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古筝专业的发展方向

2016-04-07 16:35王肖肖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古筝音乐专业

王肖肖

一、高校古筝教学的社会意义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音乐师资的任务,古筝课程作为音乐教育的选修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观念,提高审美修养,丰富音乐知识,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高校古筝教学现状及弊端

高校古筝教学主要沿袭专业音乐学院“一对一”专才教育模式,与自身教学目标不匹配,影响教学成果。

其次,高校古筝教学中采用“一对一”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授课模式,使学生的古筝知识及演奏技能来源单一,教学过程中侧重学生对老师的直接模仿,且缺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再次,现有高校古筝教学中课堂教学模拟与实际教学训练较为缺乏,对乐器史和专业史等理论文化知识传授匮乏,不利于未来音乐教育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三、高校古筝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及成效

针对上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弊端,我小组于2014年开始了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古筝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项目。以小组授课模式代替“一对一”授课模式,并在我校11级、13级音乐教育专业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以我校2014级音乐本131,132班为例,开设的中外管弦乐器演奏,一班有二十个人选修古筝,十个人一节课。教学模式转变后,教师在集体教学中根据每位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辅以一对一的辅导,因材施教,使整体教学成果得以提高。

第二,在小组授课模式中,教师加入了讨论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并搜集乐曲背景资料、人文知识及风俗习惯等,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产生切身体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三,在小组授课模式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个人演奏水平的提升,还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把程度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合奏和重奏,通过多种演奏体验,不仅使学生能够互相取长补短,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加强了协调能力。

四、高校古筝教学的发展方向构想

根据我小组成员对高校音乐专业古筝选修课近两年的课程改革研究及实践经验,以及对其成效的归纳与分析,在此,对我国高校古筝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以下构想:

第一,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化,优化组合。根据实践经验,小组课的授课模式更加适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以小组授课模式为主,集体课与“一对一”辅导作为补充,三者有机结合,穿插进行,使古筝教学模式趋于科学化、规范化。

第二,教学课程体系系统化、综合化。使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技术理论课程、综合型音乐文化课程、艺术实践课程等有序结合,既保持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系统化、综合化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全方面发展。

第三,教学实践方面加强。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师资意识和教学能力不足。应社会需求,未来高校古筝教学必将加大对学生教学实践经验的培养。

五、小结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古筝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但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一定会为古筝教学带来新的跨越和突破,高校古筝教学必将趋于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使我们的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对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为现代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综合性的古筝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度钦州学院一般教改项目,音乐教育专业《古筝》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QYJGB39]

(作者单位:钦州学院)

猜你喜欢
古筝音乐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音乐
第一次弹古筝
我爱古筝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