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的纯真烂漫

2016-04-07 08:55陈家愉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如梦令

陈家愉

摘 要:李清照的词《如梦令》被收录在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中。但细读文本之后,却发现选文和注解上均出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没有吸纳学界新的研究成果,比如选文出处不明、注释偏差、背景介绍不清等情况。现进行考察辨证,以期提高教材的编写质量和改善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的合理性与客观性。

关键词: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如梦令》 考辨

李清照的很多词作都是千古传颂的佳篇,有5篇被编入人教版初中和高中的教科书里。但是就是这几篇作品,课文中的注解可供讨论的就有不少。本文拟就以《如梦令》为切入点,对文中注解的疏误不当之处进行考辨,略陈浅见。

《如梦令》收录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诗词背诵部分,据注解是选自徐培均的《李清照集笺注》,而在此后同系列的教材中的易安词《醉花阴》、《武陵春》又均选自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王学初的《李清照集校注》,这样的选材不一需要进一步统一。全词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

一、“常”与“尝”之辨

此词首句“常记溪亭日暮”中的“常”字,另外的版本作“尝”。笔者参看王学初关于此词校记曰:“全芳备祖、杨金本草堂诗余、古今词话、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二作‘尝。”[2]如果用“常”字,则为“经常、时常”之意,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就采用此意。如果用“尝”字,则是“曾经”的意思。我们先搁置版本差异,不同版本的“常”与“尝”看似都可以解释得通,但仔细分辨则不然。

《辞海》中“常”字的第8个解释:“通‘尝。曾经”,下面的例句是《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其他的字典辞书诸如《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词典》对此都有相同的解释,只是例证略有差异。如《史记·留侯世家》:“项伯常杀人,从良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主父常游于此”等。以上的“常”均通“尝”,解释作“曾经”。唐圭璋先生也说:“《全芳备祖》卷十一‘荷花门载此词,‘常作‘尝,当从之改”[3],这一说法也被我们高校现在通行的袁行霈主编的文学史教材所采用,该套教材第三卷直接把这个字写作“尝”。另外我们从李清照自己的作品《<金石录>后序》中也可以找到內证,“尝记崇宁年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4],这里的表达同样是事后的回忆。

再从词境上进行分析,读下文可知本词是作者对于年少时一次出游的美好回忆。如果 “常”作“时常、经常”的意思,强调的是回忆的次数,意蕴显得单薄。然而从追忆的思绪来看,“尝记”别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而这种忧伤是“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从内心深处生发,由此牵出一段难忘的往事,娓娓道来,更加贴切自然。所以此处应该是“常”通“尝”,当做“曾经”的意思,即使教材不采用“尝”作为底本而用“常”,也应该对这个通假的含义进行交代。

二、“溪亭”地点之辨

“溪亭”,教材中注解为:“溪边的亭子”,即是一个溪水边无名的凉亭。不知何据,教师通常也不去细加推敲多沿用此说。因为教材所选的底本《李清照集笺注》(2002年版)里面明明把它解释为“山东济南名泉”[5]41,据笔者考证,“溪亭”当为实指的一个地名,即李清照的家乡章丘明水附近的一处游玩之所。关于“溪亭”的解释历来有四种:“一说此系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大明湖畔;二说泛指溪边亭阁;三说确指一处叫做‘溪亭的地名(因苏辙在济南时有《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诗);四说系词人原籍章丘明水一带的一处游憩之所,其方位当在历史名山华不注附近”[6]。下文将一一作分析。

查李清照的年谱,1084年生于章丘明水,元祐七年(1092),时年9岁随父居汴京,并在18岁时嫁给了赵明诚。大观元年(1107),24岁时同赵明诚屏居青州,其后辗转莱州、淄州等地,南渡后到江浙各地,卒于杭州。查遍史料并没有关于她在济南定居过的信息,她在年少时到济南附近的景点游玩这个事应该是存疑的,所以不论是在大明湖畔的溪亭,还是济南府城西的溪亭即当时济南名医徐正权的私家园林两种解释就无法证实。徐培均先生关于此事的说法比较可靠,“清照何时居济南,文献无征。唯崇宁元年、五年,其父格非可能居济南。是时清照屏居青州,相距不远,故能于归宁时游西湖”[5]463。我们不能由此妄加推论李清照曾游于济南。

把“溪亭”解作章丘明水一带的一处游憩之所,更符合实际情况。首先是地理因素。章丘是作者出生和儿时成长的地方,她在家附近的名胜泛舟游玩比她在离故乡尚有一段距离的济南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其次是礼法问题。作为一个女性特别是名门之后,她小时候的活动范围不会太大,自当“不远游,游必有方”。而且在下文有“兴尽晚回舟”之语,傍晚才驾船归家,我们可知此时她离家不会太远。忆往昔故乡游玩的意趣,少女的天真烂漫跃然纸上。

三、“怎”与“争”之辨

“争渡”一词的解释历来分歧最大,在教师的教学中也众说纷纭。一说“怎么渡、如何渡”,一说“竞相用力划行”。教材此处原来的注解为:“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争,怎”,并没有把两个字的关系交代清楚。《李清照集笺注》认为解释为“怎渡”是错的。而现在的新版教科书则直接没有对“争”字进行注释,属于当注不注。《辞海》中“争”字的第5个解释:“通‘怎。怎么”,下有例句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显然它们是通假字的关系。

我们还可以从前文中的“误”字来分析怎样理解更加恰当。斜照夕阳,泛舟游览,少女沉醉于大自然的山水,却错过了归家的路。说明她对这个地方并不熟悉,甚至还可能是第一次来。在这样的情形下必然不会盲目地加快速度乱划,而更有可能的是思考怎样脱离现在的窘境。

持“奋力划行”一说的理由大致如下,作者游玩忘归,天色已晚,急于找到归路,尽早回家。划船的桨频很快,所以惊起了水鸟,表现了一个兴奋又热烈的场景。更有人把它进一步释为作者与同伴们在赛舟的激烈场面。“易安词亦因日暮而思速归,故用力‘争渡;唯因争渡,故能惊起鸥鹭”[5]45,徐培均先生在这里认定船的快速前进是惊动水鸟的唯一原因。类似的看法还有“正是由于‘争渡的快捷,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7]

徐培均在上文所引的文字之后有例证,“开上林而竞入,拥河桥而争渡”(庾信《春赋》)、“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渡喧”(刘禹锡《大堤行》),这些场景很单一,都是渡口,乘船的人都是在外将要归乡的羁旅之人,自然是人朝涌动。但本词是闲暇玩乐、宴饮放松的背景,完全不同。

接着关于惊起一滩鸥鹭的缘由,大家不知归路,内心充满了疑惑,正在七嘴八舌的商量,你一言我一语,此起彼伏,惊动水鸟也就顺理成章。这时候作者和朋友们已微醺,更多地流露出了恐惧和不安,试想不知归路又向何方奋力划行?综上,笔者认为“争”实为“怎”的通假字。

四、“沉”与“沈”之辨

“沉醉不知归路”一句中的“沉醉”有的版本作“沈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解释:“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和思想活动中”,“沉”就表示程度深和沉没之意。根据裘锡圭先生的定义:“异体字就是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严格地说,只有用法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一字的异体,才能称为异体字。但是一般所说的异体字往往包括只有部分用法相同的字”[8],两者之间是异体字的关系。

“沈”字出现得比较早,在甲骨文中形如把牛沉没在水中,是一个祭祀献牲的场景,后来有了“沉浮、沉没”的含义。到了小篆,《说文》:“陵上滈水也。从水冘声。一曰浊黕也”。许慎把它当做声旁,后面又有徐铉的注:“今俗别作沉,冗不成字,非是”。也就是说他认为这二者之间是异体字的关系。“沉”、“沈”两个字长期混用,都表示沉没的意思,后来“沉”慢慢地代替了“沈”的“沉没”的义项,“沈”就专指地名和姓氏。

“沈”的初始意义为“沉没”,后来其假借意义为地名和姓氏。一字兼有两个意义和读音。而后来出现的“沉”字是后来由于文字记录中的各种原因出现的异体字。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与表示“沉没”的“沈”字混用,最后又分化,“沉”就特指“沉没”的意思。于是“沈”的初始意义就被“沉”字所代替,就留下表示姓氏和地名的含义和shěn的读音。而“沈阳”的“沈”字是繁体字“瀋”的简化字,与先前假借意义为地名或国名的“沈”没有直接联系。所以在注释中应该把二者的关系标明:“沈”同“沉”。

综上,教材在李清照这一阕小令的注释中,主要存在着通假字和异体字标注不明、重要的地理事物所在出现错误等问题,未能及时更新汇总学界最新成果。我们希望教材的编者能够在修订过程中与时俱进。这样长期坚持修订,错误就越来越少,相应的教材质量和教学效果将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等,主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95.

[2] 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7.

[3] 唐圭璋.读李清照词札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0(2):2-4.

[4] 黄墨谷.重辑李清照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1:133.

[5] 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 陈祖美.李清照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

[7] 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181.

[8]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98.

猜你喜欢
如梦令
曾庆炳
四季吟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猜猜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