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古铸今开意境 造化心源入画来
——评吴耀华青绿山水艺术

2016-04-08 17:21窦修林
国画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耀华青绿国画

窦修林

熔古铸今开意境 造化心源入画来
——评吴耀华青绿山水艺术

窦修林

国画的当代化,亦即国画当随时代的命题,自五四以来一直是无数画人竞折腰的问题。在“师长技”以图强的情况下,唯西论、中西结合论、唯中论等纷呈。在此过程中,我们对国画的笔墨形式、墨色技法、语言符号、空间构成、表达意趣,甚至作画工具、承载物体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演绎,形成的艺术流派琳琅满目。转眼间,我们在十字路口的徘徊探索已历两个世纪。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衰落,直接导致我们对艺术评判话语权的丧失,难以抵御西方工业化艺术话语权的优势。进入21世纪之后,虽然我们还处在全面发展的阶段,但社会经济领域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总量也名列第二,由此产生的综合国力形成了巨大的文化艺术的向心力。换一句通俗的话就是世界的前沿与时尚我们有了发言权,评判标准的游戏规则我们也有了话语权。所以处在新世纪我国经济腾飞时代条件下的国画,已经不是什么改良、发展、吸收等疑问,而是建构的问题,即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核心价值观与当下中国人普世的审美标准。为了这个艺术的中国梦,多少画人两鬓白。

在这个努力前行的庞大队伍中,就有我的师友吴耀华。

在艺术界,吴耀华的勤奋是出名的,他的艺术之路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求新求变。在他的努力之下,艺术作品的语言形式总呈现不同之趣,从而使其自身艺术天地展现出缤纷多彩的面貌。熟知他的人为之赞,不了解的人对其疏。究其原因,做人低调以画画自娱,甚至对自己笔下成果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学术性的归纳总结。在物化的消费式快餐化的媒介面前,传统笔墨观照领悟式解读自然处于劣势,也带来对他的绘画解读与学术定位诸多的难处。吴耀华的风格题材向来宽广,人们记住其艺术符号为传统山水、传统人物、现代人物、现代装饰、荷花类文人题材等,最近他又强劲推出了一向秘不示人的青绿山水,笔者阅读了他多年为之辛勤劳作、为之苦心经营、为之寂寞探索的尺牍天地后,应之所论,试为其青绿田园山水作评。

提起青绿山水,只要有艺术史知识的人都会耳熟能详,因为它曾经辉煌了几个世纪,可以这么说,中国绘画是从工笔重彩开始的。在风靡世界的隋唐之音中,青绿山水是最好的注脚,展子虔、大小李等成为百代标程。只是文人画兴起之后,文人重笔墨写意,致力以书入画,在色彩观上强调墨分五彩,即使用色也是浅绛一路,重色非文人选项,青绿才逐渐退出了绘画的主流。近现代以来时局动荡,导致人的社会身份的不确定性,带来人的审美的多义性、多向性与多维性,难以形成统一的普世审美观念,这是我们在十字路口徘徊如此之久的内因。如今社会稳定,经济全面发展,人们安居乐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逐渐沉淀且走向趋同,由此带来普世审美价值观念全面建构,艺术话语权之争有了坚实的基础。艺术话语权之争,对于国画来说就是何为当代中国画?如何保持中国画的独立性?吴耀华在青绿田园山水方面的勤奋,展示了自身的回答。

首先,强调意境。自古以来国人的绘画观照方式往往以画外的文化为底蕴,这与西方的艺术传统迥然有别。西方强调可视性,画面语言表达比较全面,文化蕴藏在画面之下。而国画的画面表达是不全面的,文化蕴含在观众的心里,国画的完整性需要观众的文化素养的解读与补充。西方传统绘画以唯一性为创作的准绳,但中国画并不唯一。国画家创作的作品即使唯一,但接受观众文化修养的差异形成各自艺术形式的符号解构,因而形成了各自心中的艺术作品。这也解释了文人画的题材就那么多,可文人画了千年都没有画完的原因所在。这种观照接受方式,用国人的语境来说,就是意境。

吴耀华笔下青绿田园山水的意境,展现的是当代文人的符号叙事。在具体的创作中,能巧妙地将自己的所学所长与生活感悟结合起来进行解构,重组出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一个涵泳自如的契合点。画面采取唐宋经典的构图形式,展示的是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对于吴耀华而言,生长于斯,定居于此,心中始终对江南水乡的苇荡浮渚有着特殊的感情,对水乡的生活有着深深的眷念。阅读此类作品,犹如昨日的记忆,题材虽小,却令人产生无尽的追忆。

其次,追求创新。笔墨当随时代,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用当下的语境来讲就是创新。但创新不能无边无际,国画的创新不能改变国画的要素,也就是不能改变国画作为画种的独立性,这就需要对何为国画进行界定。近现代以来西方强势艺术话语权的侵袭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采用西式明暗技法作为进入美术领域的必需途径,在人们的意识深处混淆了国画的界限,往往从西画的角度来看中国画,使国画的地位岌岌可危。经过多年的实践,吴耀华取得的经验和坚持的信念就是:所谓国画就是笔墨纸砚的意境展示。

吴耀华的青绿山水图式,很现代,很当下,也很前卫。采用大面积的色块构成,与传统青绿山水精工细琢拉开了距离;简约的题材表现,突出意趣主旨所在;画面虽然以青绿为之,但以笔墨为骨,在色彩的视觉张力下,让人觉得很稳重而不浮躁。可以这么说,吴耀华的青绿山水是在传统笔墨表现性的基础上,引入当代的色彩表达效果,而这两者统一之处在于生命活力的时代审美的呈现。

最后,回归造化。吴耀华的青绿山水图式让人耳目一新,传统笔墨的延展,画面的色彩意蕴,传达的时代主题,当下精神价值的自身体味。这些青绿山水图式的创立,并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对景写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他持之以恒坚持的创作信念。他常常独自走入田野水岸之处,尽力远离都市的喧嚣,为的是让身心与天地契合,回来后再将自己的所感所悟酝酿表达。可以这么说,每幅青绿山水的背后都是他心灵净化的历程。所以,此类作品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表现上的创意,他把技法、意象、诗情恰到好处地整合在画面之中,特别重视色彩的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既保留了造化而来的生动性,又与现实拉开了距离,呈现为表现性的色彩美感,画面的点滴中流露出他浓浓的乡情和对形式美不懈的追求。

猜你喜欢
耀华青绿国画
青绿人家
山河间的一抹青绿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常耀华
国画欣赏
我出高考数学题(十三)
凡设青绿 体要严重 气要轻清 青绿山水画法探源
仿古脱古 清代青绿山水画
A study of hybrid prediction method for ship parametric rol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