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替代疗法及心理放松疗法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状的影响

2016-04-11 07:57
河北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

周 会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卫生监督所, 河北 丰宁 068350)



雌激素替代疗法及心理放松疗法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状的影响

周 会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卫生监督所, 河北 丰宁 068350)

【摘 要】目的:探讨选择雌激素替代疗法(HRT)+心理放松疗法+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完成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160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所有抑郁症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利用D1组(观察组80例)以及D2组(对照组80例)表示两组抑郁症患者的组别名称。D1组:选择HRT+心理放松疗法+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方法;D2组:选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抑郁症患者在临床疗效、WHOQOL -BREF(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以及改良Kupperman评分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抑郁症患者分别完成干预后,通过HAMD-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临床疗效实施评定发现,两组抑郁症患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改良Kupperman评分方面,同D2组抑郁症患者进行比较,D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在WHOQOL-BREF评分方面,两组抑郁症患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选择HRT+心理放松疗法+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进行干预,能够将患者抑郁状态显著改善,将躯体症状显著改善,成功提高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雌激素替代疗法; 心理放松疗法; 艾司西酞普兰; 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

为了研究有效方法缓解此类患者的抑郁症状,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临床选择雌激素替代疗法(HRT)+心理放松疗法+艾司西酞普兰的方法进行干预,最终抑郁症状缓解程度明显,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160例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通过抽签法完成所有抑郁症患者的随机分组。D1组:年龄分布为46~ 56岁,平均年龄为(49.45±3.02)岁;患者的HAMD-17评分为(25.29±5.23)分;D2组:年龄分布为47~57岁,平均年龄为(49.47±3.05)岁;患者的HAMD-17评分为(25.31±5.25)分;所有抑郁症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针对D1组患者,主要选择HRT+心理放松疗法+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方法;针对D2组患者,主要选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方法,具体方法为:

1.2.1 选择艾司西酞普兰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此种药物主要选择口服的方式进行治疗。控制起始剂量为10mg/ d,用药1周后,将药物剂量增加,20mg/ d,患者的用药时间为8周[1]。

1.2.2 选择HRT方法进行治疗:每天选择雌激素(1 片)进行治疗,将28天的治疗定为1个周期,共对患者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2]。

1.2.3 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主要安排中级职称以上心理科医师以及精神科医师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治疗。主要选择认知疗法、家庭治疗方法、集体心理治疗方法以及个人心理治疗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在此过程中配合对患者实施放松训练以及对患者实施音乐治疗,重点讲解导致患者表现出焦虑以及抑郁情绪的原因。主要选择护理人员同患者面对面交谈的方式,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讲解相关的医学知识,针对患者讲解疾病症状表现,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此外针对患者实施心理-社会行为的必要指导,将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积极调整,最终获得显著干预效果,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时间为50min/次,对患者实施为期8周的治疗[3]。

1.3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患者HAMD-17量表减分率不小于75%;显著进步:患者HAMD-17量表减分率在50%与75%之间;进步:患者HAMD-17量表减分率在25%与50%之间;无效:患者HAMD-17量表减分率小于25%[4]。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两组抑郁症患者分别完成干预后,通过HAMD-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临床疗效实施评定发现,两组抑郁症患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 >0. 05),具体情况可见表1。

表1 D1组与D2组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改良Kupperman评分:两组抑郁症患者分别完成干预后,在改良Kupperman评分方面,同D2组抑郁症患者进行比较,D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具体情况可见表2。

表2 D1组与D2组抑郁症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临床对比(±s)

表2 D1组与D2组抑郁症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临床对比(±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D2组 80 26.29±3.95  17.39±3.62 D1组 80 27.11±3.42  11.02±3.49 t 3.025 9.939 P >0.05 <0.05

2.3 WHOQOL-BREF评分:两组抑郁症患者分别完成干预后,在WHOQOL-BREF评分方面,两组抑郁症患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具体情况可见表3。

表3 D1组与D2组抑郁症患者WHOQOL-BREF评分临床对比(±s)

表3 D1组与D2组抑郁症患者WHOQOL-BREF评分临床对比(±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D2组 80 50.41±8.49  56.86±6.82 D1组 80 49.32±6.93  54.36±6.65 t 3.215 4.245 P >0.05 >0.05

3 讨 论

围绝经期主要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因为性激素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减少,进而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出现了紊乱的情况以及生殖系统出现了萎缩的情况后,最终表现出的一种精神以及躯体症状,属于每位妇女必经阶段。此阶段的女性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下,或者在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会导致患者的心理负担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加,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症状。于绝经期,患者出现了雌二醇变化以及出现了卵泡雌激素增加的情况后,同患者出现抑郁症状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患者的生殖激素T 同HAMD评分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雌二醇同HAMD评分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选择HRT方法,能够将围绝经期抑郁症进行有效缓解。通过外源激素可以将患者的血管症状进行有效改善,降低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以及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但是无法将抑郁症状等系列的消极情绪进行有效改善。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属于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作为一种新型制剂,其针对突触前膜针对5-羟色胺的再吸收可以具有选择性抑制,从而将突出间隙5-羟色胺浓度有效增加,将患者抑郁症状有效改善、此外表现出的药物相互作用较小,针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精神运动不会造成影响[5,6]。雌激素替代疗法能够将患者的血管症状有效改善,将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有效降低,避免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针对患者给予心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内部力量有效调动起来,确保患者针对疾病具有明确的认识,最终成功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将患者的治疗信心有效恢复,从而显著将抑郁状态改善。

对于围绝经期妇女,其表现出抑郁状态,不但因为生物因素导致,社会原因以及心理原因均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伴随着针对社会因素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针对产妇给予心理干预以及社会支持也表现出显著的价值。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将内部力量有效调动起来,保证患者针对疾病可以有明确认识,最终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改善。在社会支持方面,则有效促进患者同社会,患者同家属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最终获得更多的关心以及理解,最终将患者的治疗信心有效恢复,将患者的抑郁状态有效改善。通过HRT,可以将围绝经期妇女表现出的敌对情绪以及焦虑情绪有效缓解,将内心的正性情感有效提高。针对绝经期表现出抑郁症状的妇女,通过选择激素补充疗法,尤其针对表现出轻度以及合并表现出血管运动症状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但是针对中重度抑郁症患者,临床选择激素补充的方法进行治疗,无法获得显著的有效支持证据。针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针对其治疗的处方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加,对于激素替代疗法处方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针对患者较为常用的抗抑郁剂主要包括抗抑郁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者选择激素类药物对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治疗。

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临床是比较常见的,一般会采取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使用该方法治疗的优势在于,能够从本质上完成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疾病缓解,但多数情况不能对患者实现“根治”的效果。从临床上来分析,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时,选择的剂量,应该以最小剂量比较合适。该疗法在显效后,应尽快的选择其他的有效方法实施治疗,长期对患者实施雌激素替代治疗,并不是较好的选择。同时,在临床用药剂量的调整中,应逐步的减量,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决定,也可以尝试应用间断给药的方法,避免患者出现药物的依赖性。

通过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内心表现出焦虑抑郁心理进行有效了解,能够将患者潜在功能失调性假设进行有效转换,从而更深层次将患者的负性认识基础有效改变,将患者针对自身疾病认识有效提高,将患者存在的错误认识进行有效矫正,进而将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效消除,从而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提高,将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提高,降低患者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与此同时,对患者实施心理支持,针对患者内心存在的问题以及矛盾进行详细了解,针对患者给予密切的关注,护理人员在患者倾诉过程中做到理解性倾听,给予患者更多的安慰以及鼓励。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护理人员同患者之间共同完成问题的分析,研究具体的解决方法。针对表现出家庭问题的患者,对其进行必要的家庭治疗。最终有效确立支持系统,将患者的家庭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进行有效改善,最终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抑郁症患者分别完成干预后,通过HAMD-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临床疗效实施评定发现,两组抑郁症患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 05);两组抑郁症患者分别完成干预后,在改良Kupperman评分方面,同D2组抑郁症患者进行比较,D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两组抑郁症患者分别完成干预后,在WHOQOL-BREF评分方面,两组抑郁症患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经过本次研究发现,选择HRT+心理放松疗法+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进行干预,可以将患者的激素水平有效改善,将疲倦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等系列症状有效改善。通过心理干预将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有效改善,通过HRT将患者的躯体症状以及生活质量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 李文.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围绝经期抑郁对照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1):29~31.

[2] 马素慧,窦娜,陈长香,等.八段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康复效果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25):2864~ 2865.

[3] 张晓东,王强.氟西汀治疗围绝经期抑郁对照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8):121.

[4] 吴小立,韩自力,钟智勇,等.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影响因素的综合探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3):599 ~602.

[5] 李林,姜云,徐金贵,等.五行音乐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11(12): 2758~2760.

[6] 吴文涛,魏钦令,文飞,等.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3(4):372.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计划外课题项目,(编号:2015第9-615号)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3-0481-0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3.046

猜你喜欢
艾司西酞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艾地苯醌对老年抑郁症伴焦虑患者疗效观察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解析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发作的对照研究
探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效果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齐拉西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研究