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芜小说与巴蜀地域文化

2016-04-07 08:55谢丽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巴蜀作家文学

谢丽

摘 要:作为一名川籍现代作家,艾芜深受巴蜀文化影响,其小说打上了鲜明的巴蜀地域烙印,即使是看似与巴蜀文化没有直接关联的描写滇缅边地之作,亦蕴藉着独特的巴蜀文化因子。可以说,巴山蜀水的地域积淀构成了艾芜最初的文学体悟,它赋予了作家文学追求背后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其笔下塑造的具有浓郁巴蜀气质的人物形象,就是地域文化对其影响的一充分明证。

关键词:艾芜 小说 地域文化

所谓地域文化,即指在一特定地域的“人类的聚落中产生和发展的,以世代积淀的集体意识为内核,形成的一种网络状的文化形态、风俗、民情、宗教、神话、方言,包括自然生态和种族沿革等等”,并由它们构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系统。”[1]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系统一旦形成,就会对这一地域的民风民俗、文学艺术、审美取向、民众的性格气质及思想情感等产生影响。而在它的熏陶浸润下,一个具有独特创作风格的作家往往或自觉、或无意识地秉承了其地域文化的突出特征。显然,受其影响,这类作家的思想意识、个体行为、精神气质、思维方式、文化品格以及创作心理等,便或隐或显、或多或少地烙上了其地域文化的显著特点,他们笔下的文学世界亦往往或鲜明或潜在地体现出该地域独有的文化特色。

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内蕴的地域文化,巴蜀文化是在特殊的地域条件下形成的。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四周全是高山,东有夔门、北有秦岭、南有云贵高原、西有青藏高原,这四面的崇山峻岭为四川构筑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无疑,这种四野屏蔽的特殊地理环境,在铸就巴蜀大地的封闭与保守的同时,也有力地阻隔消解了外来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思想的冲击,从而使得巴蜀儿女能自得怡然地在山青水绿、气候和暖、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的自然环境中耕种、渔牧。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巴蜀盆地形成了有别于中原腹地、齐鲁大地、荆楚区域、淮河流域以及关东地区的独有文化特征。它的封闭保守与外向开放、它的停滞沉闷与自由不羁、它的自足享乐与漂泊叛逆等,都有力地标示出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当然,对于自幼就深受巴蜀地域文化滋养与浸润的巴蜀作家来说,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母体给予了他们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可以说,作为孕育川籍文学家的地域文化背景,巴蜀文化深深地浸透到了每一个巴蜀作家的血脉之中,它赋予了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作家们其文学追求背后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并构成了他们笔下“文学四川的质地”[2]278与潜在资源。

川籍现代作家艾芜的家乡——四川新繁,就属于古巴蜀地区,由于每一个人“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和行为”[1],而对其造成影响的风俗则由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域决定,因此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川籍作家,艾芜笔下的世界便打上了鲜明的地域烙印。即使是看似与巴蜀文化没有直接关联的、描写滇缅边地的早期成名之作,亦蕴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因子。可以说,巴山蜀水的地域积淀构成了艾芜最初的文学体悟,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重读艾芜小说,并对其进行地域文化阐释,实则是在区域文化维度上对艾芜作品的再思考,标示着对巴蜀文学区域属性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基于此,本文从地域文化角度出发,试图探讨的是,艾芜小说与巴蜀文化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它烙上了怎样的巴蜀文化印记?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追问,以期为四川文化名人——艾芜研究提供一个新的阐释视角,亦为当下巴蜀地域文化研究提供参考。

作为从巴蜀大地赤脚走出的现代文学家,虽然艾芜为了反抗现实生活的羁绊与寻求理想早在21岁就逃离了自己的故乡——四川新繁,并且在写作早期执意以异域他乡的边地文化背景来构筑自己的小说世界,但由于在艾芜离开蜀地之前,巴蜀大地的文化基因已然在他身上孕育生长、并发展定型,因此萦绕在他心底的那份巴蜀关怀与期待从来就未曾因为离开而褪去。就此,撇开艾芜后期直接注目泯沱流域的故乡题材小说不论,即使是他早期描写滇缅边境的成名作——《南行记》,也以参照对比的反观方式,寄寓了发展创新巴蜀文化的一份厚望。因此不管是艾芜早期的逃离故土、还是后来的折返家园,他笔下的文学世界都或隐或显地表现出巴蜀地域文化对他的影响。由此可见,巴蜀大地对于艾芜的文学意义是重大的,它给予了他最早的生命体验与人生感悟,而流淌于艾芜血脉中的巴蜀文化基因亦在其纵笔书写中深深地浸透到他的作品里,它制约和影响了作家文学想象的审美趋向,也在深层次上决定了艾芜小说世界的基本面貌。就其小说文本烙上了怎样的巴蜀文化印记而言,本文主要从艾芜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自古以来,属西南边夷的巴蜀地区就雄关险踞、四面环山。地理环境的封闭与僻远,使巴蜀游离于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中心之外,成为远离君王教化的西僻之地。其偏居西南一隅的闭塞环境、“难于上青天”[3]的地理条件,不仅阻挡了外来民族的入侵,也把源于齐鲁大地的儒家正统文化阻隔在盆地之外,使得分布于各地的儒家文化却在天高皇帝远的巴蜀地区积淀薄弱,未能真正扎下根来。可以说,偏安一隅的地域特点不仅造成了巴蜀大地与中国其他核心文化区域的地理差异,更重要的是,还造成了它们彼此间的文化差异。如果说,传统文化的核心地带使中原文化氤氲在浓厚的儒家礼教氛围中,那么,位居西南的边缘区域则使巴蜀文化浸透了与儒家礼教思想背道而驰的地域文化特质。正是在这片儒家文化辐射区的边缘地带,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与封建礼教思想对人的束缚被极度削弱,因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巴蜀子民便远离了儒家思想的约束与传统礼教的规范,形成了他们自由张扬、乐天知命的性格特征。这种因儒家道德规范的相对松弛而造就的巴蜀人之性格取向,亦促成了生长于其中的巴蜀士人豪迈通达、洒脱自在的精神气质,并进而形成了巴蜀文化乐观旷达、自由奔放的基本特征。于是,巴蜀这个儒学氛围淡薄的西僻之乡不仅催生了巴蜀大地自由洒脱的民风民俗,也铸就了巴蜀地区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独特文化品格。毫无疑问,巴蜀文化蔑视礼法、张扬个性、通脱达观的基本特性,必然会对生活在巴蜀大地上的现代四川文学家产生影响。于是在他们笔下,我们看到了无数具有浓郁巴蜀气质的人物形象,如李劼人《死水微澜》中的邓幺姑、罗歪嘴;《暴风雨前》的王四姑儿;《大波》中的尤二小姐;沙汀《还乡记》中的金大姐,《呼嚎》中的廖二嫂;周文《山坡下》的赖大嫂等。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文学创作者解读社会文化的一种产物,这群活跃在现代川籍文人笔下的人物,显然是作家在感受体验巴蜀区域文化后,精心提炼塑造出的极具地域特色的形象,他们种种置纲常礼教于不顾的举止行为,无不打上了巴蜀地域文化的特殊烙印。就艾芜这位由巴山蜀水培养出的作家而言,其笔下塑造的人物亦同样如此。

在艾芜所创设的文学世界里,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显现出旷达乐观的个性与挣脱礼教束缚后的自由张扬的巴蜀气质,比如其描写泯沱流域的乡土题材小说《丰饶的原野》中那个敢于大胆数落财主易老喜、被人称为“锯子”的泼辣寡妇;《芭蕉谷》中那个共嫁过四个丈夫、有着四个模样不相像的儿女、却依然抛头露脸坦然自得地做生意的姜姓女人;《石青嫂子》中扬言“要拿出我们女人的厉害来”[4](p145)的石青嫂子;《一个女人的悲剧》中那位从小在继父家受尽欺负,但“不久就变得伶牙俐齿,能用各种恶毒的话去回答对方”[5](p68)、并敢在继父的拳头下,发出反抗嚎叫的周四嫂……这群同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截然有别的、多泼辣而少柔弱、多抗争而少顺从的女性,以她们特有的行为方式与精神状态冲击着主流意识的堤坝,消解着正统社会的伦理法则。在她们身上,作者着意要表现的是她们敢于逾越严格的等级秩序、漠视妇女贞操观念的热辣与野性。而她们僭越伦理社会的三纲五常、违背儒家礼教法则的言行举止,恰恰体现出较少受儒家正统思想束缚的巴蜀文化圈特有的文化意蕴,体现了深受地域文化影响的作者如何在作品中彰显那份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独特生命气质。

除了将滋养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质浸注在这群奔放火辣的女性身上外,艾芜还为我们塑造了一群摆脱了主流意识束缚、乐观旷达、崇尚自由的男性形象。如《七指人》中的那个吃肉喝酒、喜欢骂人、追求自由不羁、全然蔑视佛教清规戒律的清如师傅;《寸大哥》中以四海为家、饱受睡湿地之苦,却“喜欢在哪里住下,住下就是”、“没人烟也没有关系,只消一床蓑衣,一根烟杆就够了”[6]263的赶马人;《山中送客记》中唱着:“说荒唐来就荒唐,不纳税也不完粮,碰着官儿还要打他的耳光,呵呵,到处都是我们的天堂,呵呵,到处都是我们的家乡”[6]106的偷马贼大老杨;《快活的人》中那位在困境中仍坚信“天无绝人之路”[6]175的整天笑呵呵的快活老家伙——胡三爸……这群藐视正统、追求自由,多狂放不羁而少拘谨约束的人物,打破了主流世界的规则制度与客套禁忌。虽然他们中的多数居住在远离巴蜀文化场域的异域他邦,但其自在通脱、旷达乐天的精神气质却与巴蜀文化自由张扬、乐观通达的基本特性相通。显然,他们是为艾芜所认同的巴蜀文化体验在他乡的进一步延伸与强化。正是这群积淀着巴蜀文化特质的人物形象,在凸显艾芜深沉的地域文化心理的同时,又昭示出作家承继并试图进一步创化巴蜀地域文化的热切期望。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艾芜小说所塑造的重随性自由、轻礼法规范的人物形象,皆或显或隐地凝聚着巴蜀山水的地域文化因子,它构成了艾芜小说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应当指出,正是由于巴蜀文化的边缘特性,促成了艾芜小说自在通脱、乐观旷达人物形象的塑造。巴蜀,就这样成为了影响艾芜文学选择与创作的文化母体。由此可见,作为孕育和影响川籍作家艾芜的巨大磁场,巴蜀大地是形成其小说想象的原初动力,其封闭而自足的地缘特征与淡化而薄弱的儒家正统思想,为艾芜小说烙上了巴蜀地域文化的鲜明印记。

参考文献

[1] 田中阳.论区域文化对当代小说艺术个性形成的影响[J].中国文学研究,1993(3).

[2] 李怡.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3] (唐)李白,著.傅东华,选注.李白诗[M].商务印书馆,1928.6.

[4] 艾芜.石青嫂子[A].王纪人,编.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艾芜 沙汀 周文卷)[C].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

[5] 艾芜.艾芜文集(第3卷)[C].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6] 艾芜.南行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巴蜀作家文学
作家谈写作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巴蜀文化翰墨第七届诗书画印艺术展作品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我和我的“作家梦”
文学小说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