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研究★

2016-04-09 00:45赵露菡
山西建筑 2016年32期
关键词:檐口女儿墙巴洛克

梁 霄 赵露菡

(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研究★

梁 霄 赵露菡

(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分析了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的现状,从建筑院门、墙面、窗、檐口、转角等方面,探讨了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细部特点,并研究了其在建筑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中华巴洛克,历史建筑,建筑装饰,传统文化

1 研究背景

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筑揭开哈尔滨近代城市建设的序幕,包含南岗、道里在内的铁路管辖区的划定激化了华人的民族情绪。“振兴华界,分租界之势”的口号响彻华人聚集的傅家甸,文化碰撞、民族融合催生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中华巴洛克。“当音乐和传说都已沉默时,建筑却还在歌唱”。中华巴洛克承托哈尔滨人的乡情,诉说这方土地的历史。时下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被岁月、风雨、人为破坏折磨的遍体鳞伤,多数至今虽仍未坍圮荒废保有部分功能,落成时使用功能的整体性却早已支离破碎。而民众保护、修缮的自发性又不被调动。一度面临是湮灭,是维持,是拆,是修,谁来修,如何修的尴尬境遇。

2 研究价值

2.1 中华巴洛克

“中华巴洛克”概念由日本学者西泽泰彦最先提出。简单说就是中国的“巴洛克”,是巴洛克的富丽堂皇、流动自由的整体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的装饰图样。西化的外立面组合传统的院落布局,独有的中西合璧,是建筑艺术以及建筑历史不可或缺的瑰宝。

2.2 古建筑保护

人们需对建筑报以敬畏,新建筑才不会莫名其妙,古建筑才不会被翻新的失魂落魄。包括中华巴洛克在内的中国古建,往往代表着特定地域的古往今来,具有唯一性,不可被复制亦不能被挪换空间。人们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必须尊重内涵精神文化,徒有其表的简单复刻只会让建筑遭受更多人为的破坏,丢失更多可贵的价值。任由中华巴洛克建筑日渐残败必然掣肘哈尔滨的城市建设,如何修缮保护这片建筑群落,使其既能传承历史文化又可以促进城市建设,值得大家深思。

3 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细部

兴起于欧洲的巴洛克流传中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原本富有浪漫色彩的细部装饰也处处显现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强势渗透的影子。

3.1 建筑院门

在中华巴洛克建筑中,院门的含义远不止建筑院落的出入口,还起到一定的防卫作用,更主要的是演变为一种重要的建筑风格的表现载体。中国传统文化中,门可谓“门面”,院门的形制显露主人的地位和财富。受此影响,中华巴洛克的建筑院门多有强化的门洞且层次丰富。巴洛克式的门洞上部为半圆形拱券,下部为长方形的门洞,拐角处作圆弧状的抹角处理,然后辅以线条的装饰。为了凸显院门的重要,门洞的外立面也多有变化,两侧或矗立样式丰富的立柱或融合传统的匾额楹联,巴洛克三段式的立面在门洞上方往往衍生出挑的阳台,视觉上强化了入口位置渲染了它的庄重感。

3.2 建筑墙面

巴洛克建筑遵循三段式的原则,这点在中华巴洛克建筑中得以保留,受此影响,传统青砖在堆砌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横向层次。青砖丁顺交替砌筑,形成丰富的变化,在楼层交替的外立面呈现各种装饰符号。中国传统文化中福禄寿松柏竹等装饰符号象征吉祥,葡萄象征多子多福,莲叶上托起的鲤鱼象征年年有余,它们在中华巴洛克建筑中通过砖艺浮雕的形式呈现,丰富复杂以及精致程度叫人称绝。

3.3 窗

当年的建筑师在建造中华巴洛克之窗时穷其所能,把几乎所有欧洲建筑中看得到的形式都吸收借鉴而来。风格上变化多样,形式比例匀称,富有美的多样统一。

窗作为建筑风格表达的重点,得到了较为细致的表现,门洞的形制、阳台的布局以及墙体浮雕线条的刻画都与窗的分割排列形成呼应,确保了建筑在被纳入复杂多变的构图元素以后仍具有整体感。中华巴洛克的窗多被饰以优美线条的窗间柱一分为二,窗楣多饰以花纹,线条花纹的样式在整座建筑中同样各有特色又相互贯穿,力求一种一致性。

与三段式的基本形式对应,窗在不同的垂直划分上有所差异,风格样式不同,装饰元素也有所变化。这样的设计,保证了形式多样,也突出强调了建筑的立面构图。

3.4 檐口

人们见到中华巴洛克建筑,第一眼容易被形式丰富美观的檐口和女儿墙所吸引。檐口在建筑顶部,对它添加元素加以装饰最易争取人们的视线。街角建筑的檐口和女儿墙多形式丰富、线条多变、装饰复杂,它们极易争取人们的眼球,成为人们视线汇聚的中心。除了华人追求西化的心理因素,想到中华巴洛克建筑多沿街布局且底层建筑从建造之初就被附以商铺的使用功能,如此大兴土木的兴建女儿墙,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华巴洛克建筑的檐口错落有致,融合中国传统的民俗装饰符号。女儿墙形式也很多变,构图上多采用三角形、曲线形和矩形,有的建筑女儿墙采用单一的形状,有的则索性使用多种单一形状组合,追求更为丰富的变化组合。

3.5 转角

建筑两面临街形成转角,是人们身体和视线移动的汇聚中心,也是建筑装饰表现的重要阵地。切削成面的处理手段,巧妙的保证了建筑装饰场所、街角交汇的交通通达性和制造公众交往空间的多重需求。为了明确和强化建筑转角的中心作用,转角顶部被配以更为显眼复杂的女儿墙,中部多设置华丽的阳台装饰精美的柱式,而底部入口则配合欧式的建筑雕塑或传统的店铺招牌。

4 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现状

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北起靖宇街、南至南勋街、西到景阳街、东到南四道街,位于这四街所组成的围合区域。现代城市建设、商业发展繁荣,对古建筑何去何从的命运造成极大的冲击。现在的中华巴洛克,后院部分尽数荒废,曾经的“圈楼”也只剩沿街的底层建筑仍发挥着商铺的功能。民众没有保护修缮的自发性,政府组织开展的抢救性修复也不能得到市民良好的回应。更有甚者为了攫取利益想要一拆了之,更替以新建商业建筑。

建筑多是砖木结构,建造年代几近百年,又缺乏整体完善的修正,仍在使用的也只是在维护勉强能够使用的层面。久而久之,居住条件恶化,基础设施缺失,消防隐患激增。若再不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原本属于哈尔滨人的弥足珍宝恐怕就要沦为羁绊哈尔滨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鸡肋。

5 结语

历史建筑向来是一座城市历史发展、文化传承的活化石,它的命运反映一座城市对待历史、对待文化的态度。中华巴洛克有其唯一性,形成于特定的地域以及特殊的历史环境,承载哈尔滨人的乡土情怀。中华巴洛克建筑体现出的艺术性和包容性同样值得现代建筑师深思。它对当今建筑界本土建筑师莫名自卑、盲目崇洋媚外以及大肆重建丢失灵魂的古建的怪诞现象不失为一本极好的教本。

[1] 万 宁,潘 玮,吕海蓉.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J].城市规划,2011(1):29-31.

[2] 刘禹含.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

[3] 梁玮男.哈尔滨近代建筑的奇葩——“中华巴洛克”建筑[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2):33-35.

[4] 刘乃涛.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J].文物春秋,2008(5):9.

[5] 任 啸,刘思敏.对传统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原则的反思[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0(5):21-22.

[6] 姜丽影.哈尔滨道外“中华巴洛克”风格建筑装饰细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Research on Chinese Baroque of Harbin Daowai District★

Liang Xiao Zhao Luhan

(ArchitecturalEngineeringCollege,Heilongjiang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Harbin150027,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atus of Chinese Baroque architecture community of Harbin Daowai District, from the building courtyard, walls, windows, eaves, angles and other aspects, discussed the detail features of Chinese Baroqu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and researched its important position in architectural culture development, provided idea for the desig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Chinese Baroque,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1009-6825(2016)32-0007-02

2016-09-03★:黑龙江省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编号:201510219034)

梁 霄(1994- ),男,在读本科生; 赵露菡(1995- ),女,在读本科生

TU-86

A

猜你喜欢
檐口女儿墙巴洛克
某大厦女儿墙损伤原因分析及改造设计
高空大悬挑圆弧形组合单元式铝板檐口幕墙装配施工技术
混凝土女儿墙施工定位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高空檐口铝板横向滑移吊篮安装技术
《暗调巴洛克之二》
建筑工程中女儿墙裂缝控制以及施工技术
女儿墙裂缝成因及防治
南京站雨棚檐口漏水补强加固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