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2016-04-07 16:35余丽娟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阅读环境阅读习惯初中生

余丽娟

内容摘要:阅读习惯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得知识并且不断养成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从优化阅读环境和教师的有效引导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初中生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初中生 阅读习惯 阅读环境

一、优化阅读环境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一个好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配合。只有阅读环境提高了,学生才会对阅读产生兴趣,才会真正的去喜欢阅读,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

1.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环境的教育对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家庭是除学校外的第一大教育场所,若家长的全力配合,充分给孩子安静的阅读环境,全力给予学生物质以及精神支持,能加速促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家长需要用实际行动来感染孩子,配合教师所拟定阅读计划,督促学生定时阅读等,支持孩子阅读,带动孩子阅读,和孩子交流阅读经验,给孩子一个轻松的阅读氛围,不能一味的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阅读习惯的培养。

2.社会环境

在日益智能化的现代社会中,学生能够获取知识的渠道太多,通过从网络 、电视上、动漫等等多种试听媒体来获取信息容易使学生乃至人们忽略最基本、传统获取信息的方式。因此,建立健全的文化设施、专业化的阅读平台、读书网络显得尤为的重要。加强阅读环境的建设,需要提高公共图书馆的质量,倡导全民参与诵读经典,开设相关讲座和课程,使人们能够受到各式各样的文化熏陶。

3..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每天主要的学习活动场所,学生能否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与学校能否有好的阅读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如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则需要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应及时更新学校图书,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安静读书的地方。鼓励开展读书月,读书节等活动,制定新的学生成绩评定标准,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出发充分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鼓励表彰全校师生一起阅读,营造全校阅读的良好氛围。

二、教师学会有效指导学生阅读

教师要引领学生,不断强化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 “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教师应根据教学的情况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让学生阅读经典书籍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由于书目的种类繁多,初中生的学业时间比重大,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章或书籍尤为重要。因此,教师根据课程标准,为学生推荐书目,让他们有选择的进行阅读。

2.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去阅读

若没有教师指导学生,学生则会盲目的阅读,导致阅读效率低下。教师应切实指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在他们阅读之前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思考。比如让学生找出典型的句子或段落加以赏析,加深他们的印象,写作时还可以模仿借鉴,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还需要倡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计划每天的阅读时间,计划该怎样进行阅读,计划多长时间达成阅读目标。

3.指导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有计划的阅读对初中生来说很有必要。在课内阅读时,教师要给学生制定一个时间,让他们带着问题在多少时间内完成一篇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和速度。有些文章适合泛读,那么就只需引导学生学会了解文章的故事大概,而有些文章适合学生要去精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减少阅读的时间,形成好的阅读习惯。

4.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增加阅读的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应该学会利用好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首先,教师应该从阅读的价值和目的入手去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利用丰富的书本内容去唤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彼此交流读完书本的体会和心得,促使学生对自己的阅读会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老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在每堂课上课前的五分钟,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讲他们所阅读过有趣的故事,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经常举办读书会,让学生分享所读书籍,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让学生对阅读有正确的方向,并对学生加以鼓励,使学生有阅读的成就感,增强自己的阅读欲望。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阅读环境阅读习惯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试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浅谈班级阅读环境的现状和改善策略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