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 切实提高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2016-04-07 00:12刁玉华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发展教育教师

刁玉华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国家和我省教育规划纲要第二个五年的起始年。做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工作,就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适应新常态,明确新要求,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

5年来,全省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系统深入贯彻国家和我省教育规划纲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使我省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成效显著。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谱写了我省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一是基础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2%,较“十一五”末增加30.4个百分点,提前7年实现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得到全面巩固和提升,进入了由普及到均衡发展的新阶段,全省有57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3%,较“十一五”末增加1.2个百分点。

二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推进。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政策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之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我省做了典型发言。

三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学前教育以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迅速扩充资源。2015年,全省独立设置幼儿园发展到1.75万所,比2010年增加0.98万所,增幅达127%。覆盖城乡、形式多样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义务教育以促进均衡发展为重点,协调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省政府分4批评选、表彰了67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注重统筹兼顾,切实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2014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优化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意见》。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充,城镇小学、初中“大班额”问题自2014年以来逐年缓解。教育部充分肯定了我省的此项做法,全文转发了此《意见》,并在全国推广我省的经验。普通高中教育以持续实施薄弱高中改造项目为契机,争取中央和省级扶持资金16亿元,有效改善办学条件。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比例在50%以上。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示范性评估和标准化创建工作持续推进,新型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初步构建。组织实施了全省中小学食堂等级量化评定工程,一千多所学校被评为一级食堂。

四是教育公平迈出新的步伐。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完善,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基本做到了“应入尽入”。实施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民族教育体系和政策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农村教学点和紧缺学科师资培养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初步建立了省级统筹指导的乡村教师补充体系。

五是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启动实施了多样化发展试点项目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贯彻落实,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全省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形成了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校本研修”为基础的“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联动培训机制,培训教师近100万人次;中原名师培育工程持续推进,培育中原名师40人、省级名师两千余人、省级骨干教师近两万人。

六是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我省作为承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省,坚持系统设计、试点先行、重点突破、点面结合,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等5个方面进行试点,省市县分级分类开展实践探索,完成了我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汇编》。课程改革日益深入。首批遴选确定109所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试点学校,我省成为全国较早开展生涯教育试点的省份。

七是基础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健全治理体系,推进地方立法,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分别颁布了新修订的《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和《河南省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办法》。全面贯彻《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加强学校管理,完善治理体系,学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回顾5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是推动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注重统筹协调、分类指导是推动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注重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是推动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注重优化配置、加大投入是推动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科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强化问题导向,一以贯之切实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和2016年的重点工作

今后5年,我们要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实现上述目标,要坚持以下五大发展理念。

一是坚持创新理念,不断增强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动力。创新是全面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新的源泉。创新就是对权威的挑战,只有打破常规的理念、方式、方法等,才可能创新。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能力应从小培养,我们从事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同志必须有这种意识和担当。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龙头,在教育理念、育人方式、工作方法、体制机制、保障要素等方面进行创新。要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要创新基础教育体制机制,调动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教育活力。要深化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提升教师和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二是坚持协调理念,提高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协调是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既要协调好教育内部关系,又要协调好教育外部关系,更加突出基础教育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地位。要协调好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关系,推动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要协调好基础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优化基础教育结构,使规模与效益相统一,提升办学水平;要协调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关系,实现有机融合,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要协调好公办与民办的关系,推动共同发展。同时,也要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促进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成;要协调好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支撑力度。

三是坚持绿色理念,促进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绿色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必要条件。绿色发展就是按规律办学、按规律育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在基础教育各阶段要深入开展绿色教育,建设绿色校园,加大节约型校园建设力度,科学规划、精准投入、精细使用,合理用好有限的人、财、物资源,以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要建立科学合理、全面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体系,以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定为主要指标综合评价学生,注重发展性、过程性评价;以综合师德表现、教学质量、工作态度、工作实绩等方面评价教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学校治理制度、人民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评价学校。

四是坚持开放理念,激发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活力。开放是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教育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有开放的胸怀,以开放发展开阔办学视野。要不断扩大基础教育内部开放,校校协同、城乡统筹、教科结合、中小学幼儿园有机衔接。要深化与社会的联系,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资源主动有序地对社会开放。要把握趋势,深化高校与地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交流合作。要鼓励境内外的组织和个人依法捐资或出资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投资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事业。

五是坚持共享理念,有效增强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获得感。共享是教育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和社会公平的本质要求。共享的理念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保障特殊困难群体接受教育的权益,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使人民群众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政策,更加突出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学前教育注重普惠,义务教育注重均衡,高中教育注重多元,特殊教育注重兜底,教师教育注重保障。教师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应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完善教师参与治校治学机制,切实保障和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制度、周转房和公租房制度,采取多种形式改善农村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

2016年和“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按照“提高教育质量”的总要求,围绕大局、整体谋划、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强化保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起好步、开好局。

我们今天强调的教育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下的教育质量,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新要求的教育质量。当前最根本、最迫切的,是要切实增强全面教育质量意识,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和正确的教育政绩观。衡量一个地方教育办得好不好、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看给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多少高素质人才和高质量成果。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看学生是否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更根本的,是要看学生是否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牢固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人才多样化的观念。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落实促进公平、优化结构、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切实转变思维定式,不断增强提高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质量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紧迫感。

为落实上述要求,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二是着力扩充基础教育资源,优化基础教育结构;三是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四是着力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提升体育美育水平;五是着力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和信息化工作,为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撑;六是着力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七是着力保障特殊群体接受教育的权益,促进教育公平;八是着力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校园。

三、提升素质能力,保障工作实施

第一,用新精神武装头脑,保持政治清醒。一是学习新精神,掌握新要求。全面系统地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导教育工作,贯彻落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一系列新精神、新要求。要深化学习内容,领会精神实质,做到真学真用。二是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干部的首要素质,是管方向、管大局、管灵魂的。要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善于从政治大局和战略目标上谋划基础教育工作,善于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三是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政治上的明白和清醒是领导干部成熟的基本标志。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系统的同志,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讲政治纪律和规矩,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

第二,用好作风强化责任,做到清正廉洁。一是切实加强基础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建设。作风是最好的形象,带头是最好的落实。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扎实推动“三严三实”常态化、长效化,将严的要求、实的作风贯穿工作全过程,努力营造良好作风。二是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要认真抓好学校党建工作。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做到标准不降低、要求不放松、措施不减弱。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管好分管领域,带好分管队伍。三是做廉洁自律的模范。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心存敬畏、以上率下、勤政廉政、严于律己、公正严明。认真学习和落实《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牢固树立党规党纪意识,坚持理想信念宗旨“高线”,守住纪律“底线”,自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

第三,用好机制推动发展,抓好工作落实。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好的机制是事业改革发展的有力保障。继续坚持并完善调研总结机制、政策推动机制、经费引导机制、监督评估机制、表彰激励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等,有力推动各项工作。各地要把五年规划、年度任务、重大项目推进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进行分解,落实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具体到分管领导和责任人。二是全面提升工作能力。要提升教育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注重掌握新动态,了解新趋势,开阔视野,提升能力。要提升调研能力、执行能力和保障能力。抓住主要矛盾,创新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流程,推动事业发展。三是做落实上的带头人。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要在落实上起到示范表率作用。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的决心、敢于担当的意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治理庸政、懒政、怠政现象,做到有部署、有督促、有落实、有奖惩,形成不浮躁、不浮华、不拖拉的良好工作氛围。

(责 编 再 澜)

猜你喜欢
发展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区域发展篇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