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性

2016-04-10 13:33福建省泉州市刺桐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合作性木偶同伴

福建省泉州市刺桐幼儿园 陈 悦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性

福建省泉州市刺桐幼儿园 陈 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相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种崭新的课程形式,幼儿在活动中自由、自主、自发地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合作性,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作为一名新教师,在区域组织与指导的过程中,我努力从区域环境的创设、区域材料的提供以及区域组织过程来促进幼儿合作性培养。

一、区域环境:环境育人,引发合作。

作为一种预设的课程组织形式,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投放材料,能有效引发幼儿的活动愿望和与材料积极互动的游戏行为。因此,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刚到中班带班时,最让我困惑的就是木偶表演区的组织与指导了。在木偶表演区里面,幼儿大多独自拿着手掌偶开心地玩着,而我们一直都希望幼儿能够在木偶表演区里“与同伴合作表演”“与同伴交流,说出角色对话”,但是幼儿由于表演经验和素材的欠缺而自顾自地处于独自玩物的状态。于是,我们就在木偶表演区里贴上了图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故事情节,在图文并茂的情节带动下,幼儿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并跟着故事内容自觉地与伙伴表演起来了。往后的几次区域活动中,我都经常看到小朋友三三两两地一起拿着木偶开心地在表演。虹虹和涵涵分别拿着悟空和八戒这两只小木偶,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说道:“我们一起去保护师傅!”“对,我们一起去!”

我们都知道,语言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书中亦提及“环境育人故孟母三迁”。幼儿的年龄较小,思维方式还未成熟,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创设一个互相帮忙、共同合作的环境,那么幼儿自然也会受到影响,通过营造一个和谐、互动的木偶区环境,达到“与同伴合作表演”“与同伴交流,说出角色对话”等教育目标。

二、区域材料:尝试挫折,形成合作。

“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材料是幼儿顺利开展活动的载体,具有隐形的教育作用,能够引发、支撑、促进幼儿的合作性行为。所以,提供隐含合作性的材料能够促进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学会与同伴互助合作。操作区里有一套新的玩具,名字叫“小小建筑师”,它提供了塑料螺丝刀、扳手、各种形状积塑、钻孔板等,让幼儿使用螺丝刀将积塑旋紧,组合拼建在钻孔板上。要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它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但孩子们非常喜欢。鑫鑫和琳琳独自拼着自己想要建的物体,但是时间过去很久,他们却没能拼出自己想要的物体的形状,琳琳说:“老师,你帮帮我,我只旋了几块板……”

我没有刻意地引导幼儿要和同伴合作拼,但是经过几次这样子挫折尝试后,鑫鑫说:“我现在想和你一起拼了,我做轮子,你来做车身,我们一起来拼好不好?”

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材料是促进幼儿合作的前提,这套“小小建筑师”的材料通过让幼儿多次尝试,体验到了独自拼建的难度,在玩法中隐含着教育价值。而体验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认识和态度形成的基础。身为教师,我只是提供了一些较难的建构材料,却让幼儿在尝试挫折中形成合作式行为了。

三、区域指导:榜样示范,带动合作。

教师在区域中既是幼儿的好朋友也是出现问题时的观察者、启发者、引导者。“引导”没有既定的公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引导的对象要因材施教。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所以可以发挥能力强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让他们带着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一起合作。

刚开始拼建洛阳桥的时候小朋友们总喜欢独自建构,于是这次活动开始之前我便请来了凯凯,肯定了他在建构技能方面的能力,并请他当小组长带领着大家一起建构。接下去的活动中,我便看到小朋友们一起商量如何建造,有的说:“我来建桥墩,你来建桥身。”有的则两两合作,一个负责拿材料,一个负责建构……

《指南》中指出:“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父母长辈,也可以通过模仿同伴习得。”幼儿的年龄特点越小,行为模仿力越强。我们可以利用幼儿的模仿行为来进行区域合作性的强化,这个案例给予了我启示。从此,每次区域活动之前,我就会请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来当小组长,引导他们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领着伙伴合作建构。充分发挥“小老师”的功能,让幼儿在模仿同伴的过程中合作游戏。

四、区域规则:强化结果,巩固合作。

在区域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制定区域规则、口头要求等来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以及合作意识,提醒他们要和小朋友合作游戏,但是效果总不尽如人意。究其原由,就是幼儿没有合作的内在动力。针对这种现象,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我设置了一些较有激励性的规则,以此激发幼儿合作的内在动力——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玩的区域,在玩的过程中如果因为和伙伴合作游戏而被表扬就可以获得一朵小红花,集齐五朵红花便可换得一面锦旗。这样的办法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快感,体验合作的快乐,更有了合作的内在动力。虽然只是一面非常普通的锦旗,但是在幼儿心中却是代表着自己小组胜利了,在心中是无上的荣耀,而幼儿也会体验到合作的愉快。

在游戏中的合作行为常常会带来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获得奖励、小组胜利、友谊增进等,但是幼儿个体却不易感受到,需要教师的巩固、强化小组合作所取得的成功,以此来巩固合作的精神,强化合作意识,在不断的活动中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

猜你喜欢
合作性木偶同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小木偶找智慧
寻找失散的同伴
走近木偶传承人
木偶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木偶的眼泪(一)
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性学习调控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