,阅读文学文本大都囫囵吞枣、泛泛而读,致使对许多作品只知大概,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魅力;另一方面,不能掌握一套有效的细读方法,缺少方法的细读只是机械的细读,同样是劳而少功。

王先霈先生的《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是其在大学任教期间一门课程的讲课实录,全书分六章细致的讲解了文学文本细读的方法,其中,前两章是对文本细读方法的综述,后四章则是分门别类举例分述。整本书的学习对我们青年一代阅读态度的改观和阅读技巧的提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阅读态度方面,我认为文本细读首先应该理解为一种阅读态度。作者在书的开篇讲到“文学文本细读”既是文学教学方式、又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工作程式、同时也是一种阅读态度。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工作程式即指从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阅读作品,简言之,就是阅读方法。王老师在书中并未说明对文本细读的三种理解有主次先后的顺序,但是如果想要对其做从主到次的排列,“阅读态度”应当居于首位,其次是阅读方法,最后才是教学方式。阅读态度是阅读行为的起点,正确的阅读态度对阅读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在当下这种忽视文学作品的价值,追求快速阅读的读书风气下,端正阅读态度是有效改变我们阅读行为的第一步。就细读而言,只有尊重热爱文学作品,对作品有细读的欲望和耐心,才会积极探索文本细读的方法。正如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周陶富所言:“阅读能力的提升,关键在道,其次在术,也就是要加强基本素养,不能死守简单技巧,但也不是罔顾技巧。”对细读的理解,态度应该置于方法之前。至于教学方式,它是细读的升华。当细读已经成为我们的阅读态度,同时也掌握了足够成熟的细读方法之后,我们才有能力将细读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方式,王先霈老师的这本讲演录便是把细读当做了一种教学方式。

在阅读方法方面,书中做了很多讲解,但是我认为所有的细读方法都需要遵循一点:细读要做到感知整体和分析细节并重。只重感知整体,不注重分析细节的细读重神轻貌,只能对作品美有直观地感受,却不能理解作品美是如何产生的;只分析细节,不感知整体的细读又会致使文本分析以偏概全,无法真正理解作品的意义。而我们日常的阅读,对整体和细节的处理时常处于一种偏废的状态。多数人阅读文学作品都是重整体轻细节的细读,只求整体感知作品,不对作品作艺术分析,阅读小说类的作品更是如此,着眼点都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上了,“无暇”顾及作品的细节部分。在阅读文言文时呢?又会偏向重细节轻整体的细读模式。在文言文中,我们最看重的往往是文中繁难字词的意义和各种复杂的句式分析,“疏通”成了细读文言文的首要方法,整体感知作品美则退居次位甚至没有地位。那么细读作品时怎样才能平衡整体与细节的关系,要怎样感知整体,又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再结合自己平日读书学习的经验,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细读要从文本实际出发,尊重文本实际并细心体会原文。

阅读文本时如果离开文本实际,细读就会失去根基,对作品也不能有正确的体悟。书中所讲的汉代经生的细读就脱离了文本实际,“他们认为每首诗都与历史上的政治事件有关,把对每首诗的解释都扯到当时的政治事件中,并加以考证。”这样的解读方法有穿凿附会之嫌,通常会扭曲作品的意思。为了对文学文本了对文学文本有一个准确、直观地感悟,在阅读文本前就不应受太多文本以外因素的影响,而是要深入作品本身,与文本自身产生灵魂的碰撞,让作品的艺术魅力通过我们细致的解读缓缓渗入我们心底。倘若我们在阅读文本前把查阅相关资料当作首要任务,那么就会对作品产生先入为主的理解,如此便很难对作品有新的、属于自己的体悟,甚至还可能曲解作品原意。

例如我们在解读李白的《静夜思》时,受作者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等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在未细读之前就将其定性为一首怀乡之作。但若抛开历史背景不谈,单从文本自身体会,就会发现诗中所渗透的并不仅是思乡之情。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对室内月光的描写,但并非在简单的描写月光。能让月亮洒出一地白光的屋子一定是破败简陋、上漏下湿的屋子,这种看似对月光的轻描淡写实际上正折射出诗人家徒四壁、穷困潦倒的窘境。诗的第三句“举头望明月”,一抬头就望见月亮,进一步证实了诗人生活条件的窘迫。第四句“低头思故乡”,诗人怀念的仅仅是故乡吗?故乡通常是美好童年生活的象征,现实生活的凄凉使诗人不由得怀想起自己的故乡,怀想起安定富足的童年生活。许多人在阅读这首诗时都受到文本以外因素的束缚,只能体会出诗人遭贬时期的思乡之情,但是深入文本细细分析之后我们还能体会出诗人身处困境时满腹的凄凉。

二、细读要立足文本,但不能局限于文本。

立足于文本就是细读要关注文本实际,从作品自身出发整体感知作品。不局限于文本是指在关注文本实际,整体感知作品的前提下,也可以利用文本以外有价值的因素来帮助理解文本内涵。细读如果局限于文本,不关注文本以外的任何因素,就会如同书中所讲的英美新批评派的细读范式,成为一种狭义的细读。英美新批评派认为文学文本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自足的“体”,文学批评唯一需要关注的就是文本自身,关注文本的语言、修辞技巧等。这样的细读仅关注文本自身,反对将文本以外的因素纳入细读的行列,是一种极端的、狭义的细读,并不值得我们借鉴。

许多文学作品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许多作者创作文学作品也都有自己的写作意图,这些都对理解文本有辅助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例如《西厢记》、《牡丹亭》两个戏剧文本都是写封建少女为了追求爱情对封建制度的反叛与抵制,要研究这两部作品就必须研究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脱离背景,单看文本,那这两部作品就只是两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了。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文本以外的因素虽然是细读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但它们只是细节分析的一方面,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深入文本实际,整体感知作品,对文本自身进行审美分析才是细读的首要。

三、细读要准确定位关键词。

字词是文本细节分析的另一个方面,但是在一个文学文本中,不是所有的字词都需要分析,对于作品中不重要的词句,我们只需要懂得它们的基本意思,保证阅读通常就即可。而对作品中与文章主旨相关联的关键词句,一定要进行细致的揣摩和分析。所以,找准关键词对文本细读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对关键词句的定位有误,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也会有所偏差。例如我国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中收录了《水浒》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的节选内容,但是这篇课文的题目却被定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由于受标题的影响,不自觉将本文的关键词定为“风雪”,认为本文的主题是围绕“风雪”二字展开,主要描写了林冲在雪天遭人陷害,险些丧命的悲惨境遇,漫天的大雪是对他悲惨遭遇的衬托。后来细读完整篇目后,才发现此文的关键词并不在“风雪”而在“火烧”,这里的“火烧”一语双关,既指燃烧着的火也指林冲心中的怒火。本文的重点在于通过多处对火的描写影射林冲心中的怒火,理解了林冲心中的怒火,后文中他一怒之下杀掉管营、差拨和陆虞侯的情节就显得更为合情合理,后一章节中林冲被逼无奈投奔梁山也显得顺理成章,所以,理解林冲心中的怒火是解读本文的关键。倘若将本文的关键词定为“风雪”,就无法深刻地体会出主人公的一腔怒火,对本文主旨的理解也会有失偏颇。

上述三个方面是对整体与细节并重细读方法的综合性论述,阅读任何一个文学文本都需要首先从文本实际出发,深入文本自身,领略作品的内涵和魅力,再结合文本以外的因素辅助理解作品主题,同时还要细致的分析作品中关键词句的意义。但是不同的体裁的文本,在细节分析上并不局限于文本以外的因素和关键词两方面。例如第三章中,作者在谈论诗歌文本解读时说道:“诗歌文本细读主要包括对诗味的体会和对诗法、诗律的剖析,要围绕诗味剖析诗法。”其中,体会诗味即是要求整体感知作品,剖析诗法和诗律则是诗歌细节分析的另外两个方面。又如第五章,作者讲述了散文鉴赏的三个方面:文章气脉、起承转合、谈言微中,同样体现了整体与细节并重的思想。体会散文的气脉是喷薄而发的刚烈还是娓娓道来的细腻,需要我们先从文本自身出发进行整体感知,而对散文细节的分析则体现在起承转合、谈言微中两方面,前者分析结构,后者分析语言。

正如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解志熙教授所言,文学研究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我们在文本细读方面也要做到从大处着眼,感知整体,从小处入手,分析细节。这里的感知整体,分析细节绝不是一个大而空的口号,它其中有许多细化的部分,尤其对于细节的分析,不同体裁的文本有不同的侧重方向,我们要在广泛的阅读实践中不断地思考和总结。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阅读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方法谈
细读文本,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